第四十一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回
王巧雨心细嘴快
马氏兄弟喜团圆
举世纷争无了终,穷战逼散亲弟兄
人有悲欢离合事,危难未消巧相逢。
人有心事坐不住。
赵成武他们离开迷谷村后,王巧雨急不可待,想把这个好消息,尽快告诉大姐王巧慧。更想把马科长的相貌和说话的口音,很像大姐夫的情形告诉冯老二。她想,倘若他们真是亲兄弟,也是天赐的奇缘。
老公爹赵信和婆母商氏,历来是热心肠,他们也极愿王巧雨早早去胡家庄姐姐家走一趟,把马科长和她大姐夫究竟有没有亲缘关系,弄个明白。
一日,王巧雨轻身到了胡家庄。她这次到了姐姐家,一扫前次哭哭啼啼的样子,满面欢喜的进门就对姐姐和姐夫低声说:“我来给你们送个信,赵成武前两天回家一趟,还住了一天,他的精神状态也很好,请你们放心。”冯老二和王巧慧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他们走进屋里,王巧慧说:“现在日本人经常出城讨伐,赵成武怎么敢冒险回家呢?”王巧雨说:“不是他一个人,另外还有一男一女,是出来执行任务的。”王巧慧又问:“他们现今在啥地方?”王巧雨说:“赵成武只向我们介绍说,那个男的是他们马科长,女的叫春花,是滦州城里人,别的都没说。”冯老二说:“他们在啥地方,肯定不会说。”接着,王巧雨就笑着对冯老二说:“姐夫,有件新鲜事我告诉你,和赵成武回来的那位马科长,五十出头年龄,他的相貌和说话的口音,很像你。当时我就和他开玩笑说,你很像我姐夫。他就问我,你姐夫是哪里人,叫啥名字?我就把你的情况如实向他说了。我看他很在意,好像在想事情。我就冒失的问他,将来你们能不能见见面?他想了想说,中国这么大,同地同姓乃至同名的人很多。不过,照你的说法,我们肯定是老乡,见个面也不外道。可是,为了安全,见面的时间地点须由他订,让我听信。”
冯老二听了王巧雨的叙述,感到这件事真有些蹊跷。他想,是不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哥哥,见了面自能分晓。若不是,也是老乡。在胡家庄近三十年也未能见到一个老乡,和老乡见见面,精神也是个慰藉。他对王巧雨说:“我很愿意和那位马科长见一次面,可是胡家庄离城较近,怕对他们不安全。”王巧雨笑着说:“见面地点不用愁,当年齐桓松攻打孤竹国时,到迷谷村就迷路了,我们家就比较安全。”王巧慧说:“你姐夫我们年龄都不小了,不便经常外出,有这个机会,我也想跟着走一趟,若那位马科长真是他失散的哥哥,也免得我失礼。另外,玉宝自从在滦师毕业,不愿在家赋闲,就一直在城里学校代课,若有见面消息,我们一齐去。”言定之后,王巧雨就回家了。
天南边有一朵乌云,天北边有一颗明星。又是一天晚上,王巧雨照顾老人和孩子吃完晚饭后,正去关院子的大门,一个中年妇女挎着个篮子,一闪的进了院子。王巧雨不认识这个女人。当她把包在头上的头巾摘下后,才认出是春花姑娘。二话未说,王巧雨就把她让到屋里。春花说:“嫂子,我不能久留,村外还有人等我。马科长让我通知你,这个月的初十晚上,想和你大姐夫见面,麻烦你做好准备。要记住,这个月初十的晚上,今天是初一。”王巧雨问:“赵成武也来吗?”春花笑着说:“你若还想他,我就建议科长,让老赵也来。你若不太想他,就不必再辛苦他了。”王巧雨听了春花这几句话,也笑着用手推了一下她的肩膀说:“你嫂子在家已经够苦的了,你还逗我!你就向马科长说,老赵不来,家中招待客人,我忙不过来。”春花笑着说了一声“是”,不让王巧雨送出,转身就走了。
农村人不论贫富,都有个老传统,凡是接待客人,都要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外出探亲的,也都是打扮得体面些。初十这天下午,冯老二刮了胡须,穿了一身新洗过的裤褂,和王巧慧及儿子玉宝,带了一些农产品来到迷谷村。王巧雨和婆母商氏,除了把人们的住处安排妥当以外,就挽着袖子准备晚饭。老公爹赵信声明,晚上他还担任望风的任务。
晚上八点多钟,不见人到,一家人有些心急。赵信走到大门前,想隔门缝向外张望。正巧,赵成武在前,马科长和春花随后,他们刚想鼓门,赵信就不声不响的把门拉开,三个人一闪身就近到院里。他们走进屋里,看到都站起来的人,谁都没说话,马科长稍一定神,就认出站在他面前的人,就是阔别三十年的弟弟。同一刹那,冯老二也认出了马科长就时朝思暮想的哥哥。两个人没有说话,只是互叫了一声,就紧紧地抱在一起,顿时,热泪浸湿了两个人的肩头。所有在场的人,也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还是赵成武说:“算了啦!都不要哭了,这是人生中的喜事。这件事,我看还是多亏了巧雨心细嘴快,不然,这个天赐良缘,也就擦肩而过了。”马科长和冯老二听了赵成武这句话,也不计辈份,就转身连连向王巧雨鞠躬。王巧雨含着眼泪笑着说:“不敢当!不敢当!”

待到人们情绪稍平静下来,冯老二指着王巧慧向哥哥说:“这是你弟妹。”王巧慧是个内向的人,他叫了一声哥哥,就跪下叩头,同时也让玉宝给大伯叩头。马科长老泪未干,就伸手拉起王巧慧和玉宝说:“虽然咱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平民,让那些中外战争贩子们弄得流离失所,人们活得都很不易,今天能见了面就好。”冯老二对哥哥说:“这么多年,多亏了我岳父给了我一个安身立命之地,若没有他和妹子们的关照,我也没有今天。此外,老天作证,我和你弟妹结婚拜天地时,也面向西北遥拜了哥哥。”王巧雨接过话头说:“我父亲没儿子,若没有姐夫支撑和关照,我们也没有今天。”马科长满意的点着头问玉宝多大年龄了?玉宝微笑着说:“我已经二十八啦!”王巧雨又插话说:“我大外甥年已二八,尚未娶妻呢!”这句话把玉宝的脸说得通红。站在旁边的春花,看到玉宝的窘样,也捂着嘴笑了。
人们正在说话间,婆母商氏说:“今儿个是亲戚家里团圆的日子,光说话肚子也受不了啦!还是坐下来边吃饭边叙道吧!”
席间,马科长问弟弟冯二说:“你们只有玉宝一个孩子?”冯二瞅了王巧慧一眼,没有立即回答。王巧慧也看了冯二一眼,觉得这个问题不回答也回避不了,就叹了口气说:“今天我就在大伯、姨夫和三姨的面前,把实话直说了吧!玉宝是双胞胎,他还有个姐姐,叫玉娘。这孩子很懂事,可就属她命苦。十六岁那年,天大旱无雨,就被庄里一些无知之徒,听了假道士的胡说,就被诬蔑是旱魃鬼附身,非把她打跑不可。无奈,就在天津二姨家躲了一年多。后来经巧雨介绍,嫁到城里一个粮商家。那小伙子叫高贵,长相不错,后来就不走正道,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谁都管不得。玉娘有个女孩,八岁那年就被她爸爸卖给了戏班子。后来他们离婚了。现今玉娘已经嫁给了唐山一个铁路工厂的工人,这才过上了安定生活。”
王巧雨听了姐姐的叙述,惊讶得眼都直了。她以质问的口气说:“玉娘前段的事我清楚,后来出了这么大的事,为啥还对我隐瞒呢?”冯老二说:“三妹别生气,莫说你们不知道,玉娘与高贵离婚和再嫁的事,你姐我们也不知情。这孩子心太重,又爱面子,怕家人和亲戚知道后跟着伤心和讥笑。还是前几个月她回家一趟,才把事情的经过,合盘向我们说了。”王巧雨这时眼里含着泪珠说:“看来玉娘这个婚姻是让我给毁了!”王巧慧扶着她的肩头说:“不能这么想,当初那个人家不也是很好嘛!后来人变了,与你有啥干系?现在玉娘生活很舒心,也就没事了。”这时,所有在场的人都为玉娘的不幸而沉默不语。冯二为转移话题,就问哥哥:“现在嫂子在何处?”不料,马壮对这个简单的问题,也有难言之痛。他略加思索后说:“今天我也把实话说给你们吧!过去穷人养自己都困难,哪能娶婆姨。三年前,组织领导知道我一直是老光棍,年龄也不小了,就将一位烈士的遗属介绍给我成了家。她是民政科的,叫吴靖华。我们结婚不足一年,一次我们六个人在平泉地区宣传减租减息时,突然被满洲队包围,情况十分紧急,在突围中,我们有两位同志不幸牺牲了,其中就有她。”
屋里的人,听了马科长的话,都伤心的没人吱声。玉宝却红着脸说:“我虽然没福见过伯母,但是,她是为人民而死的,壮哉!将来我有机会,要亲手给她建个烈士墓。”马科长听了玉宝这几句话,激动地说:“好小伙子,如果你愿意,就不用再当代课老师了,找个机会就跟我去吧。”春花也兴奋的插嘴说:“玉宝大哥,你就跟我们去吧,我们就是缺少有文化的,你还可以当我们的老师呢!”马壮又对着冯老二和王巧慧问:“你们两口子舍得放手吗?”冯老二笑着想了想说:“家里人少,由心里说我是有点舍不得。不过,大小伙子在家里这个鬼地方,若被汉奸特务抓去当兵或做劳工,也有危险。有赵信大伯不拖儿子后腿的榜样,我也舍得。”王巧慧说:“跟大伯去我放心。我是想,你们哥俩这么多年刚团圆,还是一起过日子好。”马壮笑着说:“谢谢弟妹的好意,咱们总会有一天平安无忧的生活在一起的。”
寂寞嫌夜长,兴奋嫌夜短。这时,鸡已经叫过三遍,东方渐渐鱼白。一家人这一夜都未睡觉。马科长拉着冯二和玉宝的手,恋恋不舍的说了声一切不必挂念,后会有期。并谢了赵信和商氏,就同赵成武和春花,匆匆离开了迷谷村。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