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初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上近来加紧了对付王守澄的部署。
其实皇上的处境真的挺困难,在紫宸殿呆的时间一长,饶是我不关心政事,也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如今朝中大臣大都分属于牛李两党,互相争斗,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又都与太监头子们有牵扯,谁都不肯为皇上出力剪除宦官,当然皇上也不能信任他们。这件事如果弄不好,很可能丢了性命,有先帝敬宗的例子在,皇上不得不小心谨慎。他挑来选去,觉得翰林侍讲学士宋申锡为人忠厚,又与两派素无瓜葛,可以担当大任。
这日,宋申锡又来为皇上讲解《贞观政要》,因无外人,我领小宫女上完茶后,就侍立左右。皇上突然向我使了个眼色,我明白他这是想向宋申锡摊牌了,遂找了个借口,将门外侍立的太监宫女都打发走,朝他点了点头。
皇上等宋申锡讲完一段,略一沉吟,突然问:“宋爱卿,你每天与朕讲经论道,可是你知道朕的心事吗?”
宋申锡何等明白人,一听这话,神色一整,惶恐地答道:“臣不能为皇上分忧,罪该万死。”
皇上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的神色,方道:“如今宦官势力强盛,宪宗、穆宗、敬宗都是死于非命!朕身为天子,统御万民,却受制于家奴,何以面对宗庙社稷?”
这话说的通透,竟是推心置腹的样子,宋申锡受宠若惊,略一整容,跪倒行礼道:“皇上且宽圣怀,微臣愿效死力。”
皇上忙把他扶起,重重地拍了下他的肩膀,点了点头,口中却说:“宋爱卿,你看锦司记明明一介女流,霓裳羽衣她不穿,偏爱着男装,是不是很好笑?”
宋申锡一愣,旋即答道:“锦司记巾帼不让须眉,分明是可佩。”
这两人,怎么说着正事倒扯到我身上来了,我一跺脚,嗔道:“皇上爱打趣锦瑟不要紧,宋大人一介鸿儒,怎么也学他不庄重?”
皇上和宋申锡相视一眼,哈哈大笑。皇上边笑边说:“宋爱卿刚夸你巾帼不让须眉,你倒偏作小女儿态,哪个须眉像你这样浅嗔薄怒,岂不是要酸掉人的大牙?”
一时三人全都笑了起来。
第二日,皇上下旨擢升宋申锡为尚书右丞,大家都在传因宋学士逗得锦司记开怀,皇上一高兴就升了他的官。一个月后,皇上又升宋申锡为宰相。这下我媚上妖女的罪名算是坐实了。也正因此,皇上连连擢升宋申锡并没引起王守澄的注意。
年底,宋申锡经过一番谋划,决定对王守澄下手。密报到皇上这里,皇上皱眉想了一夜,终是叹了口气。
“皇上,计划不可行么?”我不知他为何到这时还在犹豫。

“锦儿,你不懂,现在我们手里不掌握禁军,也没有强大的藩镇做后盾,王守澄手里却握有军权,此次行动危险很大。”
“那皇上为何还要给宋大人下密旨?”
“总要试一试。”他沉思了一下,又说:“不过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你着人传信给飞龙使马玄亮,让他明日无论如何要来上朝。”
我点头答应。
于是皇上密旨宋申锡按计划行动。我心里虽安慰自己,宋大人准备这么久,应该会成功。但心里另一个声音又在说:“宋申锡只是一介儒生,根本不是阴谋家,让他行阴谋之事,总是有些牵强。”
抬眼看看皇上,他虽然照常看折子,召见臣工,但神思偶尔也有些焦虑,知道他心里与我有同样的担心。
次日上朝,皇上迟迟未回,我心里隐约知道出事了。果然,日近晌午,皇上回到紫宸殿,面色俊冷,目光森然。独坐了片刻,低声说:“事出不密,走漏风声,王守澄先发制人,告宋申锡密谋造反,逼朕诛他全家。”
“那怎么办?”我心中虽早有预感,但真正事到跟前,才发现如此险峻,一招不慎,全盘皆输。
“如今还能怎样?恐怕要舍弃宋申锡了。”他深叹口气,语气痛苦又压抑。他一心想要诛灭宦官,没想到还未出手就受此大挫,心情抑郁可想而知。
“皇上,请放宽心。事已至此,多想无益,不如顺水推舟,先示弱于人,再谋后动。”我柔声劝他。
他一震,目光炯炯地望着我,半晌方说:“锦儿,你还在朕身边,真好。”
我微微一笑,明白他的锐气重新被挑了起来。至于如何善后,那就要他来打算了。
王守澄此次摆明了要杀宋申锡,以儆效尤。皇上明知宋申锡系冤枉,也不便亲自出面为他开脱。幸亏他找来白龙使马玄亮当朝,马玄亮为人一向耿直,虽也是宦官,但不与王守澄之流合污,金殿之上,磕头见血,力保宋申锡,皇上趁机下旨,革去宋申锡宰相一职,贬为开州司马,虽被下放,命算是保住了。
王守澄在此次争斗中大获全胜,皇上受挫,连着几日称病不朝,每日只是带着后宫嫔妃游乐,有时也携我去曲江离宫赏玩。时值年节,竟一改往昔恭俭的作风,甚是铺张地大摆宴席,寻欢作乐,通宵达旦。王守澄以为皇上放弃挣扎,只管作自己的享乐天子了,甚为得意。我去给他拜年时,不无得意地对我说,要不了多久,只要皇上完全无心政事,他进一步执掌大权,到时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我适时地提醒他,别忘了到时将我救出宫来。他欣然应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