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十八
一直以来,九镇由于民风彪悍,和相对而言的繁华,而导致这些年来说得上名字的大小流子层出不穷,算得上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但毕竟也才是拥有那么十几万人口的一亩三分地。所以,打流的虽多,真正称得上大哥的却没有几个,数来数去,也就义色、老鼠加上我们六兄弟,三大帮派。
市里就不同了,一百多万的人口,我省排名第二的大市,无论利益还是机会都不是九镇能同日而语。
相应之下,市里的大哥也就多。
这些年来,说起我们市黑道上大哥级的人马,没有人不知道廖光惠这个名字。对于我市下层的那些小流子们而言,廖光惠就像是一个真实的传说,那么神奇,那么光辉,却又那么遥远。
很少有人能认识他,熟悉他,更没有人见过他出手干架。但他却就是那样不动声色,而又稳如磐石地将第一大哥的位置牢牢抓在手里,不动分毫。
不过近些年,由于廖光惠在正道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了市人代表之后的这两年开始,更是透出了想要尽快漂白的意思在内;再加上他本人一贯的低调、神秘。譬如此次他的夜总会开业,除了亲朋好友,和有关系来往的人物之外,那些小流子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参加,更谈不上看到他的风光。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论黑白两道的真实实力,他虽然依旧是当之无愧地头号老大。但是单纯轮黑道上的名气,和小流子们的敬仰程度,却出现了另外两个人,两个风头正开始慢慢盖过廖光惠的人。
其中一人的名字姓皮,名春秋,很多年前,他曾经有一个外号,叫做“财鱼”。但是,这些年,敢这样叫他的人越来越少了。
通常白道上的人叫他为“皮总”,打流的人叫他为“皮爷”。
人口相传的话,不见得完全正确,但是必定有其踪迹可寻。关于这个人,前前后后我听无数人说过无数关于他的故事。在这里,根据日后接触中所得到的更多凭据和自己的逻辑判断,我简要说说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两件。
一,发迹
皮财鱼本来不是我们本市的人,他住在非常靠近我们市的郊区某个村,从小家里就很穷,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在家。从八十年代开始,他以拖板车,帮人拉货、送货,做苦力为生。
那个时候,他不是流子,但是据说就已经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后来,天上突然掉下了馅饼,改变了这个穷苦力原本也许会注定潦倒的一生。
九十年代中期,为了响应伟大领袖的改革开放,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建设的我市政府,正式开始规划扩建我市市区面积。
于是,他所在的那个郊区小村被纳入了市区扩建范围。市中级人民院,市政府宿舍,市中医院,市邮电局,全市第一个统一规划的大型居民小区,市第一条双向六车道马路等等相继落户在那里,一片片建筑纷纷矗立起来。
靠着政府购地的补偿金,他走出了与众不同的第一步。
同村人拿到钱之后,都为自己终于成了正宗的城里人而高兴不已,纷纷买房修房,过起了农转非的幸福生活。
皮财鱼虽然没有读过书,可以说是一个绝对的文盲。但是不得不说这个人有本事,蠢读一万年书都不见得会有的真本事。
他没有学自己的同村人,在拿到钱之后,皮春秋只做了两件事。第一,卖掉了自己的板车,买了一张小货车;第二,租了一个小房子。

然后他就做起了每天给我们西区一家农贸市场送货的生意。也就在这时,他开始由万千光荣劳动人民中的一份子慢慢转化成了可耻的流子。
起因很简单:他能吃苦,而且有货车,每天送货早起晚归,价钱公道,生意越来越好,慢慢引起了其他同行的不满。于是,一场冲突爆发了,这场冲突里面,皮财鱼突然认识到了自己可以拥有的力量。
原来,当初曾经和他一起拖板车,出苦力的汉子们;那些一个村子长大,打小一起摸泥鳅、搞双抢的伙伴们。
还可以这样用。
那场斗殴以皮财鱼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为此他进去过一段时间,后来不知道找了什么关系,又出来了。
据说出来之后,他把所有为他出了力的兄弟请到了当时我们市最好的大饭店,在那个也许是他们每个人都第一次来的豪华场合,皮财鱼给那些人做出了一个承诺,一个关于改变,关于发财的承诺。
日期:2009-07-0710:00:56
五十九
二,成名
九十年代后半期,在人们开始意识到化学饲料喂出来的鸡,养出来的鱼,种出来的蔬菜水果,催出来的猪羊牛鹅原来不健康、不好吃的时候。
皮财鱼做起了野生养殖。
由于其所养殖的产物,他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外号——“财鱼”。
如果说前一个时期,让他认识到了兄弟的力量;那么这个时期,就让他成为了一个声名鹊起的黑道大哥。
因为他做了一件事,一件几乎没有什么人敢去做的事。
这个故事,我第一次听说,是在和大一起吃饭时,听大说起。
在皮财鱼刚开始做养殖生意的时候,也有其他的人开始做这个生意了。其中有一个人姓龚,这个人没有什么特别,他却有一个特别的合伙人——他的姐姐,而他姐姐又有着一个特别的老公——我市某派出所的副指导员。
在那一段时期里面,那个警察和他争锋相对。由于前几年间,皮财鱼因为垄断农贸市场送货的事,手上也有许多不便见人的东西,所以被逼得焦头烂额却又束手无措。
当时与皮财鱼结了仇,下了怨,却又一直拿他没有办的那些人,都在心里暗笑,等着看他的好戏。每一个人都认为皮财鱼这下玩完了,拖板车的始终都还是个拖板车的,就算走狗屎运红了两年,也一定不会长久。
事情在这些人的期待中,迎来了结局,一个让人瞠目结舌,也让人心惊胆战的结局。
那个指导员有个爱好,他很喜欢打麻将,而且每次打牌基本都是约在一个固定的宾馆。一九九七年的某天,他半夜打完麻将准备回家,一出宾馆,就遇到了伏击,全身上下被砍了一十三刀(也有说三十一刀)。
不过很奇怪的一点,那个晚上砍向那位指导员的十三刀,虽然刀刀见血,却又没有一刀致命致残,除了满身刀疤之外,甚至都没有给那人留下任何的遗患,痊愈后,照常上班。
当时,这件案子轰动了全市,在官方的全力追查之下,案件很快水落石出。砍他的两个人是我市某农贸市场的送货人员,因为那个警察在追查农贸市场送货存在欺行霸市情况的案件时,粗暴执,打了那两个人,所以那两人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所致。
最后,两个人都被判入狱,一个十一年,另一个七年。
而凑巧的是,这两人还有另一个身份——当年在我市的某个地方,他们曾经拖过板车,做过苦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