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秦淮河的风流娘们第19章英雄初识(长篇连载詹玮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句必须要说的话
一、本小说纯属虚构,小说里的人、事、情节都为故事而生,也会因为故事的结束而消失,请不要对号入座读啦网)
二、这些小说题材流传在鄂东一带而我加以整理再创作是因为我对鄂东有美好的想往和回忆,除此之外绝无他意。
三、很希望与大家交流,我的电邮是四、如果您非要把这些文字贴到别处去,请一定将以上几条一并转贴,并请以法律为行为界限。谢谢。
鄂东秦淮河的风流娘们第19章英雄初识(长篇连载詹玮著)
今天鄂东县城里热闹非凡,彩旗招展,人潮涌动。不是节日胜似节日。
打虎英雄武松披红戴花,骑着高头大马,行进在游行队伍的中间。他是今天游行队伍的主角,是万人敬仰、争相目睹传颂的对象。今天的鄂东县城就是因他而沸腾,因他而激动,因为他赤手空拳在景阳冈上打死了祸害人们多时的猛虎而得此殊荣。他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们敬仰他,爱戴他,感激他。
孔垅街道成了欢乐的海洋,游行队伍如游龙戏水,所到之处波开浪裂,潮起潮涌。锣鼓喧天,欢声雷动。走在游行队伍最前边的是锣鼓乐队,鼓乐手们都抑制不住发自内心的兴奋,十分卖力的吹打着。锣鼓声撼天震地,响彻云霄。鼓乐队后边紧接着是几个士兵抬着一个巨幅标语,上边是鄂东县令亲手书写的八个大字:打虎英雄,为民除害!接着是县衙里三班衙役组成的彩旗仪仗队,旌旗林立,风卷彩云如画,斑斓多姿,如霞如虹。他们后边跟着的是四个猎户抬着武松打死的那只猛虎。这个兽中之王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被捆绑住了四蹄仰面朝天抬着,面部血肉模糊,硕大的虎头耷拉着,一付死虎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武松就骑着马跟在这只老虎后边,他身后接着又是一队六路纵队的士兵队伍。士兵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步伐矫健,精神抖擞。整个游行队伍热闹又气派。武松骑在马上,不时向两边的人群抱拳致意,人们回敬他以热烈的掌声、欢呼的笑声和由衷的叫好声。整个鄂东县城都沉浸在一种兴奋、激动、欢乐的气氛之中。读…啦
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所有人都称奇和意外。武松骑在马上,竟然意外的在人群里发现了他的亲哥哥,武植武大郎。
武大郎因为患有侏儒症,个子异常的矮小,只有十二三岁孩子那么高。因为个子矮,他就挤在了人群的最前边,紧靠着游行队伍。
看见哥哥,武松连忙翻身下马,抓住哥哥的手高兴地说:“哥哥怎么会在这里?几时来的鄂东县?”
武大郎也又意外,又高兴。他怎么也没想到几年没见的弟弟,会在这儿碰面。更没想到他还成了人人敬仰的打虎英雄。
他们的意外重逢,让周围的人也兴奋不已,整个游行队伍也停了下来,鼓乐手们更加起劲地吹打着,为他们兄弟的重逢助兴。武松摆手示意鼓乐队停下来,他要跟哥哥说几句话。他简单地问清了哥哥的情况,知道哥哥已经娶亲成家,就住在县城的孔垅紫石街,以卖炊饼为生。武松吩咐游行队伍,改道紫石街,他要去认认家门,拜望嫂子。
武松看着哥哥挑着卖炊饼的担子,就说:“哥哥你骑着马,我替你挑炊饼担子。”
武大郎笑道:“胡说!这样人家还以为你是卖炊饼的,我是打虎英雄呢!”
周围的人“哄”的一声全笑了。是啊,如果身材这么矮小的武大郎被当成了打虎英雄,那该有多可笑、多滑稽啊!
武松也笑了,只好依了哥哥,依旧骑在马上。武大郎挑着炊饼担子走在武松旁边。
游行队伍吹吹打打来到了孔垅紫石街。孔垅紫石街不是城中的主要街道,以前游行从未到过这里,今天游行队伍的突然到来,让住在这里的人们又惊又喜。当知道了真相,孔垅紫石街上的人们,除了兴奋,又多了一层自豪。
队伍停在了武大郎家的门口,锣鼓队使劲地敲着。
武松翻身下马。
大郎正要上前敲门,门开了,走出来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漂亮女子。这女子色若桃花,眉如柳叶,双眸清澈如水,秀发柔美如丝。玉齿丹唇芙蓉面,婀娜多姿杨柳腰。动,则似嫩柳依依,轻柔曼妙;静,则如翠竹亭亭,挺拔玉立。她身着天蓝色衣裙,衣领上一条半寸宽的淡青色绸带,绕颈一圈后系在了胸前,结成一朵花,素雅又俏丽。整个人秀美清丽,宛若新荷。她看见门前的景象,又兴奋又茫然,发现所有的人都看着她,奇怪这是怎么了?游行队伍怎么会停在自家的门前?

大郎上前把武松一指,对她说:“金莲,你当这打虎英雄是谁?他就是我的亲弟弟武松,我们家二郎!”说完,顾不上管金莲的惊愕与意外,又转身对武松介绍道:“二郎,这就是你嫂子潘金莲。”
武松听了连忙前上躬身施礼:“武松拜见嫂子。”
潘金莲忙还礼,说:“自家兄弟不必客气。”随即她又高兴的对武松说:“没想到打虎英雄竟然是自家兄弟。我刚才还去街上看热闹去了,只是去晚了,挤了半天,人太多,根本没有看见你。”
武大郎笑道:“这下你可以看个够了。”
人群一阵哄笑。
潘金莲不好意思起来,对武松说:“那二郎就进屋坐坐,喝碗茶。”
武松说:“改天再来看望哥哥和嫂子,今天不行,”他一指游行的队伍说:“你看还有这么多人。今天我来认认门,以后我就留在鄂东县衙里了,随时可以过来。”说完武松又骑上了马,抱拳向哥哥嫂子道别。锣鼓声又响起来了,游行队伍继续向前走,离开了孔垅紫石街。
跟着武松一起游行的人和那些看热闹的人,这一会儿功夫就接连经历了几个意外。意外武松竟会在游行时与哥哥相遇;更意外的是伟岸英俊的打虎英雄,竟有个个子那么矮,相貌那么丑的哥哥;还让他们意外的是,武松竟对这个哥哥那么毕恭毕敬;最让他们意外也最不能相信的是,这么丑的男人家里竟走出那么一个美若天仙的女人。人人心里都惊叹不已,啧啧称奇。
武松自己也感到非常意外。刚才看见潘金莲时,武松吃了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身有残疾的哥哥,竟娶了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嫂子。并且看那潘金莲言谈举止都大方得体。岂止得体,简直是清风明月,出水芙蓉,实在是清雅不俗。武松奇怪哥哥怎么会娶到这么好的女子。他着实为哥哥感到高兴,自己也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嫂子。
潘金莲看见武松时也吃了一惊,她也没想到长相那么丑的大郎竟有这么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同胞弟弟。她看见武松眉宇之间自有一股豪侠之气,刚劲威武,英气逼人。但他笑起来竟一脸阳光,可敬可亲亦可爱。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金莲觉得武松的笑容极富感染力,顷刻间就溶化了他们俩初次见面的陌生感,倒似久别重逢一般,倍觉亲切。金莲只怨他们相见太晚。但更让金莲惊奇的是,大郎的这个弟弟竟然是满城传颂的大别山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这太意外、太神奇了!
潘金莲两岁的时候母亲就死于难产。父亲是个鄂东秦淮河的穷秀才,爱女儿如掌上明珠。看金莲长的聪明伶俐,就拿她当儿子来养,教她读书识字,吟诗作赋。从小就读《诗经》,背《唐诗》。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金莲还写出过一些充满稚气和童趣的小诗。要不是因为后来的变故,说不定她也能成为一个像蔡文姬、李清照那样的才女。那时候家里虽然穷,但因为有父亲的宠爱,她的童年还是充满了欢乐和幸福。可是好景不长,父亲在她十岁的时候也因病去世。金莲的天一下子塌了,她成了孤儿,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被远房的叔叔卖给了一个大户人家当丫环,命运从此就跌入了低谷。后来更是因为她不肯屈从主人的淫威,不肯放弃做人的尊严来满足主人禽兽般的淫欲,而被主人报复迫害,离奇地嫁给了武大郎。
刚才看见了武松,潘金莲想起今天早上和武大郎的几句对话,心里直乐。
今天早上武大郎临出门时,半开玩笑地叮嘱潘金莲说:“你中午上街看热闹时可别打扮的太漂亮了。”
金莲奇怪地说:“为什么?”
大郎笑道:“你打扮的太漂亮了,被哪个纨绔子弟或市井无赖看中了,不麻烦了?”
金莲开玩笑地说:“那说不定我还被打虎英雄相中了呢。”
“那敢情好。”
想到这里,金莲不好意思地笑了。她怎么也没想到打虎英雄竟然会是大郎的弟弟,这下可真要天天打交道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