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戏曲资源调查表之一(黄梅采茶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梅采茶戏详细介绍流传地区:湖北黄梅文化遗产名称:黄梅采茶戏遗产编号:Ⅳ—6遗产类别:传统戏剧演出剧团:黄梅县黄梅戏剧院联系人:詹玮、吴红军申报日期:2006年申报人/申报单位:湖北省黄梅县文化局遗产级别:联系方式:07133329499电邮采茶戏?黄梅采茶戏黄梅采茶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北部山区茶歌为基础,吸收黄梅其他民间艺术(如旱龙船、文曲、道情、莲厢、黄梅大鼓等)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于鄂东、赣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
黄梅采茶戏俗称“采子戏”、“茶蓝戏”,是湖北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传统曲牌有二百八十余首,根据其来源、风格、弦路、调式及使用情况等,可分为“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四类。表演时,演员在伴奏音乐中灵巧地运用独特的矮子步、扇子花、单长水袖及模仿动物形象的一些表演动作,载歌载舞,显示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鄂东特色。

黄梅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有《送香茶》、《打猪草》、《多云山摘茶》、《王小六打豆腐》、《王瞎子捉奸》、《割肉还母》、《上广东》、《卖花线》、《大劝夫》、《四姐反情》、《补皮鞋》、《补缸》等代表性剧目。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涌现出一批优秀剧目,其中《茶童戏主》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片在全国放映,新编现代采茶戏《兑现》、《知府赊官》也先后被搬上银幕。
黄梅属吴头楚尾是南北文化交汇区,荆楚祝融族先民落户当地后以采茶为生,采茶戏作为当地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地方戏,已成为凝聚荆楚先民民心、团结荆楚乡亲的艺术纽带,是研究荆楚祝融族语言、艺术及民俗文化的重要材料。目前,黄梅大部分采茶剧团编、创、演及研究人员匮乏,一些黄梅采茶戏全靠老艺人传唱,会唱采茶戏的艺人越来越少,需要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