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入门三考(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考,道问一旁的礼仪官再次唱道。
“石易,你可知大道三千,人人对天道的感悟都有不同。但是这道也分上乘之道,和下乘之道。如若对自然感悟不深,便落了下乘,成就必然渺茫。你便跟大家说说你的道,看看你将来的成就如何?”
石易本想把道德经那一套说出来,忽悠一下就过去了,但一想自己这样说未免太过惊世骇俗了些,反而给人感觉是有高人相助,惹出是非。
他在大厅内缓缓踱步,步出五丈便豁然盘腿坐下,竟当众打起参禅坐来。
时至今日,石易的无法无念状态就好比是自家的后花园般,能够自由出入。但冥想需要借助外力,可仅仅只是清除杂念,却能很容易做到。
没有人露出不耐之色,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能听到他人讲道,哪怕说道的是个粗浅的山民,对自己的道路也有借鉴之处。
许久,石易睁开眼睛,面露笑容。
这一笑顿时让所有人产生一种如沐清风之感。
“干净的如阳光拂面一般,这跟得道高僧的笑容简直一模一样!”有人大惊道。
石易并没有起身,而是掏出一块中品灵玉,说道:“世间万物,所能触及的便是物质,看不见摸不着的便是能量,承载这一切的是空间,调节这一切的是时间。物质,能量,空间,时间。这便是构成我们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一切,我所要讲的道是宇宙科学之道。”
“九州大家都知道,但是你们却不知道,在遥远的西方,有个日不落帝国。这个国家的人思想理性,因此很难理解我们的修仙之道。在他们的眼中,宇宙的一切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说着,石易握着灵玉的手松开,灵玉落在地面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看到了吗?当我手松开的时候,物质会被大地吸引,如果没有外力干涉,便绝不会出现例外,这种现象在西方被称为万有引力,这种永恒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被称为科学。”
“他们制造了各种复杂的计算公式和艰涩的定律来规范对自然法则的认识。而且这种对自然的悟道,能够书写在纸上,一代又一代地传播下去,这是我们所不能及的。”
“可能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万物被地面吸引是很普通很正常的事情,根本无需述于纸墨。但是你们却不知为何万物会被大地吸引。”
“这是因为,我们脚下的大地质量太大,造成了空间塌陷。这就好比是在一个绷直的软床上,忽然因为一个重物的压迫而造成了周围的下陷,以至于周围的物体随着倾斜面而向下移动。”
“听起来可能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西方人用他们自己的道找到了这个答案。”
这段话结束,众人或皱眉不解,或恍然大悟,或昏昏欲睡,或抓耳挠腮好是兴奋。
“唉,原来这西方的悟道看似稀松平常,事实上却内藏乾坤啊。”方武山不由感叹。
事实上,他基本没听懂。石易所说的科学之道,术语太多,古代人能听懂才是怪事。
但是即使听不懂,但石易所说的道却引发了自身之道的共鸣。这种现象只有在听道法高深的前辈讲道只时才会出现。

“既然你讲了科学之道,那么便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科学之道的神奇之处,如何?”忽然又人叫道。
原来,凡是得道之人,开坛讲道是极为规范的。道可道,非常道。道行高深的人比道行浅薄的人路走得多,自然也知道路上哪里有弯路。为了避免讲道之人心存不轨,便要求讲道后必须展示自己的道,验证是否有误。
石易微微一笑,将量子电脑掏了出来。
“这是我从西方人手中得来的一样物品。你们可以将它理解成包含了西方人对自然万物至理理解心得的法器。我便给大家展示一下他的神奇之处。”
只见这圆筒状的金属棒上忽然弹出一块半透明状的蓝色光幕,顿时引起众人惊奇。
好生奇怪!这……这应该是莹光吧?怎么会……
“皮卡丘,放一首肖邦的命运交响曲。”
“铛!铛!铛!铛!”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之声。众位道人皆是对天地感悟颇深之人,对声音极为敏感。光这前四个音符,便将所有人都震撼住了。
命运交响曲以和谐的节奏在大殿内播放着,众人沉浸在这无上的听觉震撼中无法自拔。地球上的古典音乐,第一次在这个世界绽放光芒!
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道心不稳的年轻弟子一个个变得脸色通红,唯有台上坐着的各位长老,首座还能保持平静。
只是,他们心中也被这只曲子震撼到了。
“如此威严,见此音如亲见玉皇大帝。”一长老抚掌叹曰。
“我第一次见到归墟之时,便被自然造化所惊叹。没想到今日还能重拾当年的心情。”首座贾元子感慨万分。
“此物之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没想到西方人的一个小铁管儿,便有如此神奇的法术,我们真是孤陋寡闻了。”
石易心中暗笑,不是你们孤陋寡闻,而是就算你们找到那西方日不落帝国去,也寻不到这么高科技的产品。不过能提起你们的科学兴趣,我这科者当得还不赖嘛。
“石易,这第三关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论道一关,我想不会有人再有异议了吧?”
众人称善。
入门礼的就此落下帷幕。虽说还没有正式结束,但大多数道友都纷纷告辞。
一来,接下来将进行的便是闭门授道,为防隔墙有耳,无关人士都应该自觉离开。
二来,听了石易的一番论道,众人都需回去好好消化一番。
众人皆知,修道乃逆天行事,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化解天劫的。因此,认真听他人讲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便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谁都不会因为石易入门时间短而对他的道理有所轻视。
为防隔墙有耳,方武山将石易领进了一处密室。
【写作需要读者的掌声,求推荐。】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