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 信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州,阿济格很不满的看着博洛,对于博洛提出的意见十分不屑现在多尔衮权势滔天,前面他在与多尔衮的交锋中处在了下风,现在正是打击多尔衮的好机会。所以对面的明军他是不愿意立即消灭的,只有这样,他才可能更进一步的掌握军权,来作为与多尔衮对抗的政治资本。
满清内部是铁板一块吗?当然不是,现在天下大势已定,就剩下东南的原明吉王朱慈煃在跳弹。这个时候,野心自然就出现了,前些日子,阿济格以为自己南征功高,让手下人去帮自己争取更高的王爵,可惜却被多尔衮驳回。这让他很不平衡,败李自成、俘宋献策、招降左梦庚,那一件不是大功?可多尔衮却不愿意给自己更搞的待遇,完全是在压制自己。
那么这个时候,要是和明军拼命,就不符合他的利益了。借着西征与南下,多尔衮将手伸进大部分军队,可他阿济格又岂是省油的灯?以赫赫战功成为南下的满清军统帅之一,也不是泥捏的。
现在他的心思就是拖,他不怕对面的明军,就算明军炮火犀利又如何?刚入关的时候,明军的炮火不是一样强大,那个时候明军上百万,如何?还不是败了,全成了满清人麾下的奴才。苏州不过来了五万多人马,虽然顽强,可惜算不上生死大敌。现在在苏州的满清各方军队已逾十万之数,皆是能战之士,有什么好担心的。
要是博洛的存在,阿济格早就开始他自己的动作了,可博洛是多尔衮的支持者,和他一起出征,实际上就是监视他的。要不然多铎能将这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他?
敷衍走了博洛,阿济格与自己的心腹商议了起来:“你说说看,现在该如何?”
“主子,您现在做的就很好,对峙即可。在做的多了,会成为别人攻击您的口实。”
“可按兵不动太久也不是好事,天下人还以为我阿济格怯战呢!”
“不然,不然。主子,前几次强攻的结果您也看到了,吉逆的军队炮火异常强大,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拼命为好。毕竟咱们女真人的主力大部都在这里,一旦有失,万劫不复啊。现在的形势下,稳守————别人只会说您稳健,而不是怯战。”
“呵呵,你这个奴才,就是会说话。只是多铎快要来了,他一来,怕是另一个局面。”
“主子,多铎其兄乃多尔衮,吉逆的北伐却是将多尔衮放在火上烤,该着急的只是多尔衮而已,您又不是摄政王,何必操那么多的心。就算多铎来了,您说他能啃得下明军那王八壳子一样坚固的营寨吗?”
阿济格摇头,他都做不到的事情,自信多铎也做不到。明军的炮火太猛烈了,还有那要命的钢铁车阵,简直就是绞肉机。女真人强势的骑射,却因为明军有强弩与改良火统的技术优势失去了彪悍的作用。这仗即便能打赢,也是拿尸体堆出来的,这样的胜利,不算是胜利,更可以说是失败。
为什么?因为战争潜力。大明人口众多,就算前面的五万人死绝了,用不了两年,几个五万人的军队也拉出来了。可满清的女真兵呢?女真人人口不足百万,军队更只有十几万,一旦损失个五万,那真是家家披麻、户户带孝,伤筋动骨了。
“哼,多尔衮也是个无谋的蠢货。这个时候搞什么剃发易服令?这一弄搞的我们原本就不足的兵力更是捉襟见肘,汉军又不能完全信任,真是为难。”
阿济格与多尔衮虽然对立,可对外上却是一致的,只有击败了明军,才能安定天下,一统天下。这个时候阿济格还是不会公然与多尔衮对着干的,私下里磨磨蹭蹭就可以了,现在也不是闹对立的时候。

“主子,也不能这么说。睿亲王此一步却是不得不走。明人太多,我们清人太少,不用这个办法,如何统治的了?这些人对于传统的信仰简直是疯狂,若不摧毁他们这些信仰,那是很难统治他们的。现在累是累一些,却为子孙万代留下个基业。”
“那多铎来了,却不好应付。”
“主子何必忧心,豫亲王若来,您将兵权交出即可。都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如此一来,谁还能指摘您的不对?”
“交出去?”阿济格一下也犹豫了,现在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主子英明神武,自有明断。”
阿济格陷入了沉思,这苏州依然是这样平淡的对峙着,完全不像一个决战之地。
当朱大典带着援兵出现在苏州大营的时候,刘国轩是喜出望外。援兵的到来,不但是士气上的鼓舞,更是物资上的补给,只是他奇怪,那里来的这么多援兵?不会又是拉了壮丁吧?那样的队伍他刘国轩可不想带。在一看来的部队番号,刘国轩也有些晕了。
“朱参谋,龙岩不要了吗?只留下一个师三千人加上个施琅,能有多大用处?别我们在前线打的激烈,后院起火,那时候可是后悔都来不及啊。”
朱大典却不着急:“小帅就是小帅,一心只想着胜利。属下就给您宽宽心。”说完低声说到:“王爷已经得到鲁藩的兵力,更降服了郑芝龙,郑家在两广的势力也是非同小可,丁楚魁是不敢妄动的。其余各地均已承认了王爷监国的事实,所以说,现在攻击王爷就等同于造反,他们还不会这么冒险。我们的后方,暂时还是安全的。”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实在是一步险棋。一旦有失,麻烦可就大了。”
“龙岩施琅带领的师已经扩编至一万三千人,下一步的扩编马上就要开始了,相信北伐一结束,所有的指挥员都会名副其实。”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北伐军中,没有满编的军队,现在开始补充满,好事啊。带兵的将军们谁不希望带甲十万、踏破天下?先不说带兵十万吧,就是每个师都满面,上万人的队伍也够过瘾了。
没有别人在场,刘国轩对此却没有太多的喜悦:“王爷有什么吩咐?”
“王爷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属下给小帅带来一句话。‘战争苦海,任君遨游’。”
刘国轩也动容了,算上增援的一万五千精兵,他麾下现在已经有六万五千人的新军了。这是何等的信任?据他所知,他手下的军队是新军的七成还多。这么大比例的军队放在一个将领手中,有几个皇帝有这份魄力?
经过整编的新军与没有经过整编的军队绝对是两个概念,而经过战争洗礼的新军与初次上战场的新军又是不同的概念。可以说,现在若是刘国轩反了,朱慈煃将遭受致命的打击。可刘国轩会反吗?别人不清楚,刘国轩自己却清楚的很,那不可能。因为没有条件,若说服从命令,新军将士个个没话说,可很多低级军官都是经过讲武堂培养的,这些人对朱慈煃的忠诚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更不要说还有那无孔不入的军法处了。
若刘国轩下令造反,那么等待他的,只会是死亡,而不是荣誉。更何况,朱慈煃的这份信任,若还有其他心思,他刘国轩自己也不能过去。
“好,有你们这支援兵,胜算大增啊。”
朱大典笑道:“怎么?小帅难道没有胜算?王爷还让属下带来一些东西。”朱大典现在不在是朝臣,只是一个师部参谋,在军中也改了自称,成了属下。而他带来的东西,更让刘国轩兴奋。
“太好了,期盼已久啊,带来了多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