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莲花湖奇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埋在大殿里的东西体型硕大,难以用手扒出,只好改用铁锹挖。工夫不大,四个年轻力壮的小喇嘛吃力地从地里搬出了一个红扑扑肉筋筋的大怪物!
希日巴喇嘛定睛一看,顿时傻了眼,执蜡烛的手抖动不止。从外形上看,这个东西酷似一口倒扣的红铜大钟,足有四、五百斤重。他很快认出这是一个不祥之物,是世上罕见的巨型“太岁”。它能拱起青砖,说明还在生长。
何为“太岁”?按民间说法,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每年都有一个相对应地下的位置,就出现一个神秘莫测的太岁。
《山海经》称之为“聚肉”“封”,置宅第则为凶,置墓地则为吉。《本草纲目》记述的更为详尽:“其物状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古时秦始皇遣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找仙药,此仙药就是民间所说的“太岁”。
如此大的太岁竟然隐藏于神圣的殿堂中!希日巴喇嘛感到全身一阵发冷。他晓得书上记载的太岁无外乎棒形、圆形、方形、片形,且体型较小,他也曾亲眼见过几个,可眼前这个大家伙竟然呈现出一口大铜钟形,莫非冥冥中与佛教圣地有什么渊源!
想毕,他俯下身认真端详起来。在太岁下面的翘沿处发现有两个篆体字的印痕,仔细辨认,是“乞”“手”两个字,他知道这是此物在地下生长过程中被旁边的树枝、木棍等东西硌上去的,并没有太留意。
看完后,希日巴喇嘛吩咐弟子们把太岁倒扣过来,待试去上边的泥土,一截手臂印痕清晰可见。他大惊,回头检查那个深坑,果然从里边取出一截人的手臂!
这是一只男人的手臂,是被快刀斩下的。奇怪的是,它深埋于泥土里不知有多少年,竟然丝毫没有腐烂,新鲜程度就像刚刚被砍下一般。很明显,这截手臂是因太岁上的“乞”“手”二字而斩埋,用来祭祀这个灵物。
太岁从何而来,被何人所埋,被斩臂者又是何人,这一切因年代久远,皆无从考证。
希日巴喇嘛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他把断臂捧在手上,让大家不要出声,抬起太岁只管跟他走。
他们出了山门,往东南方向走了九九八十一步,停下来就地挖了一个两米多深的圆坑,先将手臂放在坑底,然后小心地把太岁放下去,用新鲜的湿土填实缝隙,埋好后上边又做了伪装。他严厉告诫弟子们不许向外吐露半个字!
掐指一算,离兴源寺开香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希日巴喇嘛时刻惦念着皇太极的嘱托,那就是待大寺开香时,好好超度一下那个年轻女子的亡灵。
超度亡灵,须知亡者为何许人,埋于何处。可是皇上并没有详细交待。希日巴喇嘛安顿好诸多事项,腾出身来,怀着焦急的心情,专门查寻此事。他深入当地山民中探访,终于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由于柳河源头草深林茂,珍禽异兽繁多,是难得的狩猎场所。十二年前的盛夏时节,皇太极携后妃和近百名亲兵乘兴出猎。
一行人跃马扬鞭,挟弓背箭直奔柳河源头而来。到达后早已是人困马乏,渴热难当。时逢当地大旱,草木叶黄,沟泉干涸,四处找水的亲兵皆空手而返。
皇太极在山梁上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隐约看见一队奔走的野驼。有野驼就能找到泉水,他率众策马追去。
远远地,就见野驼匆匆地溜进了一条大沟,这条大沟正是库伦沟。
站在沟南沿观望,众人好生奇怪,但见整条大沟呈深绿色,与四周苍黄的沟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沟中草木葱笼,一些黄羊、野驼遇见人惊慌逃命。皇太极惊叹不已,就在沟北坡安营扎寨。

次日,皇太极与众人追赶着一只受箭伤的黄羊来到风水山上。他一眼瞥见了白茫茫的塔敏查干大沙漠,心情格处兴奋,就撇下眼见到手的猎物,纵马向北驰去。
连接着山地与沙地的是一条有名的河流,名叫养畜牧河。由于此河流经一大片黢黑的草炭地,故河水呈黑亮色。
皇太极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率先奔到河边,只见黑色的河水翻卷着浪花,简直就像一条发怒的黑蟒。他吃惊不小,猛地一勒缰绳。可此时马已受惊,嘶叫一声,“哗哗”地冲过了河,翻蹄亮掌地向西北方向急驰而去。
众亲兵赶到河岸,马皆受惊,掉头四散奔逃。
皇太极驾驭着烈马狂奔了二十余里,在一道沙岭前停下来。他甩镫离鞍正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忽听前面传来一阵鸟叫声。细分辨,有高亢的青鹤,有唧唧咕咕的水鸟,其间还夹杂着鹿鸣声。
他闻之立即兴奋起来,撇下马爬上沙岭,放眼望去,前方竟然隐藏着一泓世上罕见的沙漠莲花湖!
莲花湖面积足有五千平米,一大片粉红的莲花铺展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湖边长满茂盛的水草,几只平时难得一见的斑尾羚、白唇鹿掺杂在一群野驴中间,在悠闲地吃草,野鸟在水面上展翅欢叫。
湖的西南端矗立着一座孤寥寥的小青山,远看就像是一把碧玉簪竖插在白灿灿的沙漠中。此山名叫“嘎海山”,蒙语即“猪山”。山上苔青草碧,绿萝披离。
早已看惯了名山宝刹、飞瀑流泉的皇太极,竟被这神奇的异域风光深深迷住了。他情不自禁地溜下沙岭,跑了过去,吓得鸟儿惊飞,胆小的羚羊、小鹿飞也似的逃蹿。
站在湖边,莲风拂面,水气粘衣,绿水映青山,白云水中飘,简直如临仙境。突然,他从倒映在水中的嘎海山上发现了一个粉衣女子。抬头望去,半山腰处果然有一年轻女子正向这边张望!
皇太极大为惊异,心想在这仙境一般的景色里,莫非真的遇上了狐仙子?便好奇地向山上走去。爬到半山腰,看见女子正背对着他,手扶一根绿藤向莲花湖凝神眺望。女子身着蒙古族长裙,身姿婀娜。
他爬到近前,轻咳一声,女子吃了一惊,转过头来。四目相接,皇太极颇感意外,只见此女子大约十七、八岁的样子,面容如莲花初开,双眉锁愁,眼神含怨,俏丽中蘊含一丝野媚,清新脱俗,这独特的风韵令那些后妃粉黛如何比得上!
女子看了对方一眼,轻叹一声,扭过头依旧痴痴地望着。同她打招呼,也不答理。皇太极举目四望,荒沙漫漫难见人烟,这个女子到底是从何处而来?正猜想中,几名亲兵呼喊着寻上山来。
皇太极想同她一起下山,就伸手去拉,女子并不推辞,摇摇晃晃地跟他一道走下山来。
女子神情木呆呆的,看样子病得很重,好像是中了邪。由于没有带御医,皇太极差人兵分三路,一路去沙漠中打探女子的情况,一路去寻找巫师,一路跟随着他。他将女子扶上马,带着她绕过草炭地,回到帐中。
帐下来了一位神奇女子,两个宠妃上前观瞧。一见对方超凡脱俗,心中就有些不是滋味了,眼神儿中流露出一丝妒意。女子直直地看着她们,神情忧郁,一句话也不说。
傍晚时分,泒出的人马陆续返回,结果令皇太极很失望。亲兵们翻沙越坨,历经辛苦,却没有打探到女子的丝毫信息,只请到一个女萨满巫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