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新法接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二一、新法接生
大壮家忽然被村里推荐去学习新法接生,她本不愿去,与大壮商议,大壮就说:“让去就去吧,过去咱不听话是吃了亏的,可别再不听话了!”大壮家便收拾行装去县里学习了两个星期。在那里,公家管饭,还给点儿薪水,县长也讲话,春生也去看她,激动得她夜里不睡觉,去给县政府扫院子或者练习接生,背诵课程,被评为学习班的模范,那薪水也比别人每天多出五分钱。这时,人民币已经兑换为新币,原来的一万元成了新币的一元,这十四天薪水就是六块三毛钱。她想用这钱,买点儿接生的东西带回来大干一场,没想到领导和老师要把讲课用的东西作为奖品奖励给她。她更加激动和高兴,高兴得在回家的路上哼唱起了《啁诂子》(啁诂子——即五音戏,邓洪山先生所创,在济南东北乡很流行。):

门楼子高来(嗨)门楼子低/门楼子低下一窝鸡/家鸡打得(那个)天天(的)转/野鸡不——打/满——天——飞——

大壮家觉得自己也是**领导的革命队伍的一员,不能光叫“家”呀“家”的,也不满足那“周于氏”“氏”呀“氏”的,便让老师给起了名字叫于凤。回家后,跑到周玉修那里汇报了学习情况,又把户口上的周于氏改成于凤。玉修虽是村长,却不喊她的名字,还是“大壮婶子”的老称呼,他说:“大壮婶子呀!我到喊话台上给你喊喊,宣传宣传,让全村的老少爷们儿都知道,凡生孩子的都找你,推广新法接生。”于凤觉得别扭,心里说,还当村长哩!我有名字你不叫,还叫我“大壮婶子”,原来村长也是个老封建啊,应该称我于凤同志才对呀!
到了晚上,就听周玉秀在喊话台上讲起话来:“喂!各位父老注意了!现在是新社会了,实行新法接生了,咱庄里的于凤同志到县上学习了新法接生,要全面推广。于凤同志是谁呢?就是周大壮家,就是大壮婶子。她在县里学的不孬哩,还评上了模范哩!所以,大家要相信她,能够接好生。今后,再有坐月子生孩子的,可别再找那老婆娘了,老婆娘接的孩子死得太多了,你要想让你生的孩子活下来,就去找大壮婶子!现在解放了,别都老封建了,别笑话人家,接生又不是偷偷子事,哪个妇女不生个孩子?大家要开通一点,别不好意思,那妇女怀孕了,到了时候了,就去请她。她保证随叫随到,接生的费用不高,接一个孩子只收一块钱,用来买药品。喂!大家注意了……”
啊!“接生”、“生孩子”、“怀孕”、“到时候了”,这些词语似乎都是不说不出口近乎下流的话。那村长怎么能在喊话台上喊这个呢?**管这么宽啊?连生孩子的事也管?还有那大壮家,一个正南把北的人,怎么干起这个来?不嫌难听啊?全村人听了,你嗤我笑,甚至有人当成笑料胡诌八咧。可是,谁家也不会挂出“用不生孩子”的招牌来,特别是那些已经怀孕临产的就更关心,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于凤接生。

于凤接生很认真,凡有人叫,不论白天黑夜,提上产包就走,一霎也不耽误。她不让产妇坐土坯,而是把消好毒的大单子、会阴布、黄油布铺在床上待产。孩子生下来,先把脐带结扎住,再用碘酒消好毒,用消毒剪子剪断脐带,绝对的防止感染。若遇到胎儿窒息,她便抓住婴儿的两根小腿倒过来提着,拍打他的脊梁,只拍几下,那胎儿便会“哇”的声哭起来,若拍打几下还不哭,她就对着胎儿的嘴,使劲地吸出婴儿口里的阻塞物和粘液,或者嘴对嘴地做人工呼吸,把胎儿救过来。她也赶得巧,学习回来第一个月,就接了五次生,五个孩子中就有两个是她从死里救过来的。她向人宣传,生了孩子几天就死的,不是人的命运问题,而是长了“脐带风”、“四六风”,也叫“新生儿破伤风”,都是断脐带不消毒感染了细菌就造成的。只要消毒了就不会长这种病。她说,让产妇坐坯块,容易造成“产褥热”,只要躺在消过毒的大单子上就不会长这种病。第一个月接生的五个孩子都活了,那产家谁不高兴?那些讥笑和胡乱的议论,慢慢少起来,只在无生条件的人中谬传,得了儿子的人都非常恭敬她,甚至还有人称她是“送子观音”。
于凤自从当了接生员,那思想解放的多了,当玉香又一次要求剪掉辫子时,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玉香剪了辫子,比银官儿更楚窕些。村里的夜校已经改成了识字班,她积极去识字班学习,由于她很用心学,又从小泳的课本上学了些东西,成绩非常好,只学了一年两个月,就能读书看报了。对个别不认识的字就问小泳或者查字典,慢慢的可以写信了。那天,识字班考试,她考了个第一名,老师说:“你学得这么快呀!还真聪明哩!”周玉香与识字班的姐妹们商量着,如今土改了,家家都有地了,可总是有些人种不过来,需要觅短工干活,人家男人们去打短工挣钱,咱这些闺女们为啥不能呢?于是,她们便商量着承包农活。第一次干的是剜小谷苗,以后又包了锄谷地、锄高粱地、收割秋庄稼这些活,玉香领头,渐渐发展成一个小团体。受到村里的重视,村长周玉修就出面组织了个青年队,由周玉香任队长。村里方出一块土地来,让她们种豆子,卖了豆子的钱分一半作零花钱,另一半用作发展村里的文化活动,购买演戏用的道具。青年队员们也抽空帮助鳏寡孤独和无劳力户耕种土地,收到全村人的支持和赞成。后来,这支青年队从十几人发展到了二十几人,大都成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团员。
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