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民兵看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五○、民兵看坡
周震西当支部书记后,立了两条不成文的规矩,一是各小队出产的粮食,全有高级社统一管理和卖给国家,不许“瞒产私分”,如有发现,严办不松;二是扩大民兵队伍,找了一些年轻力壮且敢打敢拼的年轻人,日夜站岗巡逻,不准任何人偷拿一粒粮食回家。这头一条是限制队长的,第二条是限制社员的。
那民兵都是周震西亲自挑选的精兵强将,又经过了几个复员军人的专门训练,个个都是忠心不二,加上民兵夜里可以吃上一顿“公家饭”,又不须到地里干活,都很满足,所以个个执法如山。至于社员的口粮,不分男女老幼,皆是“够不够,三百六”。老人孩子饭量小可,以勉强够吃,越是劳力多的越要缺粮。所以粮食大都不够吃,只好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穷兑获,忍着饥饿去坡里挣工分。可是,地里的粮食却长得很好,比单干时翻了一番还多。
周玉江经常饿肚子,他领着一帮想到坡里填饱肚皮的初小、高小学生,找队长要活干,希望在干农活期间,能偷吃一顿嫩棒子,以便填充起那久瘪的肚腹。那个可以舍弃家庭,也不肯亏待集体的队长,只答应每人每天记三分,经过交涉,又答应记五分工,还是比整劳力的十分少了一半,但玉江他们还是同意了。
啊!满坡的庄稼满坡的粮,真可谓四海无闲田,社员饿肚皮。甭说扒块地瓜吃可以充饥,就算掳一把带花的青高粱也可以饱上半日。只是,那民兵们一个个持了木制的假枪和皮鞭站在各个路口上,向四面张望,警觉地守卫着。玉江可以从大家的眼神里看到那种渴望。
不,那是饿望。他领学生们来到预定的地瓜地里。
毕竟是孩子,有说有笑,你打我闹,你追我赶,翻起地瓜秧来。
“愿干不愿干,一天五大盼”,这是自古的规矩。何谓“五大盼”?乡下人不论钟点,而论太阳看天。太阳出来一竿子高是早晨的饭时,饭时之前算作一盼;吃过早饭,稍一歇息,抽袋“地头烟”下手干活,干到与正午的中间,算是第二盼;歇息一会儿,大约三袋或五袋烟工夫,再干第三盼;午饭或往坡里送,或回家吃。饭后睡晌觉,太阳西斜时“起晌”,起晌后干第四盼;第五盼一直到太阳西沉的昏黑时。
早晨的第一盼,他们没干,是早饭后开始干的。
这盼干下来,皆是满身透汗,头昏眼花。玉江与小德去棒子地“解手”了。有个叫玉俊的男孩儿“单溜”,去了另一块棒子地“解手”。“解手”是假,饱餐一顿是真。棒子地是青纱帐,钻进多少人去都可以遮得严严实实,那民兵咋看得见?此时的棒子,少数接近成熟,秸秆开始枯黄,泛白的棒子莴儿顶端的已经裂开,“花线絮”早已干萎,露出那金黄色的粒儿来。可是,玉江和小德却只是眼馋,不敢掰一个。
他们寻找到一块成熟较晚,棒子鲜嫩的地块,高兴地跑进“青纱帐”深处,各掰下一个,剥去泛着青绿的棒子莴儿,摘去毛绒绒的“花线絮”,露出排列整齐而乳水欲滴的鲜嫩棒子粒儿来。他俩都笑了,顾不得手脏,抓过来就啃。啊!真香!真甜!如同吃蜜糖,好像喝鲜奶。虽说也带着一种涩味,但细品,却是米香。
他俩吃上了瘾,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个,那肚里顿时清爽和充实起来。直到吃饱了,觉得也该干下一盼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那儿。回头望去,见满地的棒子莴儿和棒子核,一片狼藉。玉江说:“这要让队长或是民兵看见,还不知怎么惩罚咱哩!”小德说:“不怕!他知是谁弄的?”
周玉江扯着嗓子喊:“下手了,快来呀!”孩子们听了,陆续来到地头,开始翻秧子,可唯独不见了周玉俊。小泳喊:“周玉俊,下手了!”喊了几声,不见他来,但能隐约听见南边有喧哗声,那声音里似乎有人的骂声,还有哭声。玉江不放心玉俊,就说:“我去看看!”小德就说:“我也去!”伙伴们都说要去。于是,大家蜂拥穿过一块高高的棒子地,向南跑去。只见周玉俊被绑在一个石头井坠头上,几个民兵围着他,正用鞭子抽,每抽一下,玉俊就“妈哟”一声,“嗷嗷”的哭嚎。但见,在井口一旁,堆着三个很大的老棒子。

周玉俊见玉江他们走来,口里喊着:“玉江哥,快救我!”那喊声凄厉而惨烈,那民兵却不让,扬起鞭子向他的脸上抽去,玉俊一声“妈哟”,脸上立刻被抽出一道血印。另一民兵站在一旁掐着腰生气地说:“叫你偷!叫你偷棒子!你年纪不大,胆子不小!”
周玉俊哭诉道:“我也不愿偷,可是家里没啥吃,俺妈快饿死了哇!你行行好,放了我吧!呜呜呜!”那泪水一直流到他穿的那件破旧背心儿上。民兵说:“噢!你还有理呀?偷了棒子让我逮住了,你交到场里去就是,为啥推到井里去!你不知疼得慌啊!你老师怎么教的你?粮食是宝中之宝哇!”
周玉俊哭诉道:“怕你看见了,我怕挨揍,心里发慌,想扔到井里不让你看见!”他的话没说完,又一个民兵扬起了鞭子,对着周玉俊没头没脸地抽打起来。周玉俊的身子被绑紧了,动弹不得,只有”嗷嗷地哭着喊妈,而且,那菲薄的背心儿上印出了一道道鲜红的血痕。
周玉江心里疼,觉得那鞭子像打在自己身上一样疼。他恐惧、后怕、义愤。心想,我和小德偷吃的棒子,并不比玉俊少,幸亏没被发现,若是发现了,还不知怎么样挨揍。他很想去劝说民兵绕了玉俊。但忽听一个民兵说:“你嗷嚎啥?你偷了集体的棒子就该挨揍,揍煞了你也没有理儿!”边嚷着,又是一顿抽打。只听玉俊告起饶来:“我不了,你饶了我吧!我今后一粒粮食也不敢偷了!饶了我吧,我叫你亲爹还不行!亲爹!你饶了我吧,亲爹,我不了!”
三个民兵狞笑了一阵,才说:“行!你要不叫亲爹,就把你送到社里去,囚在禁闭室里,饿你个三天三宿!”一个民兵像打了胜仗似地昂着高傲的头,没轻没重地胡乱给玉俊解开了绳子,放开他。只见他的胳膊上、肩膀上,勒出一道道深深的青紫血印,好几处流着鲜红的血。
周玉俊觉得丢了人,没脸再去正视那些“清白”的同伙,抹了一把脸,怆惶地逃跑了。周玉江心里不是滋味,朝着他的背影哽噎着喊:“玉俊……周玉俊!你回来!”玉俊头也不回地跑回了家。
周玉俊就在当天夜里,哭着哀求他唯一的亲人——他的老妈,连夜逃出了东周村。去了哪里?有的说去南京投奔他姨了,有的说去新疆找他干爹去了,而且,再也没人见过他。
那天夜里周玉江一夜没睡好,玉俊挨揍的场景一直浮现在眼前,他真后悔当时没有挺身而出去救他。可是,后来知道,也幸亏没救,若去说好话,恐自己也要陪着挨揍,弄不好还会二人一同关进社里的禁闭室挨饿三天哩!这是后来他听大人们说的。
此时的周玉江已是经过跳级,由初级小学考入高级小学,又考进了初中,在一处中学上二年级的中学生了。一个中学生,自然也会考虑自己的未来。毕业后是升高中考大学,还是考中专走捷径?
周玉俊挨揍出走的事实表明,必须发奋学习考中专,尽早地由挨饿的乡里人变成城里人,迅速脱离这块本是养育了自己的土地。从此,他不再去挣那每天三分五分的工分,抓紧星期天的时间,预习初三的功课,奉行着老师说过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
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