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徐闻“百岁长寿老人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叁观了“贵生书院”后,我们在徐闻广场右边的芳都宾馆住了一宿。第二天七点钟,我们就起来吃早餐,到小卖部买了一些饼干和糖果,到离总站不远的南站搭车。金土村属西连镇,是一个靠在海边偏僻的村庄。我们每人买了六元车票,坐中巴到西连镇。
徐闻耕地辽阔。公路的两旁一片碧绿,稻田果园连绵到远处天边,间或露现价值昂贵的芦荟。
在古时候,徐闻的“东乡镇”和“西连镇”是荒昧之地,交通闭塞,与海南岛差不多。在雷州,有一首摇篮曲《推笼磨》,咏唱着过去的年代这里人们艰辛的生活。——
推笼磨,舂米箩猪糠
饲猪肥,做嫁妆
十个笈,八个箱
妮妮姑长嫁“东乡”
十八铺路行不到
猪脚生虫饼生霉
现在,徐闻县每个村庄都有水泥路通达,并且有公共客车来往。只要付出一二元钱,乡下的人就能到镇上来赶集,真是极方便的事情。
我们十点钟到达金土村。村子的路边有一个小卖部,北面有卖肉菜的摊档,水泥路一直通向海边。
我们到海边去看一看。这里的海边和我们雷州的差不多,没有岩石,只有平坦的沙滩。浅海处有几只小船停泊着,远处有船只穿梭而过。
在海边一片广阔的沙滩上,许多人正在忙碌,不断有铲土机的声响。这里正在开发,办厂,打井,根据地方的特产制作罐头,生产“长寿村矿泉水”。
“长寿村”的名字已经远播海内外,联合国的官员曾经到这儿来采访。人们曾经用这儿的井水制作矿泉水,到深圳售销,五元一瓶。可惜雷州有的商人冒牌经营,结果这矿泉水的生意无法继续下去。
我们本想向村里的干部了解村里的情况,然后让他带领我们找村里年高的老人交谈。但等了很久,并没有村里的干部来,我们就随便到村子里蹓跶。
这个村子有二千多人,有大部分人还住着草屋。许多草屋墙用珊瑚礁垒成,显得古朴雅观,有原始的生活气味。我们在村中转悠时,有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子挑着桶去取水,扁担在他的肩膀上轻悠地摆动。当村里的人告诉我们他己经八十多岁了时,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不停的迈着轻松的步伐向前走去。他的身体非常硬朗,走路昂首挺胸,说话中气很足,与其他地方六十多岁的人一样。我们在一座屋的门前见到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老人坐在石板凳上,身体有点佝偻,身边有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
陈健伟老师走上前去同她搭话。有几位妇女陆续地从屋里走出来,她们说这位老人已有105岁了。陈健伟老师把我们带去的一袋饼干和糖果送给老人,老人把糖果饼干几块几块分给孩子。
我们给老人拍一张照片,几个孩子快活地站在石板旁同老人一起和照。老人的眼睛有点迷离,说活的声音很低。听说她还帮家里人干补网的活儿。这个村子的老人活到八十多岁精神还矍铄,有几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还像年轻人一样到海边扛盐赚钱。有的老人有一百多岁了,每顿还能吃三碗饭;菜很简单,有时只是四五个白凡鱼干。
村子里有一位老人一百二十岁了,在去年去世了。我们听了都感到非常的可惜。
我们正询问村子里的古井,有一位老人驾车从这儿经过,正是到古井那边。老人听说我们要去,热情地当向导。他个子矮小,身体瘦削,穿着浅绿色冬季运动服。老人驾车很块,像电影《龙江颂》里的驾车青年。如达抢在前面拍摄,但由于老人驾车的速度太快,拍摄出来的照片不够清晰。这位老人有八十三岁了,也像其他同龄的老人一样,满脸红润。

我们到达了那口井的地方。古井与我们平常村庄的差不多,井口正方形,有二十米深。井水不再吃,只是用来浇灌树木和洗衣服用罢了。靠着这口井生活的是一位孤寡的老妇人,听我们说明来意,很热情地从屋里取出打水桶子。我们打一桶水上来,洗洗脸,尝一口,果然味道清爽。据说,村北面有两口古井水味清甜润口,现在人们还在吃用。到这儿访问的人吃到那井水,都称赞不已。
我们在回来的路中,看到村子里许多古树,其中最多的是英公岸,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树长寿,人长寿,与这儿的气候一定相关联,据说珊瑚礁住屋也有益于人的健康。
我从这儿人的脸上,看到了与外界不同的神情。他们慈祥寡欲,对人充满善意。这儿的人生活很清苦,他们对外边来这儿的人给予的一点糖果和饼干,由衷的欣喜和感激。这样纯朴的人情美,我在别的地方很难看到。
我们回到了公路旁边的小卖部的地方。听一位中年男子说,前几天村子里发生了一些扰动,就是开发的地方原来商定承包三十年,干部却私自同意七十年,而且承包费很低,群众不满意就告状。七十年的时间实在太长,承包商只要一转手买卖就能捞到一笔丰厚的利润,这种事情群众是看在眼里的。——怪不得我们在村管区等了很久,没有一个干部敢来见我们。
这样的村庄,现在一开发就出现这样的事情,真让人感倒深深的忧虑。
陈健伟老师的儿子和媳妇在外面做生意,他的家里只有老伴和一位孙子,他的老伴来电话说家里有点事,要他赶快回去。我们没有长时间在那里停留。一会儿公共客车来了,我们就跳上去,登上了返回的路途。
我小时候,曾经听人家说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位富翁,八十岁了才得一贵子,他家里除了老伴,还有一位总管,名字叫李四。老人在生前对财产处置留下了遗嘱。遗嘱是这样写的,——
八十公公生子真不知**不****后交给李四闲人不得争
因为古代没有标点符号,这财产是给自己的孩子呢,还是给李四,双方争执不休。说是给李四的这样断句,——
八十公公生子真,不知**不**,**后交给李四,闲人不得争。
说是给老汉的儿子的这样断句,——
八十公公生子真,不知**不**,**后交给,李四闲人不得争。
在第二种断句中,把李四和闲人归入同一类型,自然财产是给儿子的了。
这当然是一个传说的故事。这在古代算是一个奇迹了,但在今天的金土村,八十公公能够生子的事情,不再是什么困难的吧。
这是一个原始美好的世界,有世上稀有的百岁老人,百年老树,有广阔葱茏的野地,有清香的空气,有大海一般蔚蓝的天空,最珍贵的,是一张张未被世俗的铜臭所污浊的真诚纯朴的脸。
再见了,金土村!当“长寿村矿泉水”开始售销的时候,我还会到这儿来,给家乡的人们多带回一些有益于健康的资源。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
起点中文网www.xiaoshuodaqu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