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莫等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进入内堂,便看到贵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此刻不惜抛开北洋事务,正专意等着自己和林启兆。唐杰臣心里也是一阵惶恐万分的感觉,不等李鸿章站起身来相迎,便和林启兆趋步向前问安。两人都不是朝廷官员,此时自然是依着晚辈的身份,恭恭敬敬的给李鸿章行礼。
李鸿章也没有过多推辞,呵呵一笑,将手微微虚抬了一下,“都坐下来说话吧,你们一路风尘劳顿,路上可还好啊?”
“月初又收到中堂大人的电报,我和子华也不敢耽搁,交待处理好手里边要紧的事情,就匆匆赶了过来,一路上都还顺利。”唐杰臣恭谨的回答道。
就连身旁的林启兆,此时也收起了那份有些玩世不恭的神情,正襟危坐在沙发上,目光低垂着。
“我原本也是想让你们先安顿下来,明日再和你们商议合办银行的事情,只是这事情皇上已经催问了好几次,我这心里也是着急万分。你们两位都是留过洋的青年才俊,请你们过来,正是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李鸿章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微微在林启兆身前停留了会儿,淡淡的说道。
这边盛宣怀已经将拟就的合办银行的章程递给了两人,微笑着说道,“这是我和中堂大人粗粗拟具的一些章程,两位都是留过洋见过大世面的,又长期在上海那边和洋人打交道,这里面有什么不妥当和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尽管指出来,都是北洋自己人,用不着客气。”
大约是在洋人的夷场中呆久了,唐杰臣和林启兆也没有满清官场中那些客套谦虚的礼数,默默的接过合办银行的章程,低着头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李鸿章也不着急,目光暗暗和盛宣怀交换了一下眼色。
今日他和盛宣怀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看看唐杰臣竭力推荐的林启兆是不是能够堪当大任。可此时看到林启兆如此年轻,又没有什么历练的经历,不像唐杰臣还担任着怡和洋行的买办,两人心中都微微有些失望。
从心里面讲,李鸿章还是巴望着这次合办银行的事情能够圆满成功,毕竟将来北洋的军需物款都要指望在这上面。眼下,朝廷的银子是半分也见不到,各省解往北洋的海防协款也是推三阻四,能够全数拨付的寥寥无几。要不是北洋手里还掌管着海关税收,又生生弄出个轮船招商局来想方设法的筹钱,这北洋的盛名早就名不副实了。
过了片刻后,林启兆放下手中的片折抬起头,见李鸿章和盛宣怀的目光都在看着自己,不觉微微一怔。瞬间便明白过来,眼前两位北洋重臣都在等着自己的看法。
他在心里面默默的想了想便说道,“中堂大人,晚侄刚刚仔细看过了这份合办银行的章程,就开办银行的具体事项来看,片折里面已经说的很明白透彻了,想必也是按照洋人银行的章程来拟稿的。不过晚侄有一点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子华不必有什么顾虑,有什么建议意见就放开来说,毕竟开办银行对我大清来说,还是破天荒头一遭,谁也没有经验和现成的法子可以依样画葫芦,这章程里面难免有不够完善和妥当的地方,你是留过洋的,对洋人的东西比我们都看的更清楚明白,有什么话就直言无妨。”李鸿章微笑着说道。
“那就恕晚侄放肆了。”林启兆坐直身体,正色说道。“晚侄认为,这片折里面对如何筹办银行说了很多,大体来讲也就是像洋人那样制定了银行的办事规程,但是这银行的资本来自何处?我们打算和哪个国家的洋人合办,对方又是否接受我们章程里面的条件?银行将来如何经营,如何盈利?晚侄觉得还需要仔细商榷……”
李鸿章听得一愣,似乎没有料到林启兆一上来就是一番连珠炮似的发问,锐气可嘉,不过这些问题倒还没有什么。他微微冲盛宣怀额了额首。
一旁的盛宣怀接过话头不慌不忙的说道,“先说洋人的事情,中堂大人已经和美国人谈妥了条件,美国现在在我大清还没有开办银行,急于在我大清的银行业谋求一处立足之地,所以对我们提出的只能占四成股本的提议并没有什么异议,这一点想必没有什么问题。其次说到其余的资金,我北洋可以出一部分,剩下的恐怕将来还少不了要请两位多多出力,从江南各大商号间多多筹措……”
林家和唐家在江南都是根深叶茂的大族,筹措这些资金应该不会有多大的问题,这也是原本就想好了的思路。此刻见林启兆微微点了点头,对此并没有反对,盛宣怀便接着说道,“至于说到银行将来如何经营,在我看来无非就是存贷二字,银行的收益就来自于期间的利息,不知道我说的可还妥当?”
林启兆脸上的表情不变,心里面却是微微一叹。这些想法和他来之前预计的差不多,错倒也没有什么错,只是这照搬洋人银行的做法在眼下的大清却未必行的通。
“资金的事情请中堂大人放心,我和杰臣必当尽心竭力,这一条倒是可以暂时放开。至于说到银行将来的经营,我却有些不同的想法。来之前我写了个条陈,请中堂大人和盛大人指正。”说着,林启兆从怀里掏出一个条陈,起身恭敬的递给李鸿章。
这一举动让旁边的三人都有些又惊又喜的感觉,就连一直悬着一颗心,顾虑林启兆乱说话的唐杰臣,此时也是放松了身心,悠闲的坐在一旁。
原来这个家伙暗地里还留了一手啊。唐杰臣笑吟吟的看了一眼林启兆,要的就是这个家伙实心办事。
李鸿章专心致志的看了许久,看完后又转手递给盛宣怀,虽没有说话,脸上已是掩饰不住的喜悦,要不是顾忌着身份,还真想击节而叹。
人才啊!果然是思虑周密、见识不凡,先前倒真的是有些小看这个年轻人了。
林启兆的条陈里面主要说了两点,一是发行新的货币,取代眼下世面上乱七八糟流通的各种毫洋、银角子、以及洋人银行自己发行的各种货币,这一条李鸿章和盛宣怀早就想过了,这其中的利益远比办实业大的惊人,只是这件事情想起来容易,真正办起来却是艰难万分,而且以北洋出面办理又恐招来朝野上下的猜忌和非议,所以一直没有找到着手的机会。没想到林启兆居然想到了由将来大清的银行来做这件事情,这简直绝妙之极。

但是真正让李鸿章惊叹动心的,还是林启兆提出的第二条,由朝廷明发旨意,将全国各地解往京师的京饷兵饷统一由将来的大清银行负责办理汇兑。李鸿章从筹办淮军开始,就离不开粮饷二字,对其中的名堂清楚的很。朝廷每年的收入有八千万两左右,刨开河海漕运那部分粮食以及其它的实物,其余的银两大都是通过钱庄和票号来办理汇兑,总不能每年运一大堆银子进京吧。
所以倘若将来由大清的银行来办理汇兑业务,单单只是其中的汇费一项,就足以让银行狠狠的赚上一笔,由此必将把钱庄和票号的存款都吸引过来,再加上银行本身的存贷收益,这办理银行这步棋就算是彻底活了,朝廷和北洋也能真正松口大气。
待到盛宣怀看完条陈,也是满脸的惊诧和赞赏之情,拍着手说道,“精当妥帖,这两条都直指我大清财政的弊端,中堂大人,倘若照此办理,不出三年,我大清的财政就可摆脱眼前窘迫的困境,于我北洋也是受益匪浅啊。”
“就照这个条陈,你们回去后再细细商议一下,拟出个具体的章程,过几日我就进京面呈太后和皇上。”李鸿章站起身来,用长者那般温和的目光望着林启兆又说道,“这办理银行的具体事务就拜托子华多多费心了,过几日也随我一同进京吧。”
这话就算是正式让林启兆接手银行的事情了,方才李鸿章一直没有明确的意思,也是有些拿不准这个年轻人是不是有真本事,心里多少有些犹豫不决,此刻却再也没有什么顾虑了。有这样深远精当的见识,难怪唐杰臣会竭力向自己举荐。
林启兆也慌忙站起来一辑到底说道,“中堂大人吩咐,晚侄敢不从命,只是……”
他抬起头,一脸的沉静神色,只是眉头微微皱着,像是有些心事。
“这里都是自家人,子华有什么难处想法尽管开口。”李鸿章此刻的心情算是真正舒畅了,压在心里这么些天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还收获了这么一个人才。眼下更加是要好好笼络住这个林启兆,将来才好真正为北洋做事。
“晚侄并没有什么难处,晚侄担心的是这和洋人合办银行一事恐怕眼下根本行不通。”林启兆犹豫了一下,断然说道。
此语一出,石破天惊。刚刚还满堂笑意顿时冷了下来,众人的目光都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林启兆。
唐杰臣站在旁边急的直咬牙,怎么也没想到林启兆这时候会忽然来这么一出。这银行是从洋人那里引来的新鲜事物,办起来自然困难重重,可像林启兆这么一句话就说死了,连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没有,他实在想不明白林启兆究竟是怎么个想法。要是不愿意,又何必辛苦跟着自己赶到津门,还特意写了份折子,要是愿意,刚才又为何浇下这一头的冷水。
想着这些便暗暗的冲林启兆使眼色。林启兆却似没有看到一样,默默的望着李鸿章。
“为何?”李鸿章目光一沉,直直的盯着林启兆。
林启兆微微避开李鸿章那份锐利的目光,收起几分慌乱的心情,徐徐说道。“晚侄以为今日我大清,无论朝廷上下,还是世间百姓,有几人真正知道银行为何物,为什么非要办银行,又是做什么用的?更何况任何事情但凡沾着洋人二字,必定会招致非议,甚至被斥责为卖国,所以朝廷未必会同意合办银行的事情。其二,以前我大清只有英国人的银行,后来法国人德国人纷纷开办,到现在就连俄国人日本人也一拥而入,看中的正是这其中天大的利益。中堂大人和美国人合办银行,要是其他各国纷纷阻挠,要求我大清与他们合办,又将如何?”
李鸿章心里一惊,目光深沉的注视着林启兆竟是半天没有说话。刚刚舒展开的心绪顿时又像一团乱麻般搅在一起,生生的搅得他心里一阵阵发慌。
他如何不明白林启兆话里的意思,除了洋人那一条,自己没有想的那么周全外,其他的何尝不是自己心中最深的隐忧。那日在戒台寺,恭亲王也是力劝他暂时退后一步,再等等,不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只是,眼下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法子,终于可以让朝廷和北洋喘一口气,他实在不甘心就此罢手,不甘心他二十多年心血打造的北洋,被一个钱字压垮了。大清这一口气要是哪一天真就接不上来了,是要亡国的啊!
他忽然间想到紫禁城中的皇上,心神一收,缓缓的坐下来,吐了一口胸中的浊气,自失一笑说道,“子华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天下的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当年北洋不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吗?不可为未必不能为。”
“中堂大人明鉴,眼下并非是开办银行的最好时机,晚侄担心此折一上,必定引起朝野震动,举国反对,更加上洋人从中作梗,到时候中堂大人恐怕也会成为千夫所指……”林启兆不无忧虑的提醒道。
李鸿章摆了摆手,冷冷的笑道,“千军万马都过来了,还怕他千夫所指?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回头再细细的商议一下,刚才子华说的洋人那条倒是要注意了,这事情没有做成之前,千万不要透出风声出去。等真的办成了,那些洋人再怎么闹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至于朝廷嘛……”
他抬起头,望了望屋外些微的夜色阑珊,暗自在心里叹了口气,“功过就留给后人评说吧,老夫老了,可锐气还没有消磨干净,你们都还年轻,更应该振作精神,大清的国运气数还要靠你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林启兆三人心中一凛,默默的站起身来,向着李鸿章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
昨天太累了,今天补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