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哀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妈妈,今天是清明,您的儿子在您墓前为您跪下了。您才五十四岁,就饮恨离开了您的儿女们。儿子在您离别二十六年后的今天,第一次在清明到您墓前来看您了。您不会怪您的儿子吧?
妈妈,儿子忘不了您高挑的身躯,清癯的面颊,忧虑的眼神。也忘不了您那从小微带残疾的左手。您就用这双略有残疾、坚韧的双手,为儿女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妈妈,您记得吧?在大食堂的年月,您把在食堂里打回来,还可捏出水的玉米饭全给了您的孩子们。你吃野菜、桑叶、仙人掌维生。您的脸、手、脚浮肿了,被迫住进了所谓的疗养院。在那儿,您被请进了蒸笼,进行了蒸唐僧肉似的疗法。一天您还可得到一块一两重的加餐米糠饼,为您增加所谓的营养。可只住了两天,您难以割舍您的儿女们,您又回家来了。儿女,您的心头肉,您放心不下。何况,您走了,您的儿女们一顿又少了您的三两饭。别说三两,就是一两,您的儿女们也许有活命的一线生机。为了这,您拖着病体回家了。
妈妈,您记得吧?儿子在路上捡了一小把玉米粒,用草点火在小砂锅里炒时,民兵队长看见家里冒烟赶来了,他气势汹汹地端走了砂锅,砂锅里还未炒熟的玉米。临走,他还抛下:“不准生火!不准冒烟!不准破坏大食堂!不准破坏人民公社!”的慷慨激昂。是老天无眼,苍生无望吗?你的泪滴,落在吓得在您怀里,抬眼望着您的儿子的脸颊。
妈妈,您还记得吧?当儿子背着一床蒲草席和一床薄被,在离开您进入初中时,是您把您的儿子送出家门。在路上,我走前,您走后。您边走边对儿子说:“进校一定要好好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别像妈妈一样,是个一字不识的睁眼瞎。”我对您说:“放心吧,妈妈,儿子不会让您失望的。可我离家后,您的担子更重了。”您长叹了一口气说:“别牵挂着家,只要妈妈在,这家就在。”听了您的话,我止不住热泪盈眶,潸然泪下。是呀,儿子离开您的日子,您又少了一只手臂。可我的泪,您看不见,因为儿子在您前面。这是您第一次对儿子的嘱咐,至今还让儿子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妈妈,您还记得吧?文革开始后,不满十五岁的我从学校回到了家,用稚嫩的双肩,同您一起,挑起家的辛酸。您笑了。您对儿子说:“孩子,你长大了。”是的,儿子长大了,可您鬓角已见丝丝霜发。

妈妈,您不会忘吧?文革后恢复招考,儿子考上了师范校。临走的晚上,您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今后你是为人师表的人了,千万别不学无术,误人子弟啊!”这是您,对儿子的第二次瞩咐。儿子能忘吗?
妈妈,儿子忘不了您的叮瞩。初中,儿子学习没让您失望;师范,儿子更没给您丢脸。努力,努力,再努力!您的心语,一直回响在儿子耳边。
妈妈,儿子忘不了您。就在儿子临毕业,在家乡学校实习时,您病倒了。儿子劝您上医院,您不愿;儿子请来亲人劝,您不听。儿子知道,您是怕您给这穷家再筑上债台。您把儿子叫到床前,拉着儿子的手,用虚弱的声音说:“儿子,妈妈怕不行了。这个家,妈妈可就托给你了。你答应妈妈,把弟妹们养大,妈妈也可瞑目了。”我边流泪,边点头,哽咽着说:“放心吧,妈妈。”这是您最后的嘱咐,您的儿子敢忘吗?
妈妈,儿子永远也忘不了。那天上午,当儿子站在讲台上,家中请人来叫我快回,说您不行了。儿子没有抛下他的学生,直到下课,才没命地往家跑。临到家,听到火炮声,儿子知道,您永远的离您的儿子去了。儿子不孝啊,没能替您送终啊!泪水,迷糊了我的双眼;厄耗,使我疼痛钻心。
妈妈,儿子难忘啊。第二天一早,您的遗体便被送上了山。就连头天收到电报,急赶回家的在师范校读书的小弟,来到您下葬处时,也只见了您被掩埋的棺材一角。儿子忘不了弟弟跪扶您棺材,撕心裂肺的哀痛:“妈妈,您等一等啊!您小儿子回来看您来了……”妈妈去了,永远,永远的离她深爱的儿女们去了。
妈妈,今天您若同其他健在的老人一样还活着,看到您的儿女们都有了幸福的家,生活在这和谐盛世,您忧虑的眼神一定不会再忧虑的吧?你的嘱咐,儿子没让您失望的吧?当您看到您两个孙子都参加了工作,您一定会含笑九泉的吧?
妈妈,二十多年了。每年的清明,儿子都带学生去悼念先烈,从未在今天来看过您。妈妈,我想,您一定不会怪罪您的儿子这样做的吧?妈妈,今天儿子退休了,来看您了。可您,您听得见吗?妈妈,妈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