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计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计谋
安檐卖了个关子,就从凌家离开了。
凌青菀心想:看他的样子,还蛮高兴的,应该是好事吧?所以,她也没怎么多想,一颗心都回到了念如身上。
景氏哭了一会儿,抹干净眼泪,询问念如回来的缘由。
凌青菀和凌青桐也知情了,让景氏惊心。
她看向凌青桐的目光,带着几分忐忑不安,不知该对凌青桐说什么,才能让凌青桐好受些。
凌青桐明白母亲的眼神,道:“娘,我想留下念如,她是我们的妹妹。娘,儿子从前总是惹您生气,以后不会了。以后不管是念书还是习武,都听娘的。”
这番话,又让景氏热泪涌动。
景氏想到凌青桐总是跟她生气,心里担心念如回来,凌青桐会更加疏远她。
凌青桐是景氏换回来的,虽然觉得对不起念如,却也是把凌青桐当儿子一样养大的。
听到孩子这番话,没有半分生疏,反而很感激她的样子,景氏心里惊喜交加,不禁热泪盈眶。
“好,好!”景氏哭着道。
只有念如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片刻之后,景氏重新喊了丫鬟婆子们,梳洗一番,敛去泪痕。她亲自去外院,将凌青菀他们姐弟带回来的东西,都整顿好。
外祖母和舅母送的土仪,比景氏预想得多多了。
景氏很吃惊。
“太原府有什么好事吗,怎么舅母这样高兴。送了好些东西?”景氏问凌青菀。
凌青菀就把自己治好了景八娘的事,告诉了母亲。
景氏听罢,很是开心。
“娘,你不知道二姐多厉害”凌青桐又把凌青菀打景五郎的话,告诉了景氏。
事情的因果,他也说了。
他从前很调皮,总是跟景氏闹脾气,没有这样亲昵跟景氏说过话。景氏突然觉得这孩子长大了,也懂事了,心里又是一阵泛酸。
虽然发酸。到底很高兴。
景氏笑着听凌青桐滔滔不绝。把事情说完了。
“你们啊”景氏听罢,摇头笑道,“让你们去做客,还惹事。”
话虽然这么说。语气里却没有半分责怪。
而后。景氏让人把太原府带过来的土仪。整理出来,给老太太、二房、三房都送了些。
剩下的,景氏令人包装好。回头给一些近亲和邻居也送些。
凌青菀则带着念如,回了自己的房间里。
她院子里的丫鬟,都暂时调到了她母亲那边,只留下踏枝和挽纱,这两个陪着凌青菀去太原府的丫鬟服侍。
忙了一会儿,景氏的心也静了下来。
悲伤、害怕都镇定下来。
接下来怎么办,应该找小景氏商量。当年知道这件事的人,多半早已消失无踪了,所以暂时没什么风险。
凌青桐的生母也去世,接生婆也走了。
景氏身边,甘妈妈是知道的,当年帮着换孩子,甘妈妈是主力。这次去太原府,甘妈妈也跟着去了。瞧见了念如,甘妈妈也吓得心直跳。
可是安檐凶神恶煞的样子,甘妈妈什么也不敢讲,任由他们把念如带回来。
甘妈妈去了太原府,见到了舅母。瞧舅母那副态度,甘妈妈也知道舅母会害念如,所以能把这孩子带回来最好不过了。
“大奶奶,您别慌。”甘妈妈安慰景氏,“婢子瞧着,这件事无碍。您听婢子说:四少爷长得像舅老爷,您和舅老爷又有八分相似,所以四少爷是您的儿子,这是板上钉钉的,他就是凌家的孩子,咱们咬死不放,就是官家也断不了这个案子。
念如是长得像大少爷,那又如何?她只比大少爷小五岁,谁会说他是大少爷的孩子?
谁又敢说她是您的孩子?毕竟她不像你啊。念如是像老爷,但是老爷走了十三年。咱们就咬定念如十二岁。
外人哪怕是猜测,也只能猜她是二爷或者三爷的外室女。若是旁人知晓了,咱们就说二姑娘和四少爷出去玩,瞧见无人领养的孩子,见她长得像大少爷,领回来玩。哪怕说不通,到底能遮掩。”
景氏心头微动。
甘妈妈那句像“二爷或者三爷的外室女”,让景氏心底起了些涟漪。
她们主仆正悄悄商量着,后面角门处的婆子却急忙跑进来禀告说:“大奶奶,姨老爷和姨太太来了”
已经宵禁了。
小景氏和安肃听说了这件事,趁机夜色到了凌家,和景氏商量怎么办。
这也关乎安肃的前途。
景氏连忙迎接了他们。
甘妈妈把丫鬟和下人们都遣到小厢房里,自己站在院子里,不准任何人偷听。
“都是我不好。”景氏给安肃和小景氏赔礼道歉,“当年都是我糊涂。”

“当年的事,我们夫妻也是首肯的,甚至帮忙了。”安肃道,“姨太太别多心。咱们也不知道往后的事,前事就不要多提了。今后怎么办,咱们得想个法子。”
“是啊,姐姐。”小景氏也安慰景氏,“不要提谁的错。当年那么凶险,假如不换了桐儿,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光景呢。”
小景氏一点不后悔当年帮景氏换那个孩子。
当初,凌青城病得抽搐,大夫们都说那孩子不中用了,不应该再指望。
景氏怀着孩子,丈夫去世,长子病危,老二是个女儿,难道再生个女儿,任由继婆婆和小叔子掌控她们母女三人吗?
那时候,小景氏的丈夫也没有发迹。不能帮姐姐,只有希望姐姐的生活可以好过些。
换了桐儿之后,凌青城的身体就一日日好了起来。没过两年,凌青城活蹦乱跳的,焉知不是凌青桐带了福运给凌家?
“姐姐,你可有什么主意?”小景氏又问景氏。
景氏听她这个意思,小景氏倒有些想法。
“我现在哪有主意?”景氏先不说自己的,只问小景氏夫妻,看看他们怎么说,“你和妹夫帮帮我”
小景氏和安肃都沉吟了下。
安肃先开口了:“最一劳永逸的法子。就是选个地方。再把这孩子送得远远的。咱们家里,别短了钱财,保障她衣食无忧。”
景氏沉默了。
她舍不得,不会再送走这孩子的。
再说了。当初她、她母亲和小景氏都觉得明定师太可靠。但是凌青菀姐弟还是说。念如被人卖了。
明定师太都不可靠,还有谁可以信任呢?
远远送走,旁人怎么作贱这孩子。都随旁人的心,都是生死由人。
“这孩子有些痴性,她没有旁的孩子那么机灵。”景氏半晌,才为难道,“她脑子有些慢,不知道旁人的恶意,我怕”
“我也觉得这法子狠毒了些。”安肃听景氏的话音,知道她不同意,又道,“也可以将她养在京里,选个可靠的人照顾她,你们还能隔三差五去看她。
只是京里人多口杂,万一闹出来,岂不是说不清道不明?这样的话,也是有些风险的。”
藏在京里,也藏不了一辈子。
将来怎么办,念如不嫁人吗?
藏在京里,只是一时之计,不是长久之法。
景氏沉默了。
怎么办?她心里一团乱麻。
“我有个念头,虽然有点风险,倒也能试试。”安肃沉吟一下,又道。
景氏看着他,等待下文。
安肃却给小景氏使了个眼色,让小景氏开口去说。
小景氏压低了声音:“姐姐,你那个三叔,他是否可靠?我听你说,他是个有良心的,而你们三奶奶,颇有见识,也有善意。贿赂贿赂他们,将这孩子寄样在你们三叔名下,你意下如何?”
景氏大喜。
她之前也有这个念头,而后又打消了。倒不是不敢这么想,但是她没有能力。
她没法子对老三夫妻威逼利诱。她的能力,不足以震慑他们,也不足以收买他们。
但是安肃可以。
假如安肃出面,可以给三叔一个官职,也可以给三奶奶娘家的兄弟封官,让他们一家荣升。
三叔跟长房关系亲密,三奶奶又是聪明谨慎的,他们夫妻倒是可信。
虽然人心难测,景氏觉得走到了这一步,不管怎么做都是冒险。
与其这样,还不是选择三叔。
“可是,念如都十三岁了,我那三叔才二十五岁,生不出那么大的闺女啊!”景氏又犯难了。
“孩子的年纪,谁又说得准?”安肃笑道,“像桐儿那么高的孩子,有的**岁,有的十二三岁,有的十五六岁也才那样。”
也是,一个人的年纪,相差几岁很难说的。
倘若二十七八岁的人,说他只有十六,很难叫人信服;但是,十九岁的孩子,说只有十四五岁,旁人是很难真的分辨出来的。
哪怕有疑惑,也只能说这孩子发育得好,长得比较快而已。
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在发育,年纪更是难断了。
念如从小在庙里吃素,个子原本就比同龄的女孩子矮小些。所以,一眼看上去她就比凌青桐小些。
假如说念如只有九岁,旁人也只会觉得这还是发育得比较快,不会真的去质疑不放。
“谎称念如九岁的话,三叔二十五岁,十五六岁在外头不懂事,有了这孩子,说得通。”景氏在心里兴奋想着。
她心路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
***
第三更求粉红票~~(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