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顶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顶撞
景氏进门之后,也是冻得双手发僵。
蕊娘立马下炕,将一个小手炉递给景氏:“大伯母,暖暖手。”
景氏就笑了,轻轻摸着蕊娘的脑袋,说:“蕊娘真孝顺。”
凌青菀站在一旁笑,看着母亲和妹妹,感觉心里特别的温暖。
假如她有个性格稍微好些的父亲,或者父亲的权势没有那么多,不至于能逼死母亲,也许她和卢珃也能跟着母亲这样平顺温馨的长大吧?
思及此处,她心头闪过几分伤感,但是很快就敛去了。
往事已散,伤感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的幸福,已是难得,应该好好享受才对,这样的日子也没多久了。
凌青菀笑着,不再多想。
丫鬟帮她们姊妹俩将针线箩筐收拾起来,炕上变得整整齐齐。
蕊娘依偎在景氏怀里。
凌青菀和陈七娘坐在景氏对面。
陈七娘就把方才对凌青菀说的话,跟景氏说了一遍:“宅子在待贤坊”
她说到这里,景氏微讶。
“待贤坊?”景氏反问陈七娘,“那很贵吧?”
待贤坊靠近延平门,离西市只隔了三条街,算是比较繁华的坊之一。
像那种繁华的大坊,至少有上千名住户,坊内酒楼店铺,茶坊青楼,一应俱全。哪怕入了夜宵禁了,坊内照样热闹非凡。夜夜笙歌,真正的繁华富贵之地。
那才是京城该有的样子。
而昭池坊,就很落寞,跟乡下似的。
待贤坊的宅子,价格至少在昭池坊的三倍以上。像晋国公府这样的一栋院子,能卖六百两,就很不错了;但是,一样大的宅院,待贤坊没有二千两以上,是难以拿下的。
二千两。那可是一笔巨款。赶上了整个晋国公府几百人两三年的花销。
景氏舍不得。
“也不是很贵。”陈七娘笑道,“咱们给现银的话,一千九百两就可以了。娘,那宅子我去看了。门窗的木头、房梁的木头。全是新的。才盖了三年。
我不单单是看中这点,还有一点最好的:那宅子旁边,还有个二进的小宅子。是老宅了。他们要合并着卖,给六百两银子即可。
那宅子买下来,修葺一番的话,将来转手卖个二千两都不成问题。但是他们不单独卖,非要和新宅一起。两处宅子加起来,只要二千五两现银。”
那家主人着急卖房子,也知道现在刚刚经历了灾荒,行情不好。倘或分开卖,不知要拖延多久,而且未必卖得出高价。
他们家的老宅子,已经很破旧了,修葺一番也要花个四五百两银子,愿意买的人不多。
所以,他们把两处宅子绑在一起卖,而是非要现银,否则也不会卖那么便宜了。
景氏听到这里,心里微动。
陈七娘这是看准了商机啊。
她现在手头有钱,愿意投入去买宅子,将来转手再卖掉,又是一笔进项。
“两栋宅子的话,二千五百两,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便宜事。”景氏道,“宅子没什么灾事吧?”
她以为是宅子里死了人等。
陈七娘道:“没有。就是太常寺的陈大人,被贬到地方去了。他的家属全部跟去,所以要卖了宅子,准备迁徙之用。”
景氏听了,就点点头。
这等好事,假如在牙行没人的话,也碰不到的。
“你和青城商量,再多去看看宅子。真合适的话,就买下来吧。”景氏笑道。
陈七娘笑容满面,道:“是。娘,我明日再和青城去瞧瞧?”
景氏点点头。
到了傍晚,凌青城回家,陈七娘把这件事告诉他。他一听,双眸发亮,很是高兴。
“娘,我觉得可以买。”凌青城对景氏道。
他简直是彻底偏向了媳妇,把媳妇的话当圣旨。陈七娘说什么,他立马就应和。
景氏失笑,道:“你们看着办吧。你妹妹不是给了你们一笔钱,准备入股采购树苗的吗?你们钱不够的,就先用那笔钱垫着吧。”
“不用的,等以后没钱了,再问娘要。”陈七娘低声笑着道。
景氏就不再说什么。
凌青菀看着她哥哥和大嫂,心里不免也高兴。他哥哥有个很不错的婚姻,幸福圆满。
大嫂又能力出众,教养很好,对婆婆和小姑子小叔子们敬重有加,是个难得的能者。
晚上,凌青菀才抽空,把今天二婶来试探蕊娘的事,告诉了母亲:“蕊娘心思单纯,我真怕她某一天被二婶试探出什么来。”
景氏一听,顿时脸色紧绷。
沉吟片刻,景氏起身道:“我去趟三房房,你带着蕊娘早些睡下吧。”
景氏喊了几个粗壮的婆子,带着两个丫鬟,去了三房,应该是和三叔、三婶商量蕊娘的事。
二房只怕已经起了心思,只是暂时还没有抓到任何把柄而已。
景氏很生气。
凌青菀就把蕊娘带走了她的菁华园,带着她睡。蕊娘很高兴,挨着凌青菀睡着了。

蕊娘的头发,已经长了出头,可以梳个双髻,头发浓密乌黑,非常漂亮。
次日,又下起了雪,处处白皑皑,光秃秃的树梢,包裹了一层晶莹的雪。
用过早膳,凌青菀正在考虑出门之事,二姑姑家却派了小厮来,告诉景氏:“老太太要回府了,我们夫人让几位太太和老爷们去接。”
景氏眼底,闪过几分烦躁。
不过。这会子不去接,回头又要废一番口舌了。
“去回你们夫人,我们这就去。”景氏道。
又是一个雪天,跟上次晋国公府众人搬回来的时候一样。
今天的雪似乎更大,漫天飘洒宛如柳絮纷飞,天地间处处银装。只是万木萧疏,香韵流散,冬日瑟瑟。
飞檐碧瓦堆满了雪,分外晶莹。
凌青菀原本打算出门的。但是这个时候,她也不好走开。否则老老太太和二婶会有更多的闲话。她母亲又要受气。
她跟着一家人,去了程家接老太太。
程家姑父还在牢里,故而程家门可罗雀,雪地上连个脚印也无。
凌家来了四辆马车。景氏带着陈七娘和凌青菀、二叔二婶带着三郎、三婶带着他们的两个女儿。
凌青城去了宗学。三叔去了衙门。闲置在家的,只有凌青桐和蕊娘没有来。
众人在大门口停了马车,进了门。
可是。程家的老夫人并没有出现接待他们。
二姑姑也是气哄哄的,一见面就没个好气,对众人道:“你们还知道老祖宗在这里?一家子不成气候的儿孙!”
饶是二叔二婶,也被她这么劈头盖脸骂一顿而弄得心里烦躁窝火。
“就是,没见过你们这么不孝顺的!”二姑母的第二女,程二姑娘顺着她母亲的话道,“外祖母在我们家住了这么久,你们都不来接,特别是大舅母”
凌青菀立马要站出来说话。
景氏瞧见了,紧紧抓住了凌青菀的手,给她递了个眼色,不准她多言。
今天,景氏不想吵架,只想赶紧把老太太接回去,然后去忙别的。
程轩还在牢里,程家母女都是气哄哄的,将气发泄在景氏身上。
程二姑娘就来劲,把景氏训了一遍。
“还走不走?”景氏听罢,依旧笑着道,“倘或走的话,将老太太的东西收拾收拾。”
老太太半晌才出来。
她饿瘦了很多。
程家最近的伙食,越来越差了,女儿和外孙女对她也没了耐心,她这才想起回家。
她多次听二姑奶奶说,凌青城的媳妇,开了粮食铺子,发了大财,家里吃得比较好。
瞧见儿孙们,个个精神饱满,老太太心里微怒:“果然吃得好,居然也不来接我”
而且,她的第三子萌了官,也没有特意来告诉她,更令她生气。
“当然走。”程家姑奶奶道。
老太太听了,就有了赶她走的意思,同样气哄哄的,回了晋国公府。
一回家,老太太就开始数落景氏:“你明知姑爷在牢里,也不动用动用你娘家的关系,将姑爷保出来!”
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好似景氏不保姑爷出来,是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老太太和她的女儿,完全不知道姑爷现在保出来就是死路一条。
众人都低了头。
只有凌青菀说:“祖母,我们求了纪王,这才保住了二姑父的命,否则二姑父就要跟其他人一样,拉到菜市口去砍了的!”
老太太顿时大怒,指着凌青菀对景氏道:“这是哪里的规矩?祖母说话,她一个姑娘家插嘴,还诅咒姑父!你最近忙着给祖宗抹黑,都不知道教养女儿吗?”
景氏站着,低垂了头,听到老太太这话,她也没有立刻赔礼道歉,反而思索着什么。
“我娘怎么给祖宗抹黑?”凌青菀继续道,不顾老太太的盛怒,“祖母还是说个明白,给我们孙儿们一些明示,也算您教养我们了!”
老太太气得差点背过去。
“听听这些刁钻的话,她眼里还有祖母吗?”老太太怒道,不看凌青菀,只对景氏道,“来人啊,给我掌嘴!”
众人面面相觑。
老太太的几个丫鬟,也尴尬立在原地,没敢上前动手。
“是啊娘,我怎么给祖宗抹黑,您给我们一个明示。好好的,怎么要打孩子呢?”景氏终于开口,眼眸锋锐,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怔了下。
几十年了,景氏第一次顶撞她!
老太太回神,心里竟有几分得意:看看,景氏顶撞她了,她可以装病,去告景氏不孝!
果然,老太太双眼一翻,“昏死”了过去。
家里鸡飞狗跳的。
“这日子过不下去了。”景氏、二婶和三婶突然间,都这么想。
景氏是觉得自己过不下去了,二婶和三婶是觉得景氏忍耐不下去了。
大家就各有心思。
***(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