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建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8章建议
(加更答谢夜雪初霁0407的和氏璧打赏~~)
姨父、姨母和安檐在小书房商量事情,他们竟让凌青菀坐在旁边听。
凌青菀格外忐忑。
这些家务事,不应该让她听到的。
但是,姨父却坚持让她在场,因为元阳郡主和太后可能从凌青菀身上着手,凌青菀需要万分小心。
安肃不想和太后、王家以及太后生的那几位长公主结盟。安家众人不会被长公主他们攻破,安檐和安肃夫妻会很小心提防。
但是,安檐的亲事还牵涉到凌家。如果凌青菀着了道,就无力挽回了。
毕竟,安檐和小景氏不能时刻守着凌青菀。以后要怎么办,姨父希望凌青菀能明白。
他希望凌青菀自己也有个提防。
凌青菀就端坐在椅子上,目光不时瞥见窗外一株木芙蓉,枝头繁花盛绽,灼烈秾艳,落英似锦。
她的心路,也是鲜花着锦,明媚灿烂。
她隐约有几分喜悦。
“前天下朝,冯驸马与我同路,不知怎的他说起了自己女儿元阳郡主,她说檐儿曾经救过元阳郡主的命,是他们家的恩人。”安肃端了茶盏,慢慢饮了一口,才说道。
说罢,他继续从杯盖撩动浮叶,满屋茗香四溢。
安檐却脸色阴沉。
怀庆长公主一案,王家和太后损失惨重。朝中能与杨宰相抗衡的。唯有皇帝跟前第一宠臣安肃了。
安肃低调聪敏,他知晓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是来自官家的宠爱,而不是拉帮结派让官家忌惮。所有,安肃鲜少搀和朝中的权派之争。
哪怕是太后要拉拢他,他也不买账。
安肃对皇帝的感情很有信心。皇帝还是落魄皇子时,只有安肃在他身边,亦父亦师教导他,关心他。
这些年,安肃得势了也从来不恃宠而骄,反而谦虚低调。
皇帝又是极其念旧的性格。
所以。他们君臣感情依旧。十几年未变,不改初心。
太后和王家的势力,也知道安肃保持中立,谁也不投靠。他们也不会妄图去拉拢他。
这是从前。
只可惜。现如今朝中局势起了变化。以杨宰相为首的那群靠着科举走上仕途的官员,开始对付依靠功勋贵胄荫蒙的官员,以王氏官员为首。
没有怀庆长公主案这件事。新老贵族也迟早要闹一场才肯甘心的。
老贵族向来瞧不起寒门学子出身的科举官员,称呼他们为“田舍郎”;而靠科举得势的“新贵族”,更是瞧不起老贵胄不学无术、尸位素餐。
双方积怨已久。
怀庆长公主案,不知多少人被拖下水,王家和太后损失惨重,而朝中其他贵族官员,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不知是否应该投靠王氏。
这个当口,安肃的影响力颇大,太后和王家都想拉拢安肃,虽然他们都知道很难。
只有安肃倾向王家,其他观望的门第,同样会倾向王家。
只是,太后和王家不知该如何下手。
不成想,元阳郡主因为奇缘和安檐遇上了,这就成了太后和冯驸马下手的突破口。
假如能把元阳郡主嫁给安檐,那么和安肃结盟就顺理成章。
“什么恩人?”安檐冷声道,“当初就该任她摔死!”
安肃放下茶盏,安慰儿子道:“这不是你的错。元阳郡主也非故意来碰你的,不过是意外。你若是真见死不救,也不是安家男儿。
哪怕你不救元阳郡主,太后也会想其他法子来商议结盟之事,你无需自责。”
凌青菀也能理解安檐。
别说是安檐,就是凌青菀自己,在街上看到有人要摔死,假如有能力又顺手的情况下,也会解救对方。
凌青菀曾经也被救过。
那次安平门叛乱,石庭不也救了他们全家吗?
当然,农夫与蛇的故事,也是时时发生的。救了人,反被咬一口,是既愤怒又无奈,却世人不会因噎废食,见死不救。
“我也觉得二哥无需自责,这事跟二哥无关。”凌青菀开口道,“王氏和杨宰相已经闹了起来。这种时候,唯有姨父可以与之三足鼎立。
哪怕姨父中立,他们也会担心姨父倾斜。只要姨父偏向一方,风头立转。这种时候,他们最怕姨父突然会偏袒,对姨父分外忌惮。
他们两方,都会想发展拉拢姨父。哪怕不能,也要毁了姨父和另一方结盟的可能。姨父两边不得罪,还不如两边都得罪,更稳妥。”
安肃微讶,看着凌青菀。
小景氏也有点吃惊。
这话何等大胆嚣张!
安肃素来稳重,谁也不想得罪。所以,他是宁愿两边不沾的,小景氏也是这么想。
而凌青菀觉得,还不如把两边都得罪了,这样他们才能更放心,也才算是置身事外。
王氏和杨宰相的战争,经过怀庆长公主这一役,已经变质了。接下来的争斗,自然是凌青菀更希望看到的。
太后和王家可能会在争斗中垮掉。
当然,这也不是一两年可以做到的。
凌青菀希望她姨父可以置身事外。

“哪怕没有我们的挑拨,新老贵族间迟早也要斗起来,这是必然。”凌青菀心想。
杨宰相代表的,是靠着科举发家的“寒门士子”,他们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政见卓越,辅佐朝政。
而王氏所代表的,是靠着家族声望和古老的名声,掌控军队。与朝廷结亲,享受尊荣。
魏晋时期也发生过类似的事。经过多年的征战,贵族子弟落寞,朝廷提拔寒门武将,加官鬻爵。而随着寒族武人地位越来越高,就引发了老贵族的越多不满,争斗不断。
如今,又恢复了那个时期的局面。
寒族崛起的新贵族和世族老贵族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唯有你死我活。
如今。科举制度兴起不长。但是完善到了寒门学子可以通过读书,从而封官拜相权倾朝野的地步,那些老贵胄如何受得了?
没有凌青菀和安檐等人的挑拨,杨宰相为首的学子派和以王氏为首的老贵胄派。迟早也要斗起来。
他们斗起来。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凌青菀和安檐、石庭充当的。仅仅是导火线。
“爹,我觉得我们应该两边都得罪。”安檐坚持凌青菀,“您两边都不得罪。虽然少些压力,但是官家怎么想?您是把压力推给了官家。”
安檐觉得,他父亲左右逢源,正想倚重安肃的官家,就心冷不安的。
官家可能会猜测,安肃到底会依靠谁。
假如安肃把王家和杨氏都得罪了,官家就知晓他在朝中孤立无依,会更加需要皇帝的支持。
皇帝这才彻底放心。
安肃脸色微紧。
小景氏也肃穆起来。
他们夫妻俩沉吟良久,都不再开口。
“檐儿,你送菀儿回家吧,免得你姨母担心。”半晌,安肃开口道,“菀儿,改日到到家里来玩。这些日子,处处小心,别叫人欺负你。”
“是。”凌青菀道。
她跟着安檐从小书房离开。
等儿子和外甥女一走,安肃就站了起来,不安在屋子里踱步。
“侯爷,孩子们的话,您还是别信。”小景氏心里不安,对丈夫道,“咱们走到今天不容易。那两个孩子,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们哪里知道朝廷的险恶?”
安肃不开口。
良久,他才摇摇头,对小景氏道:“我觉得檐儿和菀儿言之有理。当前,左右逢源已经不能置身事外了。
既然如此,还不如把他们全部得罪了。这些年,我靠着什么?朝廷文臣武将,皆有我的人,他们食禄多年,也该做些牺牲了。”
他决定听凌青菀和安檐的话,把两边都得罪。
这样,王氏和杨宰相可能会有点报复。报复之后,他们会更加放心。
同时,皇帝也会放心。
皇帝放心了,安肃以后的路会更长。现在看来,皇帝是有点无能为力。
天下军权,被卢、王两族瓜分了大半,皇帝忌惮王家,也忌惮卢家;朝中靠读书起家的文臣拉帮结派,掌控话语,很多事皇帝做不了主。
皇帝未必不希望看到王家和杨宰相斗得你死我活。
安肃这个当口,假如不表态,皇帝也要心冷了。
“契丹王族每年纳贡,多次求娶我朝公主和亲,缔结姻缘。官家没有女儿,皇亲国戚中,唯有元阳郡主国色天香,聪慧机敏,可以封为公主,足以担大任。”安肃站起来,慢慢说道。
小景氏愕然。
这也太狠了。
不过,那个元阳郡主的确不安分。留着她在京里,她只怕会搅黄安檐和凌青菀的姻缘。
想到这里,小景氏就狠了狠心。
“侯爷,我们接下来,又睡不好觉了。”小景氏叹气,“这次一动,不知几年后才能安稳下来。”
“朝堂就是这样。”安肃也叹气,“等孩子们都成器,我们告老还乡,过些清净日子。如今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啊。”
小景氏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已经黄昏了,暖色的夕阳斜斜照进来,在窗下投下斑驳荫影,庭院葱郁树木婆娑。
初夏将至,要一天天暖起来。
小景氏却下意识拢了拢袖子,有点凉。
她心里有点怅然,但是倒也不介意。嫁给权臣,享受富贵尊荣,自然也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侯爷,我今天才对菀儿刮目相看。”小景氏想到凌青菀,颇为欣慰。
她一直以为凌青菀只是温顺乖巧,不成想那孩子见识过人,又勇敢果断,一点也不输小景氏。
“是啊,菀儿有见识。”安肃笑道,“我总担心檐儿爬得太快,将来前途不稳。如今有菀儿这个贤内助,我就不用替檐儿担心了。”
***
求月票。姐妹们可能都注意到了,咱们女频和云起的月票榜已经合并了,我的书现在连首页露面的机会都没有啦。
所以,求姐妹们支持几张月票,让我的书能稍微靠前些,只能能出现在首页。差几张就可以啦。我这个月会很努力的,绝不辜负大家!(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