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风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98章风疹
已经到了五月底,天气炎热起来。入了夜,暑意褪去。碧穹没有月,繁星浓密,似晶莹的宝石,点缀了盛夏的喧嚣。
墙角虫吟切切,远处蛙声阵阵。
客舍窗口的灯,映照在庭院。庭院的疏影摇曳,芳草萋萋。店家在院中养了一大缸锦鲤,鱼儿跃起,掀起泠泠水声,更添了夏夜的热闹。
“真的没有蝗灾?”凌青菀和她弟弟,站在窗前说话,“那旱灾呢?”
“今年应该没有,五年后才有。当时旱了两个月,滴水未落,西北开始发蝗灾。蝗虫来势凶猛,太原府以西,全部受灾。”凌青桐非常肯定道,“朝廷怕突厥趁机入侵,调兵往西北驻防。
安二哥去了两年,他去住戍守的,但是派去治蝗的官员无能,安二哥取代之。他有治蝗良策,回来之后就封了殿前司副都指挥使。”
殿前司是禁军之一,副都指挥使是殿前司的高级将领。
那是安檐仕途平步青云的开端。
凌青桐记得特别清楚,那时候他年纪已经大了,知道很多事。至于建平十一年到底有没有蝗灾和旱灾,凌青桐的记忆是模糊的。
至少,这一年凌家没有受到波及,大哥顺利完婚。
“今年也许有点小灾,但是我真的不记得了。”凌青桐看着窗外,灯光映照下的树叶,也是恹恹的。
刚刚入夏。就这样旱。
“那就好”凌青菀道。
晋国公府的田地都在西边,假如发生灾荒,家里不至于会饿死,但是少不得要求助姨母、姑母。
节衣缩食的时候,二房和祖母不会体恤景氏,反而会趁机闹事。
凌青菀是心疼她母亲。
虽然凌青桐说他今年没有大的灾荒,但是他们一路回京,再也没有下过雨。
官道尘土飞扬。
休息的时候,安檐会看着干燥的地面,微微蹙眉。很忧心的样子。
他的侧颜。和平常一样的严肃,却多了几分威严。
“安郎,你很担心灾荒?”凌青菀问他。
像安檐这样的贵胄子弟,哪怕在军营里磨砺了几年。也是军官。高高在上。
安檐真的懂人世疾苦。凌青菀有点惊奇。
“担心。”安檐道,“谁不担心呢?一旦灾荒,多少人背井离乡?”
凌青菀沉默下来。
她也跟着担心起来。
安檐的情绪。变得格外严肃。
快要京城的时候,晚上停下来住店。
店家将他们的马车牵入后院之后,不停的打量凌青菀,眼神里有几分焦虑。
安檐立马含怒,问店家:“你瞧什么?”
店家认识安檐。安檐模样高大,能像他这么高的男人很少见,很容易识别。
他立马给安檐跪下:“大人,求大人救救我的孩子!”
凌青菀众人都不解,疑惑看着安檐,不知道安檐把店家的孩子怎么了;而安檐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你的孩子,为何要我去救?”安檐问道,“起来,把话说得清楚些!”
店家一时很激动,声泪俱下:“大人,就是上次这位姑娘问,小人的孩子是不是发风疹。已经发了,快十天了,孩子痒得不行,大夫们都治不了”
同行的丫鬟婆子们,都看了眼凌青菀。
凌青菀也终于想起来了。
上次他们也是住这家店,店家的两个儿子,跑进来问安檐的马夜里会不会变成龙飞走。
当时,有个孩子隐约要犯风邪,凌青菀瞧见了,提醒他要留心。
不成想,那孩子果然发作了。
安檐也看着凌青菀。
凌青菀痛快道:“掌柜的,你先起来吧,带着我去看看孩子。”
店家连连磕头,这才爬起来。
“我去瞧瞧,无妨吧?”凌青菀问安檐。
安檐点点头,道:“走吧。”他陪着凌青菀去看。
凌青菀心想:“最近碰到两起发痒的病。其实痒比痛难受,发痒十来天,也是遭罪。”
她脚步很快,跟着店家,去隔壁的后院厢房,看店家的孩子。
已经是夜幕。
厢房里点了灯,一个孩子躺在炕上,昏睡了过去。他身边坐着个妇人,颜色憔悴,眼睛哭得红肿起来,几乎看不见人。
“当家的?”她听到人进来,努力去看,还是看不清。而后,她又听到几个脚步声,有点惊讶。
“上次有位姑娘,说三郎可能会发风疹,让咱们留心些,我告诉过你的。”店家很激动,说话语气很快,“她回来了,三郎有救了”
那妇人啊的一声,连忙站起来,要给凌青菀磕头。
她迷蒙的眼睛里,终于看到了凌青菀的身影,噗通给凌青菀跪下,道:“贵人啊,您救救这孩子。咱们乡下地方,郎中不中用,我的孩子”

说着,就哭了起来。
凌青菀让她起身,又让店家挪灯过来,自己仔细看看这孩子。
孩子已经发病十天,形容十分惨烈。孩子的双眼浮肿,已经看不清人;他的面上、双臂片状红疹,似鱼鳞一样布满。
很痒,所以孩子挠了很多次,新痕添了旧痕。
这比景八娘那次厉害多了。
孩子饱受折磨,已经奄奄一息了。店家和他的女人,也是听大夫的话,觉得孩子无可救药,让准备后事,所以他女人眼睛都哭瞎了。
孩子的夭折是很常见的,大夫的话。店家夫妻知道不是哄骗他们。
“我先把脉。”凌青菀道。
安檐站在旁边,看着凌青菀。
凌青菀诊脉的时候,神情格外专注。她明亮的眼眸,璀璨生辉,透出睿智。
安檐心头微动。
他的目光,再也没从凌青菀脸上挪开。
凌青菀诊脉半晌,又看了看这孩子的舌苔。
“这孩子脉象细平,舌红苔薄白,双眼浮肿,面上发疹。这是风热郁肺。导致的风疹。”凌青菀诊脉完毕,对店家道。
店家哪里懂?
之前请了两位大夫,也说是风疹,开了些方子。结果一点用也没有。
所以。店家不知道凌青菀所说是否正确。
但是。凌青菀早在两个月前,就看得出这孩子即将风疹,很是厉害。故而店家信任她。
“他上次就有点犯风邪,不成想没有发作出来。这次又犯了风邪,两毒并发,才如此严重。
风邪上受,首先犯肺,而肺主皮毛,所以才肌肤红疹。我开个药方,你们连夜去抓药,吃上三四贴,先止住痒,以后慢慢调养即可。”凌青菀又道。
店家和他女人连连道是。
他们又要给凌青菀磕头。
凌青菀拦住了:“别行虚礼,给孩子看病要紧。你们先去拿了纸墨来,我开方子。”
店家道是,急急忙忙出去找了笔墨纸砚来。
凌青菀伏案疾书。
安檐仍在一旁看着她,但见她手腕纤细却有力,伏案时垂着螓首,露出一段修长嫩白的后项,肤如凝雪。
他觉得这样的凌青菀很好看,比平常更好看。
凌青菀说,她喜欢看安檐打球;那么,安檐而言,他也喜欢看凌青菀诊病。
打球时的安檐,所向无敌;治病时的凌青菀,缜密聪颖,医术能起死回生。
“辛凉平剂银翘散。”安檐看得凌青菀写了这个方名,她继续往下,写了,“金银花五钱、连翘五钱,薄荷五钱;生薏苡仁三钱、芦根五钱、竹叶四钱;蝉蜕一钱五分,牛蒡子四钱;白茅根、紫草、丹皮各两钱,煎汤服用。”
她的字,纤长锋锐,添了几分凛冽之气,比从前好看很多。这是她最近练字的成效。
方子开好之后,凌青菀交给店家。
“按方抓药,头两日服用一贴,而后一天一贴,服用十天,足以痊愈。”凌青菀对店家道。
店家之前请的两位大夫,都是镇子上的小郎中,只开了几味药。他陡然看到凌青菀开了满纸的药材,心里大喜:“果然不一样,这位大夫更厉害。”
他觉得药多,效果就越好。
他当即去抓药。
凌青菀的方子,主意是清热疏风、活血止痒、利湿解毒,足以对症。
半夜里,那孩子醒了,大哭起来,闹得整个客栈的人都休息不好。
六月的夜有几分燥热,客人们原本就心浮气躁,孩子一哭,更是烦躁了,不时有人骂。
凌青菀他们住在西跨院,也能听到吵闹声。
她睡不着,又想到很多卢珃和王七郎的事。当初记忆残破,只记得这两个人。
越想,心情越是糟糕。
她索性坐了起来。
念如和凌青菀同床,凌青菀也怕吵到她,就轻手轻脚起来喝水。她刚刚起来,倒了一杯茶慢慢喝着,就听到了隔壁门房吱呀一声开了。
有人从房间里走了出去。
凌青菀知道是安檐。
安檐有时候半夜会起来给他的马喂草。
凌青菀也睡不着,原本想去给安檐作伴的。但是,她心里的事太过于沉重,又想到了王七郎,心情更是糟糕。
故而,她没有动。
黑暗中,凌青菀也想到了石庭。
想到石庭那番话,说他去太原府祭拜的人;也想到了石庭冒险到悬崖下去祭拜王七郎。
这次回来,安檐换了另一条路走,故而他们没有路过王七郎葬身的悬崖。
凌青菀甚是遗憾。
而石庭呢?
“他和我一样,是死而复生的人吗?他就是黎华吗?”凌青菀怔愣想着。思及此处,心头大痛。
王七郎,名潜,字黎华。
***(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