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朝堂议政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都——大汉朝的政治中心,自从大汉立国以来这里就是国都。而且近百年来这里从未发生过战乱,就是几十年前安南王造反,叛军没到京都就被杀退,安南王自缢身亡,也就是从那时起,皇亲的权力大大的削弱,手中没有军权而且被禁锢在自己的封地,除非皇帝下旨否则不准入朝。
京都倚汴水建城,便于漕运。这汴水南与淮河、长江相连接,所以东南和西南的财赋百货都可经汴水运到京都,河北和西北则有陆路往来。所以来自江淮的粮米、沿海各地的水产、北方的草原上的牛羊以及从倭国来的扇子都在京都的市场上销售。至于酒楼食店、茶坊、妓馆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如今的京都商贾云集,全国的大商人大部分的总店都是设在这里,其他的也都在这有分号。另外三教九流、贩卖各种小吃的、各种的工匠都汇聚在这里。人口超过百万。当然在这里还有一个城中之城——皇城,建国初期太祖皇帝用了十万人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才修筑而成,规模宏大庄严肃穆。而当今的皇帝自从登基以来,对多处的地方进行了修缮,特别是最近的几年来皇帝信奉道教,不惜斥巨资在皇城里修建了几初道观,自己住了进去。自从他住进去的那一天开始,皇帝就很少上朝了,朝中的大小事宜都教给众大臣,他自己则乐得清闲,在朝天观中日夜的修行,盼望着自己能长生不老。
咚——咚——咚——
悠长的钟声从皇城的角楼上传到京都的每个地方,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声音,只有上了年纪的老者在安南王起兵谋反的时候听到过它。这座重三千斤的大钟是太祖皇帝即位时挂上的,听到这个声音京都的所有大臣必须在半个时辰内赶到皇城,否则立斩。虽然天还没亮,但分散在京都各处的高墙大院内立刻喧闹了起来,大汉朝的文武大臣随即穿上朝服,骑马的骑马,座轿的座轿向皇城的方向赶去,清静的街道不会儿的功夫就出现了一排排的红色灯笼。
众大臣要先赶到执事房然后在一起上朝,寅时刚过大臣们就到齐了,文官身着宽大的朝服,武将披挂整齐。在执事房中三五成群,凑在一起小声的议论。
“刘大人,您可知万岁今天召见咱们所谓何事吗?”
“哎呀,张大人,在下官小职微,这种大事我怎么能知道呢?”
“那李大人您呢?”
“老夫也是听到这钟声匆忙赶来,根本不知。”
有几个人已经用眼睛偷偷的看着在旁边的一个老者,这老者年纪已然不小了,可面色红润,自从到了这里一言不发,双眼微垂如同老僧入定般。可所有人都知道他一定知道今天皇帝为什么要这么紧急的召见群臣,但是慑于他的威势,官小的不敢问他,和他同级却又不愿问他。这个人就是大汉朝的当朝宰相秦彦,如果说皇帝有什么他不知道,全大汉朝的百姓也不会相信。
这时,一队太监来到执事房,领头的侯太监经常和众大臣见面,所以众人都认得他,这侯太监看众大臣都到齐了,那尖细的声音清了清嗓子,这才用他那如同公鸡被人捏住了嗓子,痛苦的让人难受的声音高声喊道:“皇上有旨,诸位到崇德殿恭候圣驾。”
大臣听说到崇德殿心里不禁疑惑,平日皇帝早朝一般都是到乾清殿,除非是有重大的事情才到崇德殿议事,就连前些日子辽兵南下,皇帝也是在乾清殿召见的他们,现在莫非是前方战事吃紧,皇帝要和他们在崇德殿商议?有的人不由得看那兵部尚书,可见他也是一脸的茫然,似乎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就在他们不知怎么回事的时候,宰相秦彦清咳了两声,众人这才醒过神来,纷纷整理朝服,文武分成两队,向崇德殿而去。

等众大臣们在崇德殿站好后,太监和宫女带路,皇帝终于赶到了。这位汉朝最高的统治者,如今已经四十多岁了,当他身为太子的时候,就能作诗吟赋,擅长丹青,甚得老皇帝的喜爱。可等他做了皇帝后,大臣们才知道这个皇帝除了对这些感兴趣外,对于国家大事却是根本置之不理。他登基十几年来没有什么建树。现在的他身子有些发胖,脸色苍白似乎一夜没有睡好。看他的脚步急促,显然是心里有事。看他座在龙椅上,众大臣行过君臣大礼后。皇帝立刻对大臣们道:“诸位爱卿,朕今日把你们叫到这崇德殿,实在是有一件大事要你们替朕分忧。”
众人不知到底有什么事让皇帝担忧,赶忙下跪就想谢罪,皇帝把手一挥:“都免了吧,喧钦天监刘洪!”旁边的太监尖声叫道:“万岁有旨,喧钦天监刘洪上朝觐见。”
大臣们更糊涂了,皇帝说的事难道和钦天监有关?正在他们暗自猜想的时候,刘洪上朝叩拜皇帝。皇帝等他站起身来,道:“刘洪,你把昨晚的事情对他们说说,也让他们明白明白。”
刘洪道了声尊旨,这才对大臣道:“诸位大人,昨晚子时时分,星空出现怪异的景象,一颗星星划过天际,后面拖着长长的光芒,如同。。。如同扫帚一样,向北方坠落。”
众大臣一下子心里如同打了闷雷,虽然刘洪说的有些含糊,可他的意思就是一颗扫帚星坠落。这扫帚星在大汉朝是极为禁忌的事情,因为当年的太祖皇帝就是因为有扫帚星坠落,天下大乱的时候打下了江山。如今再次看到扫帚星,莫非是大汉朝也要重蹈覆辙?怪不得皇帝如此着急的让他们前来商议,果真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等刘洪说完,皇帝又道:“诸位爱卿,朕昨晚做一恶梦,梦中天塌地陷,我却落在了草原上。这莫非是暗示我大汉朝将要大乱?朕该如何应对?”
众大臣听到皇帝话,纷纷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的问题。看他们都不说话,皇帝有些急了,只见自己的宰相站在那里,手捻须髯面带微笑,于是对他急道:“秦爱卿,你说朕这个梦究竟是吉是凶?”
秦彦仍然是不紧不慢的道:“恭喜万岁,这乃是天降祥瑞呀!”
“哦,天降祥瑞,老爱卿此话何解。”
“万岁,凡这扫帚星出现必然天下大乱,可刘洪看见的是扫帚星向北方而落,北方乃是大辽,这说明大辽不久就要大乱。而且万岁梦中到了草原,这只的是我大汉的疆土已经到了草原。万岁要开疆列土,这乃是我大汉的一代明君。”
满朝的文武听了心里不是滋味,虽然明知这老家伙是信嘴的胡诌,可也不得不佩服他,自己怎么就想不出这套说辞呢?
果然,皇帝听了他的话龙颜大悦,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对其他人道:“这位爱卿认为秦爱卿所说是真是假?”
其他人自然又是一通的吹嘘,什么皇上乃是中兴之君,能作为您的臣子是我们的福分,什么秦大人是大汉铸石等等。
皇帝听了哈哈大笑:“既然这样,我们就在京都等候边关的捷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