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红丸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辕轩仿佛明白了:“人每天都需要吃饭和睡觉的,如此一来,我们将永远在这里日复一日地干活,才能抵消掉饭钱和住宿钱?”
小二依然笑容可掬地说:“是,是,是,没错,不过呢,也不用太担心,说不定明天就有人过来吃东西或者投宿,你们的工作就轻松多了。但是如果运气不好,一直没有人进来,你们就只好慢慢干吧。”
陆辕轩道:“你们这里用什么货币?”
小二笑眯眯地说:“普通是银子,最好是金子。”
排骨插话道:“金子我们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只是没带来。”
小二正色道:“这位客官真会开玩笑,这句话讲跟没讲一样。”
陆辕轩道:“那六个小矮人呢?他们也吃了东西,也投了宿,难道他们给了银子?”
小二摆出一幅受了很大冤屈的表情说:“我刚要向他们讲条件,你们就闯了进来,顾客是上帝嘛,没办法,我只好先出来招呼你们了,没想到却让他们溜了。要知道,人是被你们吓跑的,说起来你们也有责任。不过没关系,他们这么一跑,刚好罪加一等。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能在明珠郡境内成功逃避责任的人。”
陆辕轩不禁笑了:“人家早就跑远了。”
小二不紧不慢地说:“过几天,你就可以看到他们的下场了,到时你就知道我们两个为什么不跟着去追,反而在这里帮你们煮好面条,等你们回来吃了。”
陆辕轩道:“天下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
小二纠正道:“不对,不是午餐,是晚餐。”
排骨大怒,咆哮起来:“你这是黑店!专门坑………。”
话没说完,忽然灯光一暗,一条人影“嗖”地一声掠进来,排骨只觉得眼前一花,整个人就像腾云驾雾般凌空飞起,全身已经浮在半空中,吓得他脸都白了,剩下最后那个“人”字硬生生吞进肚子里。
按理说,像大汉那种身材,动作缓慢是理所当然的,而他却刚好相反,动作快得匪夷所思,这一点着实令人咋舌,可能是他的暴发力是高人一等吧,此人是个人才啊。
大汉这一出手,前后不超过一秒钟。只一眨眼工夫,陆辕轩看到排骨高高瘦瘦的身躯已经被那条大汉高高举到了头顶。
对这一切,小二仿佛没看见似的,依然笑容可掬地说:“大家别伤了和气,其实二位客官有所不知,在我们明珠郡境内,吃了东西想赖帐的人只有一个下场。”
“饿死!”陆辕轩接口道。
小二不禁翘起大拇指,连连赞叹道:“哎唷,这位客官真是太聪明了,一点就通,佩服佩服。”
陆辕轩不理他,继续说道:“我们有要事在身,不能在这里工作,我知道一定还有一个不需要我们留下来工作的条件,你们讲吧。”
小二哈哈大笑,对那个大汉说:“水牛,你听到没有,人才啊,这就是人才了,你就放了那位客官吧,我们的事有着落了。”
陆辕轩想:他们究竟要我干什么呢?杀人?应该不会吧,他们身手那么好。可是不管怎样,我们不能困在这里,弗洛勒斯还下落不明,一定要想办法离开这个客栈。你们的事有着落了,可我们的事还没着落呢。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却不能说出来,因为目前的处境不允许他讲多余的话。
排骨被放了下来,脸白得像纸,身子抖得像憋屎,一幅失魂落魄的样子,就像刚从鬼门关捡了一条命回来。
“有什么条件你们说吧。”陆辕轩镇定地说。
“你知道我家几代人为什么选择在这家龙门客栈做事吗?”小二问。
“不知道。”
“因为我的曾祖父就是从外面进来的。”
“那又怎样?想出去?你的先人有未完成的心愿?这个心愿一定要到外面去完成?”
小二哈哈大笑,又对大汉说:“水牛,你听到没有,人才啊,这就是人才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水牛,还不快点去弄几道拿手好菜过来,我要好好跟这位客官谈谈。”
“好咧!”水牛高兴地应了一声,马上进入后面的厨房。
小二坐了下来,问陆辕轩:“客官可知红丸案?”
陆辕轩惊奇地问:“你所说的可是明朝泰昌帝驾崩的那件事?”
小二道:“正是。”
陆辕轩道:“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朱常洛即泰昌帝。八月初一日,泰昌帝在登极大典上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泰昌帝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令朝野感动。

本来以为新君继位,会有一番作为,不想登极大典后仅十天,也就是八月初十日,泰昌帝就一病不起。第二天的万寿节,也取消了庆典。八月十四日,泰昌帝病重,召内官崔文升治病。服用崔文升开的药后,就开始腹泻,一昼夜泻好多次。
八月二十九日,泰昌帝召见内阁大臣,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首辅方从哲等回话:‘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妙药,臣等未敢轻信。’泰昌帝命身边太监速召李可灼进宫。李可灼诊视完毕,泰昌帝命快快进药。诸臣再三嘱咐李可灼慎重用药,泰昌帝则不断催促赶快和药。到日午,李可灼进一粒红丸。泰昌帝先饮汤,气直喘。待药入,即不喘。于是称赞李可灼为‘忠臣’。大臣们都心怀不安,等候在宫门外。一位太监高兴地出来传话:皇上服了红丸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申时,(下午3~5时),李可灼又进一丸。次日(九月初一)卯刻,泰昌帝驾崩。
泰昌帝是八月初一继位,九月初一就驾崩了,这当然是大事情,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此案明显是由于光宗长期忧心操劳国事和东林党人胡乱议论干预治疗并耽误病情的结果。可东林偏偏说是服红丸而死;说是惑于女宠,是郑贵妃有意加害;说是用药差误。他们为了政治目的,间接害死皇帝在先,现在又抹黑先帝,真是罪行滔天。有的大臣因李可灼进红丸功,议‘赏钱’;有的大臣以‘李可灼罪不容诛’,议‘罚俸一年’;有的大臣以‘可灼非医官,且非知药知脉者’议上,将其遣戍;直到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上《三朝要典》,遂免可灼遣戍……”
小二道:“说得不错,你可知红丸如何配制?”
陆辕轩笑道:“小二哥真会开玩笑,我怎么会知道。”
小二得意洋洋道:“告诉你吧,所谓的红丸是‘红铅金丹’,又称‘三元丹’,取处女初潮之经血,谓之‘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浆,再加上红铅、秋石(人尿)、人乳、辰砂(湖南辰州出产的朱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
陆辕轩大奇:“小二哥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
小二不回答,继续说道:“当时泰昌帝面唇紫赤,满面升火,食粥烦躁。此满腹火结,宜清不宜助明。红铅乃妇人经水,阴中之阳,纯火之精,而以投于虚火燥热之疹,当然会加速他的死亡!”
“小二哥,你是……”
“当年,李可灼有两位助手,一位叫杨德盛,另一位叫刘卸风,两人情同手足,都知道‘红铅金丹’对皇上龙体是致命打击。因为当时李可灼跟他们讲过皇上的病症,他们不明白李可灼既然知道此药有可能会致皇上于死地,为什么还呈上药丸。后来两人一商议,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阴谋,如果被牵扯进去,恐怕会株连九族。于是两人趁李可灼呈上药丸之时,逃了出来。由于事先准备充足,他们日夜兼程,从京城赶到偏僻的南方地区隐居起来。不久,皇上发布通辑令,他们两人怕被人认出,于是铤而走险,冒死进入河马洞。后来两人在河马洞里失散了,刘卸风不知去向,杨德盛鬼使神差般来到了这里。”
说到刘卸风,陆辕轩猛然想起背包里的那本《卸风手札》,心想:他说的刘卸风一定是《卸风手札》的作者,我且听他继续讲下去再说。于是不动声色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位杨德盛杨大人跟你有很大的渊源。”
“没错,他正是我们杨家在明珠郡的第一个人。”
“那么你是……”
“在下名叫杨春来。”
听到这个名字,旁边的排骨偷着乐了:还好是杨春来,不是阳春来,否则倒有一句佳对:白雪去,阳春来,桃花点点满枝开。
陆辕轩道:“原来如此,难怪你知道得这么清楚。”
正说着,水牛端着酒菜上来了。
陆辕轩和排骨已经有几个月闻不到如此香喷喷的酒菜了。虽然刚刚吃完面条,可还是无法抵挡眼前的美味佳肴。于是边吃边听小二侃侃而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