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礼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徒篪洗三后,赵重熙率军奔赴辰州。
在太上皇和韩禹等人的鼎力支持下,凤凰儿以辅政皇后的身份顺利步入朝堂。
知道太上皇身中剧毒的人不多,但尚不满五十岁的他突然禅位与皇长孙,还是引起了不少人,尤其是曾在元后麾下效命的朝臣的猜测。
然而,他们暗中观察了太上皇许久,发现他只是比从前清减了不少,白发和皱纹也增添了一些,和他们暗中听闻的病入膏肓似乎相去甚远。
加之经太上皇之手批阅的奏折,条理清晰字迹流畅,和从前一般无二,让他们更加无法断定他的真实情形。
还有一点似乎更能说明问题。
太上皇最近几个月独宠韩太后,十日中倒有八日歇在永安宫。
大家都是过来人,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男人如果真的不行了,绝不会主动把这个事实暴露在自己的女人面前。
因此,对于司徒皇后辅政一事,虽然有不少朝臣颇有微词,但她是太上皇一手扶持上位的,又有谁敢在这个时候提出不同意见。
然而事实上,太上皇的情形却并不乐观。
他的右手已经彻底没有了知觉,左手连空了的茶盏都端不稳。
双脚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每次最多能走百尺便再也无法坚持。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他不再是大宋皇帝,即便是长达十日缺席早朝,也不会像从前那般引起太大的恐慌。
对于如今的大宋而言,最重要的便是与燕国之间的人战争。
但战场距离京城还很远,且两国之间暂时还没有进行大的战役,因此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还不算太大。
其次是因为册封皇后而开的恩科。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这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
封后开恩科却只是偶尔为之,有历史记载的也没有几次。
而大宋这一次因为封后而开恩科,却是凤凰儿和韩禹等人仔细商量之后,一起向太上皇建议的。
凤凰儿辅政后,便开始着手开恩科的事宜。
慕悦儿的祖父慕老尚书致仕后,户部尚书一职便有了空缺。
明眼人都十分清楚,这个位置是留给韩雁声的,只不过碍于他还太年轻,资历也嫌不够,太上皇那时只能让那极为抢手的位置如此这般地空着。
如今同燕国开战,户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没有尚书总领大局,整个户部很容易生乱,必将影响粮草军械等物资的筹备。
于是赵重熙登基后,力排众议让韩雁声做了户部尚书。
韩雁声能力卓绝,很快就坐稳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户部的问题解决了,粮草军械等物资也按时按量送到了前方将士们手中。
凤凰儿满意之余又有些头痛。
大宋为何只有一个韩雁声?!
户部少不得他,吏部也正好缺一个他这样的能人。
这一日散朝后,韩家父子以及几位重臣随凤凰儿道御书房议事。
议题恰是关于开恩科和大宋七品及以下低等级官员集中考核的计划。
开恩科没有太多可以商议的,无非是关于出题范围。

主要还是商议关于低等级官员入京集中考核的计划。
这个计划是凤凰儿和韩禹仔细斟酌之后才提出的。
大宋向燕国宣战后,虽然暂时还没有进行大的战役,但经过几个月的步步蚕食,宋军还是占领了两国交界处的十几座小城池。
宋军攻打燕国的目的是要统一中原,而不是像契丹人那般烧杀抢掠一番立刻就撤兵。
因此,每攻下一座城池,就意味着大宋的版图中多了一块土地,大宋又多了一座城池的百姓。
继续用燕国的官员不是不可以,毕竟百姓们人心浮动,需要阅历丰富且同他们熟悉的官员出面维持稳定。
但为了今后行事方便,每一座城池每一个衙门的最高长官都该是大宋的官员。
可这么一来,大宋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州任职、品级相对偏低的官员,数量上就有些不够了。
吏部临时培养出来的官员倒是有一批,可他们缺乏在外州任职的经验,去了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触发更大的矛盾。
所以凤凰儿才大胆对韩禹说了自己的计划。
把大宋各州府七品及以下、年龄四十岁以下的官员召入京城进行考核。
符合条件的便直接去往宋燕边境,随时准备接手宋军攻下的城池。
其实凤凰儿也不想这么着急,可两国边境不断有战报送回京城。
燕军人心涣散,宋军勇猛如虎。
后续的动作跟不上,将士们的战果随时可能成空。
一个时辰后,两个议题基本商议妥当。
重臣们纷纷告辞,凤凰儿将韩禹留下同她一起批阅奏折。
※※※※
活了五十多年,左楚钰的脑子从未如此混乱过。
不久前发生的一切,梦中的遭遇,让她分不清那些是真,那些是假。
正迷惑间,屋外传来了一道清越的男声。
“老夫人,慕容离亭求见。”
左楚钰暗暗叹了口气。
慕容皇室纵有千般不是,皇室子弟们的教养却是深入骨髓,言行让人很难挑出错处。
自己如今不过是阶下囚,慕容离亭却还能这般礼数周到。
哪怕知晓他是装的,心里竟也熨帖得很。
要知道他们之间还有无法化解的血海深仇,不是么?
她自嘲一笑,用沙哑的声音道:“进来吧。”
她的年纪本就可以做慕容离亭的祖母,如今又落到这般境地,再去讲究什么男女大防就太过矫情了。
慕容离亭的想法和左楚钰也差不太多。
即便是他的嫡亲祖母外祖母,老夫人们的内室都不是他轻易踏足的地方。
不过,假如这个老夫人是纵横宋燕两国朝堂的宋国元后左楚钰,再去提那些顾忌就显得多余了。
慕容离亭示意下人们全都退下,自己缓步走进了内室。
左楚钰虽然醒了,但行动依旧不便,只能偏过头看向朝她走来的俊美男子。
慕容离亭冲她抱了抱拳,淡笑道:“从前是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原来您便是宋国左皇后。”
左楚钰也露出一丝淡笑:“摄政王有话请直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