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考试结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考试结束
最后几门的考试接二连三地到来了。雨寒按部就班的一门门的准备着,依旧那个时间起床,依旧那个时间去西十二教学楼占位子,考试前夕的位子紧张程度远比食堂,这是一种传统,也算是学风的表现吧。
还剩下最后一门了,而这一天馥雪已经全部考完了,正准备着后天回家呢。雨寒做着最后的准备,也打算考完试第二天下午就回家了。
考试前一个晚上,正如雨寒料想的一样,馥雪发来了短信,只是这次要比以往早了些时间,大概是馥雪知道雨寒要考试的缘故吧,或者馥雪已经考完试,现在比较清闲吧。总之两人来回聊了些时间,雨寒就睡觉去了。也许是明天最后一门考试,也许是馥雪的短信,雨寒似乎没有睡觉的,可是还是强迫自己休息了,要是休息不好,考试期间睡觉也是可能发生的,在初中和高中都有这样的经历呢。
早上八点半,西十二教学楼n109室最后一门考试按时开考。全场29个人,包括监考老师,似乎都比较兴奋,大概是最后一门的缘故了吧。出门在外半年了,好多学生直接提着行李箱来考试了,打算考完就走了。
考试时间似乎过的异常的慢,也许是心理原因吧。雨寒早早的做完了,检查了好几遍了,可还有一大段时间才考完。雨寒拿起卷子交给了监考老师,径直走出了教室,向着食堂的方向迈进。等到馥雪吃完往回赶的时候,这才发现了大批队伍向着食堂寝室涌去,也正因为这样,雨寒暗暗觉得一丝庆幸,庆幸自己早交了卷子,免得那么多人挤来挤去,都要失去平衡感了。
下午,馥雪还是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喜欢的图书馆,穿过人多的很的老馆,进入新馆阅览室突然变得冷清起来,已经很有放假的气氛了。
尽量保持着冷静,雨寒还是照常拿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喜欢余秋雨文章的深邃,那种对文化的担忧,足以引起每个人的重视。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件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中国的长城就不是如此,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长城,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阿房宫烧了,滕王阁坍了,黄鹤楼则是新近重修。成都的都江堰所以能长久保留,是因为它始终发挥着水利功能。因此,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是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翻开书页,看着那一行行沉重的文字,心里不禁升起了一份责任。
晚上和馥雪一起来到学校外边的超市买了些回家路上的用品。还着重买了些武汉的特产——鸭脖子,还有一些小点心,至于热干面这样的食物,那就不方便带了。毕竟是第一次在外边读书,所以尽管不用带很多,还要象征性的代些才好。馥雪则明显显得对此冷漠些了,到了大二以后,对这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不过还是很热心的帮着雨寒挑选了不少特产。晚上两人在一家火锅店里简单的吃了些,也算是暖和一下,毕竟在外边还是有些冷的。简短的聊了几句,时间已经不早了。从西门回到学校,雨寒将馥雪送上校车之后,才提着买的东西回寝室。明天下午三点半馥雪的列车,而雨寒则是四点多。两人约好明天中午一起乘公交车到汉口站。回到寝室,收拾好东西,就早些休息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