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平倭初战(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读…啦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倭寇们不知道大炎朝将士口中反复吟唱的是什么,这歌声如同咒语一般,伴着它的节奏,大炎朝水师慢慢的向倭寇压来。鬼头大刀剁下、举起、举起、剁下。血肉横飞。
“他们的刀法很简单,只有格、洗、击、刺等招式,但很有实效”被俘的今川弘义在若干年后这样写到。他告诫自己的家族,永远不要再起抢掠中原人这个主意。此时,他刚奉家主的命令,登海盗船没多久,也正因为手上没染多少血,他后来得以被赎回,成为见证这次鱼台岛海战活着的东倭国武士之一。
低沉的战歌声中,第一次,东倭国武士知道了什么是中原人的勇敢。武士们灵活的步伐把太刀的锋利发挥到了极致,纵跳,横辟,一个个大炎朝水手躲避不及,倒在血泊之中,但他的位置很快就被后面的人补上,鬼头大刀锋刃向外,一步不退地向前逼进。得了手的东倭国武士没能得到再次举刀的机会,几把大刀同时把他剁成了碎片。
没有怒吼、没有倭寇那样歇斯底里地嚎叫,整个大炎军中,只有那低低的吟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伴着钢刀砍入骨头的声音,让人胆寒
不足五斤重的太刀明显不是近三十斤的鬼头大刀的对手,大炎朝水师挥刀砍下,靠在前边的鬼子的脑袋和手中的太刀同时断落。后边的倭寇见势不妙,不敢硬碰,仗着灵活的身法不断跳越,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上留给他们跳越的地方越来越小,不断有倭寇在大炎军的刀下变成碎肉。
“武田,该死地武田”毛利义春大声地喊道,该死地武田为什么不支援,“放箭啊,放箭!”他大声的提醒,如飞蝗般的利箭呼啸而来,把他面前的几个倭寇钉到了甲板上。毛利义春惊讶地回头望向自己的船,迎面看到了武田纯一瞪大的眼睛,那双眼睛已经没有了生机,不知什么时候,武田纯一和他的手下已经被大炎军的弓箭手射成了刺猬。尖底船上,邵雨飞手挽长弓,带着一帮弟兄收拾完了海盗的弓箭手,现在转过头来,把箭头对准了残余的倭寇。
“啊”,有倭寇受不了大炎军的压抑,丢下同伴,转身回逃。有人开了先例,立刻有人跟随,乱纷纷的倭寇争先恐后的跳向了自己的贼船。
“耻辱,武士的耻辱”毛利义春挥刀把逃在自己身边的几个部下砍倒,但哪里阻得住溃势,兵败如山倒。坚持了不到打着一个火折子地功夫,他也转过身骂咧咧地跟在乱军中向自己的船上跳去。不能再等落在后边的同伴,上了船的倭寇不顾头上的箭雨,拣了浆拼命划了起来,船动了一下,又停住了,钩在尖底船上的缆绳把它死死地拽住。先前唯恐缆绳钩得不多的倭寇,此刻诅咒着自己的同伴,挥刀砍起缆绳来,耳畔,不时传来没来得及跳下尖底船的同伴临终时的哀嚎。一股股酸臊的气味钻入了足利的鼻子,有手下被吓尿了裤子。

“你们还配做足利家的武士吗”?毛利义春大声呵斥,冒着头上的弓箭,指挥着手下一边砍缆绳,一边和跳上船的大炎军对砍,这艘船相对比位置比较靠后,跳上大炎军只有五、六个人,足利还能控制住局势,但是,尖底船上的弓箭手把围攻大炎军的倭寇一个个点名,在利箭的威慑下,倭寇也不敢冲得太快。终于,缆绳砍尽了,倭船缓缓移动。只要拉开距离,就拣回了性命,足利有把握让尖底船追不上自己。回头看看其他船只,只有两条开始移动,剩下的,包括伊豆丸在内都已经落到大炎朝水师手里,手持钢刀的大炎朝水师不和这些杀人魔鬼客气,投降得慢的,都被砍到了水里。
“我要报仇”,毛利义春恨恨地想,指挥手下的倭寇向船上落单的大炎朝士兵发动反击。喊了几遍,手下的弟兄如泥塑一般,绝望的望着船尾。顺着手下的目光,足利发现不知何时,一艘艘怪怪的船已经从尖底船上放入水中,是湖面上用的车船,毛利义春在那一瞬间明白,自己逃不掉了。
车船是湖面上用来短途运输的理想工具,船身狭长,因不抗大浪,兼带不了粮食而从未出现在海战当中。单如果只论速度一项,没有船可以和车船抗衡,靠脚踏推动轮浆而行的车船,速度比比赛的龙舟还快。
那是一条在水面上飞掠的利箭,足利闭上了眼睛。“呯”,车船头部的金属撞角深深地刺入了逃跑的倭船尾部,两船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呼”,一个白脸大汉从空中跃下来,刀光一闪,把一个目瞪口呆的倭寇砍成了两片,他的同伴眼睁睁地看见,分开的肋骨里边,鲜血带着气泡飞向半空,阳光下,分外鲜艳。来不及同情,来不及后悔,车船上的大炎朝水师飞将军从天而降,落到毛利义春的船上。方名谦安装在车船上弹跳板此刻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凭借这个跳板,提着沉重钢刀的士兵一个一个变得身轻如燕。
“妈妈”,死到临头,今川弘义扔下了手中的太刀,大叫着抱住了脑袋。一个大炎军士兵走到他的跟前,轻蔑地踢了他一脚,显然对放下武器的人不敢兴趣,转身加入了自己的队伍。今川弘义从手指逢里露出了眼睛,看见了同伴的血如雨般在空中飞溅。投降的倭寇并不多,手上沾满大炎朝百姓鲜血的倭寇在做垂死挣扎,他们不敢投降,投降之后,他们不知道受害者的家属会不会把自己剥皮,他们欠下的血债太多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战歌再度在倭船上响起,慷慨激昂,大炎朝水师将士手握钢刀,向残余的倭寇逼近。倭寇如果不投降,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一个,死。当他们窥探大炎朝财富的第一天,已经注定了他们的命运。
景孝十二年夏,方子廉率水师与倭寇相遇与鱼台岛,是役,子廉歼倭寇四百,得船十,献俘三十有六。救落难女子二十二,以倭船财物辎重七万余两献给太子。大炎朝水师战死百二,中原男儿,血染东海。呜呼,沧海有魂,澎湃颂之,英灵不远,永卫鱼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