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明教由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五行旗众人散去后,韦云飞则留下来,将明教的教义宗旨、教中历代相传的规矩、明教在各地分坛的势力、教中首要人物才能性格以及此番踏入中原要做的几项大事说与他知晓。
龙骏默然记下,心想:“本教要抵抗蒙古大军倒是颇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气概,至于与少林派争锋却不易办到,少林被誉为武林泰山北斗,千百年来无人动撼,上次与神僧苦鉴禅师交手,对方毫不费力便将他的攻势尽数化解,天下武学少林正宗,果然名不虚传!”
韦云飞诚挚道:“听圣姑说,教主已为上任石教主报了仇,除掉了西毒欧阳锋,本就应出任教主之位,教众曾在东归之时立下重誓,谁能杀死欧阳锋替石教主报仇,谁便是第三十二代教主,属下曾领五行旗去过白驼山庄,可惜欧阳锋十多年来从未回去过,白驼山庄早已湮成废墟,幸而天网恢恢,终被教主所除,也算一种业报。”
龙骏疑问道:“明教虽是源起西域,但传入中原后已同化,为中原世人所接受,何以与整个武林结下这么多梁子?听清儿曾道大宋朝廷也曾派兵围剿过本教,这由是何故?”
韦云飞叹道:“据古籍载,古波斯人摩尼教,传入中原吸收佛道两教的部分教义,在民间传布后,便如一种宗教组织,虽在唐会昌三年禁断,但仍在江、浙、闽一带秘密流传,北宋年间流寇四起,官逼民反,北有鲁地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南有方腊领导明教自立为王,雄占一方。
“北宋朝廷政局动荡,后来太蔚高裘老贼献计招安,收揽了梁山一军归附朝廷,用来对付明教义军,钰蚌相争、渔翁得利,朝廷坐山观虎斗收拾残局,方腊义军被扑灭,部分教众被迫无奈退到昆仑深山中,建立了总坛从此深居西域,而梁山好汉却也元气大伤,一百单八将死的死,伤的伤,回京城复命时头领不足三十几人,后来被朝廷密昭除去宋江,双方义军就此失败告终,但昏君毕竟是昏君,金贼趁机入侵大宋,靖康之变俘虏了徽宗,丢掉了半壁江山,唯剩当世南宋苟延残喘了。”
龙骏心下凛然:“原来方腊竟也是历代明教的教主,没想到差点将本教连根拔起的对手却是梁山泊的好汉。”叹道:“倘若梁山英雄不接受招安,岂不可以与明教共同对付金贼,也不致于山河沦陷了。”
韦云飞恨道:“谁说不是来着,明教高手如云,五旗军势如破竹,宋军望尘莫及,但对付梁山的好汉时,唉,可惜……可惜……方教主武功盖世,但当时双拳难敌四手,玉麒麟卢俊义、霹雳火秦明、黑旋风李逵、浪子燕青哪一位不是江湖一流的高手,最狠的莫过行者武松,此人被方教主砍去手臂,殊料他断臂后威力更猛,竟单臂擒住方腊,若是两股义军共同抗金,也不至于成了亡国之奴。”
龙骏哪想到其中这么繁杂的始末由来,疑问道:“本教中人既是行侠仗义,替天行道何以与整个武林为敌,被江湖门派所鄙夷仇视,其中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韦云飞又叹道:“回禀教主,此事说来话长,自从本教创教后,各地起义往往借本教之名组织宣传民众共襄义举,与中原武林虽有争执,但也算和睦。直到教主之位传与第二十代萧远山,他虽是辽人,幼年机缘巧合之下拜得教中一位法王为师,习得一身上乘武功,为人又仗义,后来接任了本教的教主之位,教中西域人、波斯人、天竺人许多族种,由辽人当教主,兄弟们也不足为奇。
“几年后萧教主携着夫人和刚满月的男婴从辽国探完亲,打算去中原游玩一番,由于当时宋辽开战,他不愿声张节外生枝,故此随行的光明使者以及护教法王等二十几位高手尽数齐装打扮,殊料经过雁门关的时候被许多中原好手伏击,双方激斗各有死伤,萧教主因爱妻中剑身亡魔性大发,不分敌我乱杀一通,后闻婴儿啼哭声方渐清醒,念着手足情深和亡妻之痛,毅然跳崖殉情。
“那婴儿被带头大哥收养少室山下的农家院,取名乔峰,长大后得丐帮与少林两派高手传授武艺,兼且天赋极高,成为江湖上顶尖的高手,又做了丐帮帮主,事后因奸人相逼,被迫辞去帮主一职,少林寺力战齐名的慕容复、丁春秋老怪、铁丑游坦之三大高手,被后世武林中人传为佳话。
“殊料萧教主跳崖未果,潜伏少林三十年偷学武功典籍,暗中报复江湖各大门派,扯出了姑苏慕容博、少林玄慈三人恩怨纠葛,最终被少林无名僧点化放下屠刀,皈依佛门,但明教与中原武林的梁子却愈结愈深,江湖血雨腥风几十年,朝廷趁乱派黄裳带兵围剿本教,那黄裳武功奇高,单枪匹马打败了几位护教法王和散人,内功消耗过多后,不敌古教主乾坤大挪移神功和光明使者齐上,受伤逃出光明顶,本教那此名气受损又伤了许多首脑人物,有些兄弟一时恼怒,夜中偷偷去杀了黄裳全家老少。

“黄裳不敢现身江湖,躲了起来竟翻阅五万四千八十一卷《万寿道经》,苦思四十余年,终于想出能破解各门各派武功之法,普天之下再无他的敌手,他自信以一人之功,可敌过明教数十位高手齐上,但四十多年过去,明教元气大伤早隐退西域销声匿迹,黄裳寻仇无路,顿悟世事归隐山林撰写《九阴真经》流传于世,后来中原高手因夺此经文互相残杀,甚么国仇家恨抛掷不顾,华山论剑之时,入流的高手廖若晨星,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拜服全真教王重阳之下,《九阴真经》自然落到了全真教手中,其实王重阳功力功力虽高未必就是天下第一,与当时少林一位无尘神僧相比便有不及,只是适逢其运而已。”
龙骏听过后心里总算有个谱,来龙去脉有所了解,免得日后动手都不知缘故,难怪当日苦鉴神僧见清儿武学路子便称她魔教妖女,固执要擒她回少林面壁思过化去戾气,只是正邪本就难分,自己出手制止也是为保红颜,殊对殊错无从论断。
待韦云飞退去后,龙骏寻得偏僻之处打坐练气,五心朝天,静心绝虑,引丹田之气沿督脉上行,任脉下归丹田,将《九阴真经》上所载的内功运转一遍,只觉自身功力不知不觉中突飞猛进,内功与日俱增,即便再遇上登峰造极的高手,也不外如是。
天色将晚,黄蓉龙骏等人聚在房内,商议如何行事,才能瞒过机灵诡异、工于心计的凌思月,有了明教参入,黄药师龙骏等人亦感实力倍增,救出群雄绝非难事,明教光明左使阳敬轩、两法王‘怒狮狂啸’铁宗寒,‘大漠孤鹰’苍雪羽以及三散人独臂道长、断刀戚飞、醉酒佛莫闲和尚都被困在紫竹山庄,但有五行旗助阵和轻功绝世的‘飞天青蝠’韦云飞来去无影,定能成事!
这两日间龙骏与黄药师、老顽童分别拆招,遇到武不解高深之处,便向二人请教,周伯通精熟近乎完整的《九阴真经》,龙骏正好许多地方不明其中奥妙,一一向他印证讨教,黄药师从未见过真经上功夫,此时经龙、周二人的解说,也记下许多精妙之处。
九阴真经上卷经文中,所载都是道家修炼内家的心法以及拳经剑理,下卷为招数对敌时的实用法门,但分多重修炼不是一朝便能消化,此时他把上下卷融汇在一起再反复推敲,不像平日自己一人苦思费神。
龙骏经由两位宗师级高手逐难释译,许多日前不明之理,顿时豁然明了,不住赞叹道:“原来这样般,妙极妙极,果然心至力随,意到气动,九阴真经,名不虚传!”
黄蓉当年被裘千仞的铁砂掌打成重伤,幸亏被郭靖背负寻到一灯大师为其疗伤,当时一灯大师苦费心力,以第一品境界的一阳指力,驱解她的内伤,重续体内的闭死经脉,郭靖二人曾取出经文给一灯大师过目,随后梵文被南帝译成汉文,世上只有三人得知梵文内容。
黄蓉曾欲将经文说与其父知晓,只是黄药师自与郭靖成婚,便离开桃花岛,浪迹天涯,过着闲云夜鹤的悠闲日子,故此一直未有机会见到《九阴真经》上的武功,黄蓉深知凌思月的属下个个深不可测,便将经文最后一篇的梵文解释给龙骏黄药师三人。
只是黄药师与周伯通已是花甲之年,本身武功均已登峰造极、神乎其技,再练《九阴真经》上的上乘武功虽有精进,但已经达到自身武学的极限,进步幅度并不太多,好比一只水桶盛水一般,容器已满多则外溢,难以盛装。
相反龙骏年纪轻轻,身怀几项上乘武功,虽初窥武学门径不久,便能与顶尖高手并驾齐驱,潜力无限,被经文中精奥的秘要相辅相成,进步神速,修为更进一层,倘若昔日胜敌,只是四方实力,六分的运气,那如今便转为毫无花俏的功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