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商业智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认为应该结合比尔•盖茨与李嘉诚的路子----集中几乎全部的人力投入到主营产业,集中一半的财力投入到主营产业,留一半的财力做其他方面投入,容易变现且不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当主营业务出现危机时,可以通过这一块在现金流量方面给予支撑支持。”
--------史玉柱
这段话,让慕容风惊喜的发现,正是自己近期不断思考事业该如何继续发展的一个最好解答!
慕容风在最初答应了王小芬的邀请,参加《创业中国》电视选拔活动,担任评委之时,绝不会想到这一决定将会对他的人生和事业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
且不说他从无数创业者身上感受到的那种**和梦想,也不说这个节目的播出给他个人的名气带来的巨大提升。
最大的收获,是在节目中,在赛场内。
当慕容风坐在嘉宾评委席上,听着作为主评委的三位中国商界最具影响力的领袖级企业家对36强选手进行提问和点评。他仿佛感觉自己不是评委团中的一员,而是如同站在PK台上的那些选手一样,被主评委们的每一个犀利、直指要害的问题所震撼,继而警醒,为什么我之前没有想到这一点?
每一个问题后面,都深藏着这几位主评委们凝练多年的商业智慧。
在被他们风趣的话语打动之余,每一个在场的人都顺着他们的思路,清晰看到了那些被点评的选手项目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地隐形,但却非常重要的问题,仿佛这些问题就一直清晰的摆在那里,只是你之前没有看见而已。
这是一种经历过创业和守业中无数次的困难、磨砺、失败和总结之后,才凝练出的眼光和智慧。
慕容风不禁想感谢这个节目。竟然他们在这样的场合,慷慨的通过点评的方式,将这一宝贵的思路和智慧分享给每一个创业选手,和在场的其他人。
“赚钱模式越来越多说明你没有模式、最优秀地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
“做战略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一定要记住重点突破,所有的资源在一点突破,才有可能赢。”
“小企业有大的胸怀,大企业要讲小的细节的东西。”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不是策划出来地,而是踏踏实实地产品、服务和体系做出来的。”
“人在成功的时候是学不到东西的,成功时候做的报告你别听全是假地。只有失败总结教训才是深刻的,才是真地。”
“如果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与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千万不要进入红海市场,否则你会必输无疑!”
“所谓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
这一句句经典的语录,在不断的激起热烈的掌声之余。让参赛的36强选手们都深深受益。
慕容风领悟的更多。因为他不光是个投资人,同时也是个创业者,企业的老板。
很多商业道理慕容风在往日的工作中也有所感悟,但并没有像这些优秀企业家那样深刻地总结并形成理论。
而且,他们对商业运营中细节地把握能力更是妙到巅峰。
这些年来。靠着充足的资金和选择对了合适地人选,慕容风旗下的各公司基本上发展都非常顺利。虽然会有些小问题,但都不是根本性的,能决定企业生死的大问题。
要资金有资金,要人才有人才,慕容风的事业顺风顺水的一路走来。
所以,他并没有这几个身经无数坎坷的企业家们对创业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有那么多切身的体味和看穿迷雾直指问题本质的能力。
虽然慕容风作为评委,也能很快的看到某个项目或者某个人的优缺点,可对于具体运营中很多细节的问题,他却没有那么敏锐的判断力。
举个例子,当点评某个连锁项目中。如果是慕容风问。最多会问到目前连锁店竞争优势在那里,销售额。销售比例,预期发展目标,融资后如何花钱等等。
可作为主评委的企业家问,却会细致到如何去寻找到目标消费群?如何去控制那些加盟店和管理店长、企业的管理手册和营销手册,团队内骨干的持股比例等。
慕容风坐在一旁,细细的琢磨主评委们提出每一个问题背后的思路,甚至他们提每一个问题的顺序,都似乎有种妙不可言的商业逻辑在里面,在帮助创业者理顺公司每一步发展中将要面临到的问题和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点。
慕容风再结合自己在长江EMBA中学习到的商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结合自己旗下几个公司中的实际情况,时刻都有种豁然开朗的顿悟感觉。
这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
这时,顺利晋级36强的郝良,作为32号选手最后登场。
慕容风看到他,不觉展开一丝微笑,这个选手从他第一次面试开始,就感觉他是个很优秀的创业者,有着创业的**,也能够踏踏实实的稳健做事。
如今他果然也一路走到了3强,希望他能够走的更远!
“郝良,33岁,来自北京,本科学历,曾在新浪、搜狐等著名互联网公司担任互联网产品经理职务,作为团队主要成员之一,开发过博客、播客等新应用产品,2007年辞职创业,创办了一家互联网服务公司,现任该公司总经理。他的创业目标,是打造中国最好最大的本地搜索和消费服务门户网站。”
现场大屏幕播放了一段郝良的个人简历介绍VCR。郝良在现场的掌声渐渐停息后,精神昂扬的站在话筒前说道:“都市生活免不了各种生活消费,从餐饮到购物、娱乐,可满街都是数不清的餐馆和商场,哪个餐馆地环境更好?服务更好?菜做的更好吃?哪个商场正在打折?有什么优惠?这些都是非常困扰老百姓,让他们难以选择的问题。我创业的目标就是提供解决这一市场需求的产品,让人们每天在选择去哪里吃饭,去哪里购物时,轻松自如。^^ ^^谢谢!”
王小芬作为主持人,笑道:“下面有请评委提问。”

三位主评委。第一个就是软银赛富的创始合伙人阎立群,慕容风的同行,国内风投界深具影响力的前辈人物。
他颇感兴趣的问道:“你这个项目立意不错,不过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家类似的网站,比如什么打折网啊、城市生活指南等等,你和他们比,竞争优势在哪里?”
郝良很认真地回答:“我们的团队!很多类似的网站在商户的信息数量上也许和我们差不多,但却没有我们更新信息的速度快。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团队每天都非常辛勤的在工作。跑市场、联系客户、市场调研、用户反馈,我们很有战斗力,执行力强,我们的团队更用心。”
阎立群满意地点点头:“好,你觉得你地项目如果想加速发展。需要多少钱?”
郝良道:“我觉得1000万奖金足够了,这可以使我们更快的扩充市场团队。同时精细化我们的产品内容。”
阎立群笑了:“哦,你就是奔着冠军去的!呵呵,好,我没有问题了。”
马云笑呵呵的拿起桌上郝良地简历和项目介绍,问道:“你做的这个事情和我地雅虎口碑网很相似,你准备如何和我们进行竞争?”
现场顿时爆发出一片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郝良恭谨的回答:“我们的目标市场更集中,做的也更深,更专业。我想目前这一块市场还没有哪家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我们应该是在共同培育这个市场消费习惯,我们和口碑网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当然。我认为在某个领域我们更有优势!”
马云哈哈一笑:“那我如果提出收购你的公司,你愿意卖吗?”哄笑声起。
郝良摇头笑道:“创业是我的梦想。我更愿意将这个项目努力运营成一家伟大的公司,而不是变卖套取现金。”
马云笑着点头:“好,有做事业地梦想和**是好地,我没有问题了。”
史玉柱问道:“你说你以前失败过?能讲讲怎么失败的吗,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教训?”
郝良回答:“刚开始辞职创业地时候,对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都并不清楚,摸着石头过河,先是与两个同事合作,股份时按照大家拿出的钱来分,每人33%,我因为原来做过管理担任公司的CEO。
后来发现在创业中遇到很多的困难,我的搭档便希望改变经营方向,争执到最后,导致了公司的解散。后来我重新成立公司,就决定个人100%的股份。我的教训就是,在初创企业,必须有灵魂人物,无论是从股份上还是决策上,因为面临的困难很多,如果其他的股东退缩,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阻碍和隐患。”
史玉柱点头道:“你的这个说法我是同意的,能从失败中获取经验很重要。还有一个问题,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吗?”
“做过,我们与很多商家合作,做了上万份的调研问卷,确信我们的产品是用户需要的。”
“好,你们现在的用户有多少?”
“我们的网站现在已经上线的餐厅和商场已经超过1万家,注册用户20万,网站的日流量在1000万左右。”
“收入呢?”
“目前靠商户广告收入,月收入在20万元人民币左右。”
史玉柱点点头,“好,我没有问题了。”他通过一连串的问题,看出郝良对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都很清晰,是个认真做事的人。
慕容风在一旁听着,频频点头,这个郝良他一直很看好,此刻他的回答和表现都不错,应该能得到三位主评委的认可。
果然,在之后的点评中,虽然主评委们对郝良的项目还是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建议,最后还是给予了他直接晋级12强的资格。
“32号选手,你做事很踏实,也曾经失败过,这是一笔财富,一定要多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这个项目,听起来市场很大,产品和服务做的也不错,虽然从运营上看还是营销方式单一了些,但具备可增长的潜力。
给你提两个建议啊,一是在产品的细节上下功夫,细节决定公司的命运。都是同样的信息,更新快是一方面,还有没有其他的用户需求?譬如说餐厅,不同的用户点评中有没有相同的东西,特质的东西?这些总结出来,这个产品信息就具有独特性。另一方面,团队方面,我想你这种项目,跑市场的团队一定是大头,如何管理、激励?这一块是你必须认真考虑的。”
史玉柱的最终点评让郝良心悦诚服的点头,这也是营销大师级人物对他的指点。
慕容风作为嘉宾评委中的一员,也会在最后的环节内对每一个当场比赛的选手做一个点评,他对郝良只有一句话:
“郝良,我很看好你这个人,如果你来找我融资,我会投给你!”
全场选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慕容风虽然没有主评委们那种久经沧海后的睿智,但他的年轻、成功创业经历和投资人的背景,都让他深得选手们的尊敬和爱戴,此刻听到他这样的话语,都很受鼓舞。
比赛之后,王小芬和栏目组做东,请评委们晚宴。
慕容风与众多国内最优秀的企业家坐在一起,谈话之中,他们不经意间话语里那种深沉似海的商业智慧和理念,让他受益匪浅。
而慕容风言谈中谦逊的态度,学习的作风,也让这几个初次与他接触的商界大佬们对他平添了几分好感。
晚宴之后,慕容风坐在车里深有感触。原以为自己这些年来也经过了很多事,商业的眼光、素养也算提升了很多。但今天在这些称得上教父、大师级的企业家身上,他却深深的感受到了那种如崇山峻岳般的企业家气魄和胸怀,他们从人生中、创业中、苦难中凝练出的商业智慧,令人仰望,崇敬。
慕容风发现自己前面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这让他惭愧,却也振奋!
懂得差距才知道该学习什么,向什么方向努力,相信终有一天,他也能修炼到这个境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