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我们的故事(我与织颖与羽华)(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路上太阳有始至终的透过玻璃窗照在我们身旁,丝毫没有要下雨的迹象。再说了,我对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家伙也没有多少好感,虽然他刚才还对着美年达向我解释方羽华忽然不高兴的原因。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有些奇怪,似乎我接近方羽华的世界比钱织颖要多得多,几乎一路上都是我们两个在交谈,在说旅行计划时更是如此。恐怕这不仅仅是因为陌生的原因,其中必定还有更为深层的我如今无法看见也无法了解到的东西存在。
“可别冷落了她啊。”下车后羽华悄悄到我身边来说,“我真觉得你们很合适,特别是钱织颖生气时候的样子,让我羡慕极了。”
“羡慕?生气也好羡慕的吗?”
“只有刚开始恋爱的人……或者说正处在热恋中的人才会这样生气地,所以我羡慕啊。”
“这又是心理学?”我微微一笑,回头望了望正在买水的公主,看着她的背影我顿时感到被一种名叫“幸福”的力量所击中。
“不是心理学,只是羡慕而已。”方羽华说。
“好吧,那就让你羡慕吧。”我说,“哦,对了,还有……刚才……嗯……刚才……”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用不着道歉。”方羽华掂起脚尖又说,“世界上有十分之九的人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精神病人的,可他们完全和我们一样……是完全一样。”
我说我相信是的,还说自己没有其他任何意思。
织颖拿着两瓶汽水一蹦一跳的来到我身边,自己打开一瓶后另一瓶给了方羽华。这让我一时颜面尽失,真恨不得跳下铁道,就像安娜卡捷琳娜那样,卧轨自杀。
我们坐上直达景区的旅游巴士时天空中显露出一丝阴霾,伴随着这阵阴霾一同出现的还有林贞胜的笑容。他似乎对于我也是学钢琴的这点来了兴趣。于是我们就钢琴的话题聊了会儿,但我并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诸多理论知识。或许我过去是明白的,可如今却忘得一干二净。他问我以后的打算,我说自己能在酒吧内弹琴给别人听已经很满足了,林贞胜转而说自己的梦想,我似听非听的望着他渐渐笑开的脸,并没表现出太多兴趣。
白云山景区的入口位于海拔一千多米处,在盛夏时这里可谓是避暑胜地,然而在冬天,除了下雪的时候会有些游客外其余时间几乎无人问津。巴士司机点着烟和搭便车的山林养护人员大谈政府的养老金计划。
听累了我便将头枕在玻璃上,提心吊胆的望着巴士紧贴山路的边缘转过数个一百八十度的极限弯,真担心稍不留神,这次美好的旅程即会成为我们的死亡之旅。
在上山的时间内公主好几次偷偷往我,可当我想抓住她的眼睛时她却又立马避开了,仿佛是想说什么而欲言又止。实在受不了了我就抓起她的手放在膝盖上,感觉她好像一只温顺的哺乳动物般静静的一声不响。

“哎,林贞胜,看这里看这里。”方羽华忽然回过头来朝我喊道,“这个好像很有意思。”
我一面拉着织颖的手一面拿过景区线路推荐的小册子来看道:
“这里有一片名叫邂逅的迷宫,不管你信不信在这里你会轻而易举的找到你心爱的人。不管你们曾分离多久,曾有怎样的争吵,只要你们真的是天生的一对就一定会在这座迷宫中相遇。所以,带上你爱的人一起走入这座迷宫吧。还犹豫什么,旅程或许艰难,但越艰难就越能印证你们的爱……”
“什么啊这个。”照着册子上读完后我问道,“什么意思?我没明白。”
“你和麻雀一样傻。”织颖替我解释道,“说白了就是走迷宫,在出口遇上自己想遇的人。”
“恩,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方羽华说,“看图上好像还满大的,好大一个迷宫。”
“虽然是迷宫,可打上了爱的幌子,对城里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开发商还真聪明。”
“而且从地图上来看,离我们打算住的地方也不远,不如就先去那里。”
我看一眼公主,想问她的意思。不过她脸上那隐隐的期待已告诉了我答案。同时我也盼望在这座被称为“邂逅之地”的迷宫中找到她。或许在我们相遇的那一刻我会有勇气向她表白也未可知。
到达目的地后司机与那几个森林养护人员一同下了车,走入售票处对面的一家饭馆中。而身处海拔一千多米的感觉决不好受,风大的几乎是要将人吞没,天依然阴沉着,使我们四人又不得不并肩而行,也使我将织颖的手放入自己的上衣袋中。
不过好在缆车是全封闭式的,乘坐这缆车能直达我们的居住地。也在此刻我感受到了白云山的广大与古老。望着脚下掉光了树叶的大片枯林,我们仿佛正回到上古时代,即便是四季常青的松柏植物也被这层古老的气息所笼罩。偶尔传来的鸟儿的凄凉叫声像是在担忧世界末日的到来,如果不是时常震动的缆车在提醒我还活在当下的话,我恐怕会想象接下去将有巨大彗星撞击地球。
“很凄凉的感觉,就像那首歌唱得一样。”织颖像是在自言自语,“无论此刻陪在你身边的人是谁,下一秒他就将变为一粒尘埃,随风飘去。没有人是你能真正信任的,即便那是永恒不变的誓言。”
方与华听完鼓起掌来,“唱得很好,很应景哦。”
“看样子不出所料,整个景区没什么人。”林贞胜也发表意见,“不过这样也好,没有别人来烦。”
“赞成!”方羽华高举右手。
虽然外面的景色让人感觉悲凉,不过我们在狭小车厢内的谈话还是让人倍感温馨的。渐渐熟悉了的我们已不见了刚开始的拘束,人是最能适应环境的动物,我始终相信这点。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