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876年的人和事 (第十一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开铁马山庄后,无忧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让少平等人先各自回家,他自己则快马加鞭的向锦州乔家药铺奔去。昨天晚上与方洞庭等人分手时,双方约定如果没有紧急事情的话,只需每隔5天大家见一次面互通一下消息,如果有紧急事情的话则直接到乔广义的药铺碰面。
时近傍晚,乔家药铺里的人不是很多,只有2,3个伙计站在高大的柜台后整理如山高的药柜。
“乔大夫!乔大夫!”无忧还没等马停稳就从马背上飞身而下,边喊着边跑进了药铺。
药铺的伙计们明显被吓了一跳,其中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很快反应了过来,转头向里屋喊了一句:“小姐,有急诊找乔大夫。”
话音刚落,从里屋走出一女子,正是昨天一棍扫十人的乔小小,不过今天她倒是一袭白色女装打扮,身材较小可人,手中还拿着根研磨药材的石杵,上边斑斑点点全是药末,看到站在大堂上的李无忧后,略微红润的秀丽面容上两道淡淡的弯眉一绉。
“怎么是你?有什么事情吗?”她现在也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父亲口中常提起的李家三公子李无忧――曾经的重症病人现今的密签持有者。
李无忧也很快认出眼前这个举止恬静,处处透着优雅的女孩就是昨天在街头大发神威的小伙计。
“呃,你好,我叫李无忧。我来找乔广义大夫。”李无忧有些尴尬的把自己此行目的说了出来。
“噢,那你跟我到里屋等等吧。我父亲出门给人看病了。估计还有一会才能回来。老段,给李公子上茶。”
里屋的布局也比较简单,两旁是书架和椅子,正中间摆着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各式药材,正面的墙上则挂着一副人物像,画像前是香案,案上点着一个香炉,一缕淡淡的青烟从香炉里飘了出来,空气中洋溢着一股药香味,李无忧一进这屋就被这种药香所吸引,一种轻柔放松的感觉在自己体内渐渐散开。
“这是什么药香味啊?让人感觉很舒服。”无忧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后问道。
“这是我配制的定神香,主要是安定人的情绪,有利于诊断病情。”乔小小这时坐到一张大桌子旁,边进行未完的工作――继续用石杵研磨药钵的药材,边有一搭无一搭的跟无忧聊天。
无忧也坐不住,喝完茶后便来到两旁的书架前,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书,可惜书虽不少,但全是医书。
“乔小姐的医术一定特别高明吧。”无忧也坐到桌子旁,手中边把玩着药材边问道。
“还没有出师。”乔小小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
“乔小姐知道青蒿吗?”无忧依旧厚着脸皮问道。
“青蒿?”无忧的问题让乔小小有些意外,她没有想到自己印象中的纨绔子弟居然会问一种药材。
“知道,南方的一种草药,可以入药。对治疗打摆子病有特效,不过北方的药铺倒很少卖这种药。”
“那这个草药是如何入药的呢?”无忧继续问道。
“目前主要是和其他草药一起熬汤服用。”
“熬汤?这恐怕不行吧?”无忧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其中说明青蒿素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因此中医一直没有很好的利用青蒿素,直到1970年,国家要研究抗疟疾的药物,进行全面的普查,才找到青蒿素正确的提炼和使用方法。看来治疗外公军队的江南郎中们用的是其他的方法。
“不行?公子凭什么说不行呢?这可是我们杏林几千年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医术,难道就凭公子的一句不行就给否定了吗?”乔小小见无忧居然敢怀疑自己信若圣明的医术,脸色和语气都急转直下。
“小姐误会了,我是说除了熬汤外,还有没有其他入药的方法?”无忧可不敢得罪乔小小,得罪男人最多挨顿打,得罪了女人可要被记一辈子的。
“其他方法?”无忧的问题把乔小小给难住了,她皱着眉头想了想,起身来到书架前开始翻找起来。过了一会,她拿出两本书翻看起来。
“找到了,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记录的40多个治疗疟疾的办法,其中第2个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还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数十个方,少量提及青蒿的使用方法——新鲜的或阴干研成粉。只是不知这些到底管不管用?”乔小小皱着眉头说道。
绞汁和研磨成粉?无忧心中一动,这加工方法可够简单的,根本没有技术含量,也不需投入太多的资金,只需要考虑人工费和原料运输费就可以了,只是不知这药效到底如何了?
正在这时,外堂的伙计又喊了一声:“小姐,方公子和苏公子来了。”
只见乔小小脸上一喜,放下书本,看也不看李无忧,快步跑了出去。
不就是见情郎吗?至于这么兴奋吗?被甩在一堆草药前的李无忧抒发着被冷落后的腹诽。
很快,外堂就传来乔小小叽叽喳喳的说话声,这跟刚才留给李无忧的大家闺秀形象相去也太远了。李无忧有些郁闷的摆弄着一根不知名植物的根茎,期待着乔广义早点回来。
这时,二个年轻人快步走了进来,他们身旁则跟着乔小小,这两人都是近二十的年龄,一人书生打扮,一人捕快打扮,书生打扮的个子要高些,手中拿着一纸折扇,脸上露着亲切的微笑,一双虎目闪烁着炯炯有神目光,一看就是一身的功夫,但整个给人的感觉却是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好个文武双全的浊世佳公子,无忧心中不由暗自赞叹了一下,而站在这位书生旁边的捕快打扮的年轻人却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一件大号的捕快号衣松松跨跨披在身上,腰间挂着一柄腰刀,头顶的官帽也像个锅盖似的倒扣在脑袋上将整个脸都遮挡在帽檐下,让无忧也看不清这位仁兄真面容,到是他一根长长的白色辫子让无忧感到有些突兀,原来少白头编成辫子后看起来会这么搞笑。而乔小小则蹦蹦跳跳的跟在书生身旁,拉着书生的手有说有笑,看来这位乔姑娘的心上人应该是这位浊世佳公子了。
无忧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身来,刚要挥手打招呼。没有对方却先开了口:“在下方岳见过公子。”
“我叫李无忧,叫我无忧就行了,我们以前见过面吗?”无忧不知道两人为何对自己如此恭敬。
“家父是方洞庭,昨天家父已经把公子的事情说给我听了。”方岳解释道,他是方洞庭的独子,目前还在白马书院读书准备参加今秋的乡试。在方岳介绍完自己后,见苏平城站在那一声不吭,他知道苏平城最近因为当捕快的事正跟其父苏靖远闹别扭,对什么事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便拉着苏平城的手向李无忧介绍道:“这位是我三师叔苏靖远的独子,现在苏师叔手下当差。”
“方大哥,苏大哥你们别被这家伙给骗了,这家伙就是个绣花枕头,纨绔子弟。”乔小小见方苏二人对李无忧很是敬重感到很不解。
“嘿嘿,还是乔姑娘一语中的。幸会,幸会,方兄苏兄一看就一表人才,千万不要叫我什么公子,如果看得起我就叫我无忧即可。”无忧开着玩笑说道,拉着方岳和苏平城坐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他一看方岳和苏平城就感觉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亲切。
四人围坐在一堆药材旁聊了起来,说是聊天实际上也只有方岳和李无忧在兴致勃勃的海北天南的胡侃,苏平城则像一只迷路的懒猫,一言不发的坐在那看着满桌的药材,乔小小则继续捣弄她的药材。
又过了一会,乔神医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背着药箱回来了。
可能由于太疲倦的缘故,进门后看到李无忧、方岳和苏平城也没有太多的意外,只是随意打了打招呼。
“父亲,你怎么了?是不是太累了?要不先歇歇?”乔小小看出父亲有些不对劲。
“唉,今天我在西门陆家看完病人后,出门遇见了大批灾民,都是从关内来的,大部分是河南、山东的,听说关内已经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了。”乔广义边将药箱交给女儿边说道。
“这事官府难道不管吗?”李无忧问道。
“城里不让进,只是在西门外建了几个粥棚,近2000多人啊,拖家带口的,几个粥棚怎么够呢,现在是夏天还好些,但到冬天怎么办?估计得死一大批人啊。”乔广义喝口茶叹道。
“乔师叔,你老也不用着急了。到时让官府出面在锦州富户中募捐些钱粮,这冬天也差不多能捱过去了。”方岳安慰道。
2000多人?李无忧脑子一亮,一个主意从心中浮现了出来。
“乔神医,我倒有一个主意可保这2000多人安稳无忧。”李无忧的话让所有人都是一愣,就算是苏平城也从发呆状态中醒了过来。
“噢,公子有什么好主意?快说说。”乔广义也来精神了。
“我想在锦州开办个药厂,专门生产治疗打摆子病的药物,这种药物在海外需求量很大。我想我可以把这2000多人都招入我的厂子里做工。只是我现在还有点药物方面的疑问需要向先生好好咨询一下。”李无忧看着乔广义说道。
乔广义听了李无忧关于青蒿的介绍后,也陷入了沉思之中,这种使用青蒿治疗打摆子病的方法他也心中没有底,但为了那2000多灾民,乔广义同意试试药方,最后跟无忧商量好,由无忧负责资金、场地、人员、原材料和销路,而由乔神医负责药物配方的研发、实验。
等到无忧回到家后,一个建厂计划已经在无忧脑海中成形。他立刻找到父亲李子由,跟他商量想要1万两银子作为先期投入。父亲被他的要求吓了一跳,然后立刻就拒绝了,并且警告他,这么小的孩子应该以学业为重不要整天瞎想。李无忧也急了,开始撒泼耍混,搞的一家人鸡犬不宁,最后无奈下母亲从自己的私房钱中拿出1万两银子给李无忧,气得父亲不停的责怪母亲,李无忧则对父亲宣称1年内就可以回本并大赚特赚。
“如果你这个药厂能在一年内赚回这1万两银子,那从此天下就不要有商人,只要找些毛头小孩当掌柜的就行了。”父亲李子由如此给李无忧的计划定性。

“如果我这个药厂能在一年内赚不回这1万两银子,那从此我就老老实实的在家里读圣贤书,不再过问商场上的事。”李无忧也放出狠话了。
全家人看着这对父子也是无可奈何,只好把这当成了李无忧一次任性胡闹的行为,希望他睡一次觉后就会全忘了。
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李无忧第二天一早不仅没有忘记这回事,还立刻来到李家在锦州城西近20里处的一处庄园,宣布药厂的厂址就选在这个庄园,同时将药厂起名为锦华药厂,将这个庄园命名为锦华庄园。
在选好药厂厂址后,他开始让人将锦州城西的2000多灾民都招了过来,从中挑选了几百名身强力壮的到药厂工作,其他人则都安排在药厂附近居住,其中近100多少年人还组织起来请了先生来教书认字。同时通过李家的商业渠道到南方收购了大批青蒿。
不过最让李无忧感到兴奋的是,他通过在营口的德国洋行进口了一批试管烧杯等化学试验器材和几个简易的车床,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在自己的锦华药厂里建立一个化学试验室和一个工业车间,虽然他在另外一个时代是飞行员,但对于基本的化学和工业制造还是比较了解的。
经过近1个月的忙碌,1876年7月6日,无忧的药厂正式运营,当第一批装在小玻璃瓶的青蒿素提取液出现无忧、乔广义等人面前时,所有人都被自己的辛勤劳动的果实所倾倒,最后由空凡大师手书‘灭疟灵’三字定为这种青蒿素提取液的名称。
在派人去检验药效的同时,无忧才发现自己匆匆忙忙的把工厂建立起来却忘记了一个最为重要的事情--即如何销售药品。按着无忧的设想,这些药品是要卖给西方各国的,但如何卖给西方各国呢?无忧有些拿不定主意。
“无忧,你怎么愁眉苦脸的,对了,晚上的课你还上吗?”李少安在药厂门口看到想着心事的李无忧,连忙上前打声招呼。李无忧为了药厂日后的发展壮大,特意开了一个夜校短期补习班,补习对象主要是自己的几个兄弟还有经过挑选出来的近30多个聪明伶俐的伙计,而作为工厂的药品质量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乔小小也时常拉上方岳和苏平城来听课。方岳和苏平城刚开始还抱着看笑话的心情来听课,慢慢就变得主动来听比谁都积极。
在补习班上李无忧主要是向他们讲述一些基本的化学、数学、物理、经济、语文知识,以李无忧的飞行员出身,对这些基础教育当然不在话下,间或李无忧也会跟众人讨论一下历史,李无忧常常说些后世的观点让众人大开眼界。
“上,当然要上,对了今天该上什么了?”李无忧有些恍然。
“昨天是基础化学,今天是基础经济。”看来李少安对李无忧的课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嗯,那好,晚饭后我们见。”
锦华药厂的夜校补习班设在大会议室里,当无忧带着自己的教案出现会议室里时。30多个学生早已坐好,他们经过无忧近1个多月的近代知识教育早已对无忧佩服的五体投地。
“大家好!”
“老师好!”30多人齐声道,让多少有些思想走神的无忧也是一震。
“今天我们研究一下究竟什么是经济。”无忧将自己的教案丢到桌子上,用石灰笔在黑板上写下了2个大字‘经济’。
“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譬如我生产了一瓶灭疟灵,成本为10文钱,然后我以1两银子的价格把这个卖出去。这个行为就是最简单的一个经济行为。各位同学对于这个过程有什么看法?李少安,你先回答。”
“我觉得这个过程太爽了,可以暴富,但问题是会有人这么傻花这么钱买这么便宜的东西吗?”李少安的回答引来大家一阵哄笑。
“我倒觉得这个过程太不道德了,有违道义,跟强取豪夺有什么分别?我认为应该把价钱定在20文。”说话的是李少平,他向来是一个比较朴实的人,一向对这种充满铜臭的商业行为不屑一顾。
“我倒觉得没有什么不妥,相反我认为如何可能的话,我们应该以2两甚至更多的价格买出去。毕竟我们的目的是把东西买出去获得最大利润。”发言的人叫郭洛飞,是无忧从灾民中提拔出来的伙计,主要负责工厂的日常管理,今年才19岁,但看问题常常有自己的看法。
“恩,我也觉的洛飞兄说的对。而且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的东西是否能买出去。而是我们的东西是不是市场所需要的?如果我们的东西是市场上所急需的,又是我们所独有的,那么我们可以把价格定到用户所能承受的极限。”又一个年轻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叫许百川,从小就对商业感兴趣,也是从河南逃难来的灾民,他家以前在河南就是开个小商铺的,对于这种市场买卖行为许百川理解的更为深刻。
“但是我们是卖的药品,这种药品也许会救很多人。如果我们把价格定的那么高,那么会有很多穷人看不起病死去的。难道仅仅因为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不顾大量穷人吗?”乔小小情绪有些激动的说道,她从小就是医生,耳濡目染的全是医者父母心的思想。
乔小小的话语很快就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共鸣,纷纷对郭洛飞和许百川两人的意见表示不满。
李无忧则含笑让大家安静,他看着郭洛飞和许百川问道:“你们两还坚持你们的看法吗?”
郭洛飞和许百川相互看了看,然后坚定的点点头,说道:“我们也是穷困出身,我们也希望穷人都能看病吃药,但如果作为商人我们看法不会改变。”郭洛飞的回答让其他人都是一阵嘘声表示不满。
“李石头、周至林、雷儒明你们三个人为什么一直没有表态?也说说自己的看法。”李无忧直接点名了,周至林和雷儒明也是无忧从灾民中选拔出来的聪慧少年,跟郭洛飞和许百川一起被别人合称为四大灾民之星,简称为‘四大灾星’。
但他俩跟李石头一样,平时只对机械和科技十分感兴趣,对于经济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在争论开始后一直没有表态而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我觉得他们说得都挺有道理的,不知道无忧你怎么看?”李石头把皮球又踢了回去。
“我的态度基本上是站在郭洛飞和许百川一边,对于乔小小的问题,我认为应该用另外的解决方式。譬如政府可以从中抽税然后帮助穷人治病吃药。”李无忧款款而谈。李无忧的论点让所有人都感觉很奇怪。
李石头毫不犹豫的发问道:“无忧,从古到今朝廷就是向百姓抽税而从来不会帮助老百姓的。你的这个解决方式根本不可行。”
倒是王平没有说什么,而是皱着眉,思考着无忧的话。
郭洛飞也说道:“是啊,让朝廷拿钱帮助穷人,这简直就是与虎谋皮,不太可能。”他跟家人一起逃荒逃难,也算是见过世面,在他看来朝廷就只会欺压百姓哪会给百姓办事。
李无忧道:“时代在前进,百姓也在觉醒。等到一定的时机,如果朝廷不打算帮助百姓,那么百姓就会自己帮助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时代大潮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百姓自己帮助自己。"无忧的话重重的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这句话有着太多的含义了,每个人都有些惶恐的看着李无忧,但目光中还夹杂着些许兴奋。
无忧很满意这种效果,他知道他已经在每个人的心中种下了一粒小小的种子,至于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就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好了,有些跑题了。我们还是谈论经济。刚才讨论了一下药品的买卖。这实际上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药品的价格。那药品的价格究竟怎么定或是由谁定才是真正的合理呢?各位有什么看法?”
“如果这种药品只有我们能生产,当然是由自己来定了,如果这个药品有很多人都能生产则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了。”郭洛飞说道。
李无忧对郭洛飞点点头,说道:“洛飞的看法基本上正确。但是除了这两种可能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朝廷强制定价。譬如盐业就是朝廷强制定价的。”
“但是这种强制定价有很大的漏洞和不妥之处啊。现在就是因为朝廷把持整个盐业,所以才会有贩卖私盐这种非法行为。”许百川道。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种情况,如果有一天朝廷强大到控制所有行业的生产、销售、运输。所有百姓都被朝廷有计划的指派工作进行劳动,而朝廷统一负责这些劳动产品的分配。”李无忧把一些最朴素的计划经济观点说了出来。
“这?”郭洛飞和许百川立刻就愣了,陷入了沉思。
李石头和史云林则高声叫好道:“无忧,这个主意不错。这样即能保证每个人都有饭吃,又能保证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但是这样又如何能保证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呢?如果负责分配这些劳动产品的人有私心呢?”许百川立刻反驳道。
“好,百川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从经济角度讲,统一而计划的进行经济开发可以以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将社会财富最大化。但是从政治角度讲,需要一个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来将这些社会财富合理的分配运用。这很难,这也是这种经济模式最大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李无忧的心中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个时代风起云涌的**运动,感到一阵的遗憾,那么美好的人类梦想却落得个那样支离破碎的结局,他一直相信**理论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具体的执行者完全扭曲了**。
“好,说完药品的价格问题后,我们今天的课就算结束了。今天的课后作业是大家回去好好想想如何才能公正合理的决定商品的价格。”李无忧觉得今天自己的所讲的东西足以把这些家伙的头脑搞的混乱不堪,还是提前下课比较好。
为了灭疟灵的销路李无忧觉得应该和父亲好好谈谈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