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厉兵秣马(第五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无疾一行人慢慢的沿着官路向锦州行进的时候,在与此相隔三百多里开外的渤海海面上,一艘巨大的货轮正以10节的速度向北航行,从高空中向下望去,就会发现一条巨大的浪迹正深深的切入到辽东湾水域,如一柄弯刀让平静的辽东湾多了分骁勇的浪花,货轮的船头则是一组巨大的英文字母‘PEACE’。
威廉.G.史密斯船长满脸疲倦的站在指挥室里,前方平静的海水让他想起了弗吉尼亚老家的海湾,本来他是不会来这里的,他只负责旧金山和香港之间的货物运输,但不知道总公司的那些混蛋是怎么想的,居然派他的船去执行一次临时任务,要知道这可是全公司最好的货轮,是1874年才下水的。
“报告船长!1点方向发现一处岛屿。”一直用望远镜观察海况的大副报告道。
“噢?”史密斯船长眯缝着眼举起望远镜,果然一个岛屿慢慢出现在视野内,他低头看了看航海地图,简单的计算了一下,然后转身对一直站在身边的一位年轻俊朗的中国男子说道:“张先生,我想我们已经到达觉华岛了。现在就进港卸货吗?”
这位年轻男子边将一打银票放到了史密斯船长的手中,边用流利的英文说道:“谢谢您,史密斯船长。我想我们还是立刻卸货吧。另外这是报酬,十分感谢您和您的船员能连夜从大沽口起锚。您可以到大沽口码头的银庄兑换成银子。”
史密斯船长看着银票露出满意的笑容,握了握年轻男子的手道:“张先生,您的慷慨令人难忘。希望我们有机会再次合作。”这次他的船得到的指令就是将货物拉到大沽口,然后等待持有提货单的人出现,再由提货人决定到什么地方卸货,这个年轻人给的报酬相当于额外小费。以他的本意是想拒绝的,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轮船上装的是什么货物,能购买这些货物的人来历肯定不简单,而他从来不会得罪来历不简单的人。
年轻男子笑着点点头,又跟史密斯船长寒暄了几句后就从指挥室里退了出来。
甲板上早已站了一群人,看见年轻男子后都围了上去。
“怎么样无缺?前边就是觉华岛吧?”为首一人正是方洞庭,而这位年轻男子则就是李无缺。
“嗯,史密斯船长很配合。我们还是准备帮忙卸货吧。对了,方先生,我们的人什么时候能来觉华岛提货?”李无缺问道。
“估计最快也要下午才会到。”方洞庭道,他跟明通约好了在觉华岛接货,以明通的速度,估计现在最快也就是刚回到锦州正在组织货船。
“会不会太迟了,朝廷方面要是追过来怎么办?”在一旁的李少平有些不太放心。
“没事,我估计无忧至少会把领事馆事件再拖10多个时辰。以朝廷最快的八百里加急快马,从北京到大沽口近三百多里的距离最快也得要6个时辰,再加上其他事情耽搁,我估计没有18个时辰的时间,大沽口不会得到消息的。也就是说,就算以朝廷最快的反应速度来说消息估计才刚刚传到大沽口。况且和平号出港的时候,我们跟码头方面说的是去旅顺口,根本没有人知道我们会去觉华岛。而且这船上装载了那么多的军火,我估计光卸货就得卸到下午,所以我们的时间很充裕。”站在一旁一直不吭声的苏平城突然说道,分析之准确让众人十分信服,要不是众人都知道他的年龄,单看他的少白头再配上他的这翻论断,任何一个人都会认为这是个久经风雨的老辣角色。
方洞庭微笑着看着苏平城,他很满意苏平城的表现,这孩子从小就怪怪的,除了方岳和乔小小外也没有什么朋友,平日里沉默的很,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这次北京之行却让方洞庭意外的发现了苏平城眼中兴奋的目光,那是种在冒险中寻找刺激的目光,想不到苏平城居然是个天生干大事情的料。
“嗯,苏兄分析的在理。不过苏兄还是高估了朝廷。我估计只要我们把货物安安稳稳的运回锦州,这件事朝廷是不会追究的,英国人也不会追究。最后只能是便宜了我们。”王平看着苏平城缓缓道。
听了王平的话后,苏平城略一诧异,然后点点头道:“你说得对。这件事确实很微妙,因为鹰旗营和怡和洋行的交易还没有开始,鹰旗营也没有什么损失,所以鹰旗营断然不会出头的,这事还牵扯到西太后,她肯定也不会让这件事曝光的。而作为苦主的英国人却又没有力量在中国地面上独自追查这批军火,况且还有封见不得人的信件在我们手里。英国人这次只能自认倒霉。所以只要我们低调一些,就根本不会有什么风险的。”
王平也是一愣,他看着苏平城笑了,伸出手道:“正式介绍一下,王平。”
“苏平城。”少白头也伸出了自己的手。
他们两人相互打量着对方,脸上泛着笑容,仿佛中间隔着面镜子,都有种看到自己的感觉,他们心中除了惺惺相惜外,都还有些许的防范,不是那种对敌人的防范,而是对自己内心深处趋向黑暗情结的防范。
虽然都很欣赏对方,但他们也都知道他们注定成为不了朋友,有些人固然相互了解,却也因过于了解而无法成为挚友。
“两个智谋和见识超过同龄人至少十年的天才。”方洞庭感叹道。
“是啊,我那三弟还真是走运,刚起步就有如此厉害的人才辅助,而且一下就有二个。”李无缺也在方洞庭身旁感慨道。
“这也许就是天意吧。”方洞庭看着远方的海平面轻轻感叹道。
就在方洞庭感叹天意的时候,李少安和李石头也发出了自己有生以来最为强烈的感叹。
“石头,我真希望自己有这么一艘船,然后随心所欲的驾驶它纵横四海。”李少安充满**的望着大海,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大海,也是他第一次出海,从第一眼看到大海他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片蓝色的涌动。
“我也希望有这么一艘船,但我不是想驾驶它,而是想把它拆开看看,究竟是怎么样的力量能让这样的钢铁**在海面上如山般移动。”李石头拍着船舷满眼的狂热,这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大的机器,远远超过他在锦州纺织厂看到的蒸汽机。
“少安,这次回锦州后,我会求二少爷带我一起去欧洲的。我要学洋人的玩意,至少我要搞明白为什么钢铁巨轮会行使在大海上。”石头突然道。
“欧洲?你想好了吗?你父亲能让你去吗?你可是家中独子啊?”少安问道。
“我决定了就一定会去。”石头很少见的坚定的说道。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去欧洲了。我想去欧洲学习开轮船。老爷不是要买蒸汽轮船了吗,等我在欧洲学会开后就回来给老爷开船。”
少安的话让石头心头一动,他转过身拍着少安的肩膀道:“兄弟,这样吧,我们一起去欧洲,也好有个伴,我学造船,你学开船,到时你开着我造的船回锦州,你看怎么样?”
“好,一言为定。我还真想看看你这个死胖子造的船会是什么样子呢。”少安戏言道。
这时和平号已经渐渐驶近觉华岛了,岛上的山峰、码头清晰可见,码头旁是一个有些破旧的渔村,随着和平号渐渐驶近,上百个村民从村里跑了出来,好奇的站在码头和海岸上望着这条庞然大物指指点点。
和平号没有冒然驶进觉华岛码头,而是在不远处下了锚,然后一条舢板被放了下去,李无缺和几名船上的水手将首先上岸看看码头的水深。
“父亲,这么多人看到我们卸货装货会不会有麻烦?”方岳来到方洞庭身旁说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船吃水这么深,肯定要找个码头才能卸货的。”方洞庭叹了气,对方岳、少平、王平和苏平城说道:“我们的货太多,你们四个小家伙一会各带3个人把我们的卸货区看好了,千万别让人顺手把货给拿走一两葙。”
“师兄,那我们做什么?”明鉴和明空在一旁道。
方洞庭想了想道:“这样,一会明鉴和明空各带4人在船上和船下看管着卸货和物品摆放。少安和石头跟我走一趟到村民里招些人来帮忙卸船。至于程公子和程小姐,就在岛上随便转转吧。这觉华岛也是有不少好去处的。下午早点回来就行了。”
“好的。”婉君点头道,自从大沽口启航以来,她一直站在船舷处看风景,早就在船上待腻了,巴不得立刻上岸吸吸地气。
“哥,你怎么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婉君看一直陪自己站在船舷的哥哥脸色有些沉重。
“没什么。只是没有想到这个李无忧还真把这批军火搞到手了。突然让我想起来了那晚在北京城外的对话,这个李无忧还真是不简单啊。”程松竹看着轻拍船舷的海浪慢悠悠的说道。
“别想那么多了。对了,哥,这觉华岛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婉君忙把松竹的注意力吸引开。
“好玩的地方?这觉华岛在辽金时代曾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辽代名僧司空大师就曾居住岛上,并在岛上修建了大龙宫寺。大龙宫寺建成后成为辽代的佛教中心,大龙宫寺的住持当时被奉为国师。我记得金代诗人王寂说过‘平生点检江山好,我自龙宫觉华岛’。想来这大龙宫寺应该就是你口中的好玩之地了。”程松竹书读的博而杂,因此对于觉华岛倒也不是一无所知。
“大龙宫寺?好像已经毁于元代战火了,估计只能凭吊古迹了。”婉君精于字画金石,自然对于这段历史也有所了解。
“岂止大龙宫寺毁于战火,毁于战火的还有上万英灵和大明的千秋梦想。”方岳不知何时已来到兄妹俩身旁。
“方兄可是说天启六年的觉华之战?”程松竹问道,他们虽然认识了二天有余但却没有说上几句话。
“正是。孙承宗督师既经营宁远城之筑城与戍守,又经营觉华岛之囤粮与舟师。广宁失陷后,御守重在宁远城,粮储则重在觉华岛。可惜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挥军破觉华,此战,明军损失惨重。觉华岛上明军7000余名和商民7000余丁口都被后金军杀戮;粮料8万余石和船2000余艘都被后金军焚烧,主岛作为明朝关外的后勤基地也被后金军摧毁。此战后辽西明军再无可能发起战略攻势,仅剩辽东毛文龙能主动出击骚扰牵制建奴。可以这么说觉华之战把明王朝收复辽东的最后一点希望彻底葬送。”方岳语气低沉的说道,满脸的不甘,仿佛恨不得自己能亲临二百多年前的觉华战场彻底扭转历史的进程。
“方兄差矣。觉华之战固然让人不甘。可明实亡于崇祯自己,如果他不斩杀袁督师,大清必不能进关,辽东局势也不致于如此糜烂。”程松竹慢条斯理道。
“一片胡言。”方岳冷冷道,将程松竹一下子噎在那里,程婉君也是十分诧异的看着方岳。
“袁崇焕其人误国误民,不斩之岂能服众!”方岳看着程松竹道:“不要被《四库全书》里的乱七八糟的观点给蒙蔽了你的双眼。公道不在那些书里,公道在人的心里。”
“这?”程松竹有些语滞,随即反驳道:“古人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书中如果没有公道,又何称之为书?”
“百年王朝春秋笔,是非恩怨常颠倒。但求坦荡对生死,何必史书留其名。程公子,你知道本朝最大的文化罪人是谁吗?你不知道吧,我告诉你。就是纪昀纪晓岚。他负责修订编撰的《四库全书》中不知有多少春秋之笔,不知有多少颠倒之墨,不知有多少删改之文,不知有多少毁禁之意。”方岳语速有些快有些激动也有些痛快淋漓的释放,就好像憋了多年无处倾泻一样。
“这?”程松竹有些答不上来了,他父亲曾跟他说过本朝的文字狱和修订《四库全书》之时曾毁禁大量不同版本民间藏书的事实。
“对不起,程兄。是我太过激动了。”方岳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有些自责道。
“呵呵,无妨。今天要不是方兄醍醐灌顶的这么一说,我还总以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呢。”程松竹故作大度的笑道,笑容中带着一点苦涩。
“这些道理我也是最近才体会到的,其实2个多月前我也跟你一样,一个满脑子金榜题名的书虫。”方岳有些感触的自嘲道,如果不是被无忧谆谆教导了一个多月,自己也没有可能怀疑那么多看起来无懈可击的人物,也没有可能反思那么多看起来天经地义的观点。

“行了,你们两个别说了。你看,无缺从岸上传来信号了。”婉君指着码头说道。
果然,码头上无缺在向和平号挥舞着双手,他旁边则站着一个美国水手正一板一眼的打着旗语。
“水深20米,可以停靠。”大副报告道。
史密斯船长点点头,随即沉声命令道:“靠岸卸货。”
卸货持续了近一个下午,整个码头被各种军用木箱如山般堆砌的满满当当。所有人都被如此巨量的军火震撼了,5万支沾满黄油的1871式毛瑟步枪,2千支标准军官配备毛瑟手枪,无忧如果在场肯定会高兴的跳起来,这种毛瑟手枪就是日后在抗日战争中大显威风的盒子炮,是由毛瑟兄弟在19世纪中叶研制定型的,威力大,射程远,是目前各**官的标准配备,不过最抢眼的还是200挺装着轮子的加特林机枪和100门克虏伯野战钢炮,另外还有近7000万发子弹和1万发炮弹,足够一支5万人的军队打一场持续1年的大战了。
这么多军火,难道英国人真的会自认倒霉并放弃报复吗?所有人都在暗自思量着,至少王平和苏平城都推翻了自己刚刚做出的结论,他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军火,就算无忧也没有料到英国人出手会如此大方。
“看来我们这次真的有麻烦了。”方洞庭喃喃道,他可以预见到日不落帝国的愤怒和报复必将搅的整个渤海风起云涌。
傍晚时分,就在和平号消失在夜色中的同时,明通带着10多艘帆船抵达觉华岛码头。他也被堆积如山的军火吓了一跳,这10多艘帆船根本无法一次把货物全部运走。无奈下只好分批运输,好在觉华岛离锦州不是很远。忙活了一夜,第二天黎明时分,觉华岛的码头上已经空空荡荡,如山的军火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见证了这一过程的觉华渔民们也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但手中沉甸甸的银票却在提醒着他们昨天发生的一切。
当天下午,史密斯船长再次返回觉华岛,只不过他这次没有驾驶着他心爱的和平号,而是乘坐着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的旗舰警醒号做为一名向导来到这里的。
“史密斯先生,你是说那伙窃贼就是在这把军火转运的?”远东舰队司令官赖德中将面色阴沉的问道,在他身后站着他的副官菲利普上尉和怡和洋行的欧菲莉亚小姐,他们俩从领事馆脱身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大沽口,但和平号早已起锚离开,他们只好搭乘其他的船只到达烟台向赖德中将报告原委。赖德中将听后立刻指挥警醒号向旅顺口进发,但警醒号到达旅顺口后并没有找到和平号,无奈下警醒号只好连夜开向大沽口,第二天上午时分将和平号堵在了大沽口码头里。
“是的。”史密斯点头道,他虽然知道货物被人盗窃了,但他心里无任何不安,反正自己是按规矩办事,将货物交给了有提货单的人。
“菲利普上尉,你带领一队水兵和一名中国翻译上岸,问问情况,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线索?”赖德中将命令道。
“是。”菲利普上尉应道。
“史密斯先生你先下去休息吧。”欧菲莉亚下了逐客令。
在史密斯和菲利普都离开指挥舱后,欧菲莉亚看着赖德中将说道:“将军阁下,这件事你打算如何向伦敦报告?”
赖德中将没有直接回答欧菲莉亚的问题,他看了看这年轻的女士,他知道这个女子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柔弱,而且她身后的怡和洋行在远东和伦敦的影响力更是让他有所忌惮。
“欧菲莉亚小姐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赖德中将问道。
“如果今天要是能在这里追回这批军火,我们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件事对帝国造成的损失。但是很遗憾,这批军火现在应该已经被运上岸并消失在我们力量所及范围之外。已经注定失去的就让它失去吧,我们现在最重要的避免其他损失。”欧菲莉亚说得很含蓄,但却让赖德中将感受到了一丝压力。
“这不单纯是损失一大批军火的问题,这还是对皇家海军和大英帝国的挑战。欧菲莉亚小姐,我们的传统是勇于面对挑战,战胜挑战。200年前面对荷兰人是这样,几十年前面对法国人是这样,今天,面对中国人,我们更不会退缩。”赖德中将稳稳的说道,语气中有着皇家海军沉淀了几百年的骄傲,脸上更是带着特拉法尔加式的微笑,他已经从怡和洋行特派代表的话语中品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因此他不得不先声明一下自己的立场。
“将军阁下,我想你误会了我的意思。面对挑战我也决没有逃避的意思,但你发火之前一定要明确一下我们的对手是谁?我们的朋友是谁?天地会本身就是中国政府的死敌,他们不会害怕皇家海军的舰队,相反他们会更乐于见到帝国的舰队再次打垮中国政府。所以对付天地会最好的办法不是削弱中国政府而是扶植进而控制中国政府。我们怡和洋行在远东运营了近50多年,我们了解这个地区的每个国家。中国是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国家,但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这些统治者们跟国家的底层民众有着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帝国的远东政策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让中国统治者不得不选择我们、依靠我们、支持我们。只要我们能把握住这一点,远东的天空将永远飘扬着帝国的旗帜。所以这件事要低调,不能曝光,如果曝光,那么中国的另一个统治者慈安将会站在我们的对立面,这对我们的下一步行动是个很大的影响。另外女王和迪斯雷利首相也不希望看到远东在这个时候处于混乱之中的。”欧菲莉亚看着海军中将不动声色的说道。
“我真的怀疑是不是我的耳朵听错了什么。这么大的损失你们怡和洋行居然能隐忍下来?”赖德有些意外的反问道。
“将军阁下,这不是一笔普通的交易。是的,我们怡和洋行是个商业公司,但商业公司也有自己的眼光和远见。在这件事上,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得到短期的经济利益,否则我们就不会以这么低廉的价格出售军火了。我们看重的是更为长远的利益,通过这笔交易我们可以替帝国在远东培养起一支可靠的军事力量。这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将军阁下,我建议不要将这件事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这样会引起政治上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最为稳妥的方式是把这件事简单低调的以普通盗窃案件处理。另外,这笔交易还要继续,由我们怡和洋行出资再从皇家海军购买一批军火,20日后运抵大沽口。”欧菲莉亚冷静的说道,语气近似于命令。
赖德中将沉默着,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小姑娘身份决不简单。然后斟酌着语句说道:“这件事我可以低调处理。但是再次购买军火的事情,我需要伦敦的授权。”
“你会得到授权的。”欧菲莉亚从怀中摸出一枚徽章放到了赖德中将面前。
这是一枚家族徽章,血红色的背景上是一只振翅的双头鹰,鹰的正中间是一个骑着白马的骑士。赖德中将看到徽章后大吃一惊,因为这不是普通的徽章,这是整个英国最神秘的犹太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徽章,这个家族掌握着英国最大的银行,不,应该说掌握着整个欧洲最大的银行。
“列昂内尔•罗斯柴尔德伯爵是你什么人?”赖德中将将信将疑的问道。
“是我的父亲。”欧菲莉亚盯着赖德中将的眼睛说道。
“那好,我相信你。我会让香港方面以最快速度把军火运到大沽口。”赖德中将沉默了一会后决然道。
能让赖德中将选择妥协仅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将军很清楚的明白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力量。那还是一年前的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列昂内尔•罗斯柴尔德在他伦敦的宅邸中宴请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席间,列昂内尔突然收到一份来自法国罗斯柴尔德分行的电报,说埃及国王因缺少资金,打算把他掌握的17.7万股苏伊士运河股票卖给法国政府,但对法国提出的价格不满意,表示愿以40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其他国家。迪斯雷利第二天立即召开内阁会议,大家一致同意英国买下这批股票。然而,当时由于国会休会,无法筹集这笔资金。于是,列昂内尔果断做出决定,由罗斯柴尔德银行伦敦分行向英国政府提供400万英镑,抢先买下了这批股票。此举使英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列昂内尔•罗斯柴尔德也因此一夜之间成为举国上下敬仰的英雄。
不过惟一让赖德中将感到困惑的是,向来只有男性家族人员能够参与家族商业活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怎么会派一个女孩子来远东处理这么重大的事物。但他很明智的没有把自己的困惑表露出来。
傍晚时分,警醒号缓缓起锚向烟台方向驶去,2天后,也就是1876年9月13日,英国公使威妥玛和刚从北京赶回来的李鸿章正式签署了《中英烟台条约》。
签订完条约的李鸿章应威妥玛和赖德中将的邀请带着他的幕僚登上了英国远东舰队旗舰警醒号。
此时的烟台海面上除警醒号外,还有英国远东舰队战舰10艘,法国战舰1艘,德国战舰1艘,北洋水师战舰2艘,共计14艘各式战舰,整齐的排列在警醒号前方。
“尊敬的中堂大人,请容许我向您介绍大英帝国远东舰队的其他成员。”赖德中将面带骄傲的说道,不过他确实有骄傲的理由,为了这次的谈判,他把远东舰队的所有主力舰都调到了烟台海面,这可是目前在远东最为强大的海上力量。
李鸿章点点头,没有说什么,他目光深沉的凝视着海面上的军舰,思绪却已飞过军舰。
英法德的战舰排水量至少都在2000吨以上,而北洋水师的2艘炮舰排水量仅400吨左右,看起来就像一群大家伙身旁的两个小跟班。
“务山啊,我们差的实在是太远了。”李鸿章有些意气消沉的对站在身旁的周馥说道。
“是啊,中堂大人,就这两艘还是我们刚刚从英国人手里买来的新舰,分别命名为‘龙骧’、‘虎威’,都是木质船身,外包钢板。也只能对付对付日本人。面对欧美各国海军根本不堪一击。”周馥也是无奈的说道。
“哼,龙骧、虎威,就这样的船还好意思说是龙虎。买,不论花多少银子,不论花多少时间,我一定买来一堆跟他们一样的大家伙,只有那样的船才可称之为龙虎之威!”李鸿章看着英法德的战舰恨恨的说道。
“可目前西北战事正酣,恐怕朝廷是没有太多的银两用来购船。”周馥小心翼翼的说道。自从1875年5月30日朝廷下令由沈葆祯和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后,每年由二洋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有一百万两,还不如大内花销的一个零头,而且就这点银子还时常被拖欠。
“西北战局已变的对我方有利,否则俄国人也就不会拉着我和醇亲王跟那个什么狗屁特使喝酒聊天了。我估计等这批援军到达后即可底定大局。明年我们就可以向朝廷申请更多的银两来购买军舰了。”李鸿章很自信的说道,突然他愣了一下,因为他发现在他不远处的一个炮位上有一个明显的亚洲面孔的海军军官正在有条不紊的操作着火炮。
周馥顺着李鸿章的目光也看到了那名海军军官,他也有些惊讶,低头向威妥玛请教。
威妥玛也不知情,他只好把这个问题交给了一旁的赖德中将。
赖德中将听了后骄傲的回答道:“那是日本的海军实习生,皇家海军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海军,因此很多国家都派了实习生来向皇家海军学习。”
日本人?李鸿章心中有些不爽,这些小矮子做什么都抢先一步,看来我们也要向皇家海军派遣海军留学生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