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厉兵秣马(第十六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婉如最近有些心烦,除了天气寒冷整天都窝在家里导致情绪不高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无疾还要半年多才能从欧洲采购归来。
“唉,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跟无疾一起去欧洲看看。”婉如自言自语道,不过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她现在已经怀胎5个月了。
“大嫂,大嫂。”清影从房门外蹦蹦跳跳的跑了进来。
“小妹你又怎么了?一天到晚毛毛躁躁的。”婉如倦倦的问道。
“府门外有个小丫头找你。自称是月儿,是你在北京认识的好友。”
“月儿?快把她叫进来!”婉如一下坐直了身子。
过了一会,只见月儿满脸泪痕的跟着清影走了进来。
“月儿,你怎么了?”婉如惊问道。
“婉如姐,求你快救救小姐!”月儿一下跪倒在地上。
“这到底是怎么了?”婉如也被月儿吓到了。
“婉如姐,我家小姐在锦风客栈病倒了。大夫说要静养不能再奔波了,可小姐说什么也要在明天赶路回吉林。我劝不住小姐,突然想起婉如姐的家就在锦州,因此只好来找你了。你可要劝劝小姐啊。”月儿边哭边说道。
“什么?媚娘来锦州了?你们也是的,怎么事先不来找我?”婉如边把月儿扶起边责备道。
月儿低着头犹豫了半天才说道:“小姐怀孕了,不让我说的。”
“什么?”婉如可是着实吃了一惊,回过神后才慌忙道:“清影,快,帮我穿衣服,咱们这就去锦风客栈。”
等到婉如来到锦风客栈时,龙媚娘正靠在床头看着从京城加急送来的信件,这次她走的很突然也很无奈,很多事情都没有交接完毕,慈安太后只好每天派人把一些要紧的东西派人发送给她处理。
“姐姐!你怎么来了!”龙媚娘吃惊的看着站在面前的婉如,她的脸色显的更加的惨白。
“妹妹,你看你,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好好静养身子骨。”婉如走了过去,将龙媚娘手中的信件拿到一边,挺着肚子沿着炕边坐了下来。
“姐姐,你也怀上了?”龙媚娘一愣,共通的感觉让她的心也平复了下来。
“嗯,快6个月了。你看你,真是姑娘家什么都不懂,肚子里还有一个,做什么事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肚子里的那个考虑。这么大雪天的,你还真敢往吉林跑?不要命了”婉如责备道。
“姐姐。”龙媚娘心中一暖,当初拜这个干姐姐也只是对救命之恩心存感激,但现在却真有了姐妹的感觉。
“你还好意思叫姐姐,来锦州也不看我。”婉如故作嗔怒状道。
“姐姐,不是妹妹我寡情。我是实在没有脸见人啊,我还没嫁人就挺着这么个大肚子,你说我能怎么办?刚开始我也想偷偷把它打下去,可我实在是下不了手。只能偷偷回老家去生下这个冤孽了。”龙媚娘痛哭流涕道,这里她倒撒了个慌,不是她不想打掉孩子,而是她压根没有想到自己会怀孕,等到发现事情不对头时一切都晚了。
婉如心中也是一阵抽搐,她是当过娘的人,现在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对于龙媚娘的话感同身受。她把龙媚娘抱在怀里哽噎道:“别说了好妹子。来姐姐这就跟到自己家没有分别,好好住下来好不?”
“我怕外人看到我。”龙媚娘担心道。
“不用怕。一切都有姐姐呢。一会你就跟姐姐回去,你也知道李家在锦州的地位。你就放心休养吧,正好姐姐也怀着孩子呢,咱姐妹俩就作个伴。”婉如劝道。
“那姐夫,还有李三公子呢?”这才是龙媚娘最担心的,婉如倒没什么,如果被一直被自己鄙视的无忧看到自己目前的样子,那自己可连死的心都有了。
“你姐夫去欧洲了,还要半年才回来。至于无忧那混小子你就更不用担心了,他现在正忙着他的锦州民团,成天的不着家,况且就算他看到你了又能怎样?给他个胆子也不敢到处乱说。妹妹,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子骨,把孩子平平安安的生下来。什么脸面的事,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累赘。没有成亲生孩子又怎么了?难道为了不听别人的闲话自己就不活了?”婉如继续开解道。
龙媚娘低着头,听着婉如的劝,没有说什么。她倒不是怕别人的闲话,最重要的是在京城人多口杂,如果自己生孩子的事传了出去,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完美形象--自己大展抱负的最重要的筹码--就彻底完蛋了。
“小姐,你就听婉如姐的话吧。”月儿也在一旁苦劝道。
“是啊,龙姐姐,你就来我家吧。我一定不跟别人乱说的。”一旁的清影也劝道,龙媚娘楚楚可怜的形象深深的打动了她的同情心。
龙媚娘点点头,算是同意了下来。
“月儿,你让敖勇带人在客栈先住下。京城里有什么信件就给我送到李府。”龙媚娘吩咐道。
“妹妹,还是让你的手下都住进李府吧,我们家后边有一个空闲的大院,足够让你的手下都住下。客栈这里人多口杂不适合长住。”婉如在一旁说道。
“那一切都听凭姐姐的安排了。”龙媚娘低眉顺眼道,住在李府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龙媚娘的心意,傲勇刚刚打探到,那队威武的骑兵正是李无忧新组建的锦州民团,这让龙媚娘大为吃惊,她决定借着在李府休养的机会好好观察一下李无忧,看看他到底是扮猪吃象还是碰巧为之?
“对了,妹妹。到底是哪个混蛋让你如此受苦的?”婉如见龙媚娘心情好点了,便借机问道,说到底,人的好奇心是很难抵挡的。
婉如的问题也勾起了月儿和清影的好奇心,三人的目光都聚到了龙媚娘身上,尤其是月儿,她可算是龙媚娘身边的人了,但她却是真的不知究竟是哪个男人偷了小姐的心。
龙媚娘一阵凄苦的说道:“姐姐,你不要问了,不要问了。一切都是命,一切都是命啊。”
众人见龙媚娘不想说也不敢再逼她,只好默默的帮她收拾行李。
无忧陪崔娇主仆二人逛完白马寺,又以导游身份陪同二位佳人游了游锦州,最后亲自将逛的心满意足的主仆二人送回目前天地会在锦州的临时分舵――城南秦家武馆。
在崔娇主仆二人消失在大门口后,无忧才长出了口气,跺了跺冻的有些发麻的双脚,对着站在身后的王小虎骂道:“娘的,以后老子宁可陪你们这帮大老爷们上战场也不陪娘们逛街了。”
王小虎深有同感的说道:“大帅,属下也情愿上战场。不过,刚才那位小姐可真漂亮,就像年画里的仙女。”
“哈哈。行啊,小小年级就这么色了。嗯,不色不男儿。”无忧大笑着拍了拍王小虎的肩膀,仿佛自己是个好几十岁的长者一样。
无忧这一笑感觉自己的手掌又疼了起来,不由恨恨的看了看秦家武馆。
“走,收队回家!”被王小虎推上马背的无忧大喊一声,分散在周围的10多个警卫员听到命令后迅速翻身上马。
“大帅,你看那边。”王小虎指了指远处的锦州南门,一大群黑綽綽的人影在风雪中蹒跚的前行。
“走,去看看怎么回事。”无忧纵马奔去,其他人也紧紧的跟了过去。

等众人赶到跟前时却都呆住了,这是群刚从关内逃难来的饥民,黑压压的近3000多人,衣衫褴褛,扶老携幼,一个个冻的哆哆嗦嗦,不时的有人倒下,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负责维持秩序的是二十多个身着灰制服的轩辕会会众,他们一边给饥民们鼓劲打气,一边帮着实在走不动的灾民拿包裹。
“大家伙坚持住!没有几步就到咱们轩辕会的总部了,那里早就准备好热乎乎的馒头了,大家伙管够吃!坚持住啊!”一个穿灰制服的高个子在哪里撕声力揭的喊着,一张嘴一口风雪就灌了进去。
不过饥民们的情绪明显不高,可能这一道上这句话听了太多次的缘故吧。
“大个子!你过来一下!”无忧在马背上喊道。
大个子也看到了这些打扮奇怪的骑兵,他知道这些人是新成立的锦州民团的骑兵,见为首的一人喊他过去,他连忙跑过去站在无忧的马前抬头迎着无忧的目光望去。
高高的个子,消瘦的脸庞,坚毅的目光,干练的作风,嗯,不错,看来许百川手下还真藏龙卧虎。无忧暗自点点,他虽然名义上是轩辕会会长,但最近一个阶段他的精力全放在锦州民团了,对于轩辕会他还真没有顾得上,所有的一切都交由秘书长许百川全权负责。
“你叫什么名字?什么职务?读过书?”无忧慢条斯理的问道。
“回长官,我叫王商儒,基督教锦州轩辕会灾民救助处副处长,逃难前在河北老家的教堂读过几年书。”王商儒不卑不亢的回答道,为了掩人耳目和防止朝廷起疑心,轩辕会的组织关系目前是挂靠在玻尔先生的锦州新教教会门下的,而且还起了一个基督教锦州轩辕会这么个中西合璧的名字。
“哦?你也是从关内逃难过来的?”无忧有些意外。
“是,在下去年11月就来到了锦州,本来要报名参加锦州民团的,后来蒙许百川大人看的起,就在他手下做事了。”
无忧点点头,鼓励道:“好好在轩辕会干。虽然锦州民团少了一名好士兵,但轩辕会却多了一员干将。对了,轩辕会的灾民接待点不是在城外吗?你怎么把他们都领进城来了?”
“回大人。自从咱们锦州接收灾民的消息传开后,每天都有上万人从关内涌来,城外的接待点已经人满为患了。这3000人今天实在是安顿不下来了,许大人命我先将他们安顿到城北的总部,明天在从中选出一部分人去城北建临时定居点。”
“唉。”无忧长叹一声,自己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一件事,本来让灾民来锦州是想尽可能多的救些人,但不想自己准备的还不够,从自己去年9月在北京城外放出“想活命到锦州,想吃饭找李三。”的豪言后,已经有近百万灾民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涌到锦州。其中近50多万人在大雪封路前被转移到东北各地,只要熬过这个冬天就能活下来,而其他人则只能暂时聚集在锦州附近,等待明年开春了。近百万人的吃喝拉洒让无忧头大不已,自己从南洋囤积来的粮食已快见底,这也是无忧答应和沈家结亲的原因之一,就算沈福龙这个老奸商也得给准女婿点面子不是。
不过,这百万人好在也不全是负担,从中选了2.5万精兵不说,情报处、轩辕会也从中网罗了不少优秀人才,况且这些人既然能千里迢迢的逃难到锦州,大都是青壮之人,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虽然目前自己财政吃紧,但还没到崩溃的地步,只要坚持过这个冬天,这百万人将是自己事业崛起的基础。一想到这,无忧也不由笑了笑。
“王小虎!”
“到!”
“立刻传我军令!锦州民团各部立刻中止训练20天,为从关内来的父老乡亲盖临时居住点!我的要求不高,10天盖起可供20万人居住的木屋!材料自己解决,地点由轩辕会统一安排!”
“是!”王小虎领命后不敢停留带着3名手下打马向城外奔去。
“啊,你是李三公子!”见李无忧居然可以同时指挥锦州民团和轩辕会,王商儒立刻就猜出了眼前这个人的身份,他连忙跪到地上道:“多谢李三公子高义,解救百万灾民于水火之中。”
周围的灾民一听说这个骑在马上的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三公子,立刻就是呼啦啦的跪倒一片!
“公子高义啊!公子高义啊!”最普通的百姓以最普通的言语表达自己内心最普通的愿望!
李无忧连忙翻身下马,迎着众人跪了下去,这么多人的重礼他可承受不起!
“各位父老乡亲!是我李三照顾不周!让大家受苦了,让这么多人冻死在路上!我李三百死末赎啊!”
“公子,你千万不要这么说!如果没有你的话,这百万灾民明年不知几人能活。公子!从今天起,我王商儒以公子马首是瞻!”王商儒一字一钉的说道。
说完这句话,王商儒站了起来,看着身后的3000饥民,突然他高声道:“我等以李公子马首是瞻!”
“我等以李公子马首是瞻!”3000人的喊声震荡在整个锦州上空,直到此时无忧才真正意识到民众的力量,以前都是在书本中感觉到的,并没有真实切身的体会。但3000个被饥饿折磨的快没有人形的灾民所发生的声响就如此巨大,那亿万个被深深奴役的人们共同发出的怒吼将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啊!这是一股足可以改变历史的洪流!
热血已被点燃的无忧猛然站起来,看着眼前的灾民,灾民也都看着他。
“李某定不辜负诸位的厚望!”千言万语只化作这一句。
这场始于1876年9月的移民潮拉开了晚清的新历史,原本会无声无息的死于“丁戊奇荒”的近1000万北中国普通百姓,在轩辕会的帮助下用了近2年时间大部分都逃到了东北。此举不但彻底的改变了东北地区的人口构成,还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东北再加上大量的人口让李无忧集团在短短几年内就拥有了割据一方的实力。
满清高层不是没有注意到这场声势浩大的逃难移民潮,慈安和慈禧为此商议多次,但每次都没有什么结果,最后不得不不了了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有看到。原因很简单,此时的满清高层已没有额外力量去对付这种事了。第一,直隶地区的军队,除了京师一代的八旗军队外其他都是李鸿章的淮系部队,这些部队对阻挡民众逃难东北的命令一直是阳奉阴违的态度。第二,目前北方几省的旱灾确实严重,如果挡住这些灾民的活路,那注定将出现陈胜吴广式的人物。第三,这次难民潮还关系到洋人,一个叫基督教锦州轩辕会的组织浮出水面,这让满清高层多少有些忌惮,生怕再闹出什么涉外教案来。只好给锦州知府马林堂发去一通公文,让其密切注意目前大量聚集在锦州的难民防止出现民变。搞的马林堂万分紧张,立刻把目前掌握锦州军队大权的张尔北和李无忧请来商议。在李无忧表示锦州附近灾民大都是逃难之人绝无民变可能并保证如果有不测事件锦州民团听凭知府大人调遣后,马林堂才长出口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