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评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京大学博士、华南师大教授对《愿君心似我心》的指点
叔叔:
您好!大作我打印出来认真看了几遍,感觉比上次生动形象具体了很多,显得较为立体化和丰富,语言上也有所提高(虽然还有些太方言化)。我现在感觉主要问题是在立意上,也就是作品的主题上。我有这样一些想法,在这里用第三者的口吻写出来,不当乃至不敬之处,先请您见谅,因为这是文学评论。
婚外恋情,在这个时代并非罕见的一件事情,这也不由得让人们在思考: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是怎样的?我们自己又是怎样的?人和爱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于是出现了大量以婚外情为题材的作品。可以说人性是很复杂的,是情与欲,善与恶多方面的交织体,只有深刻而冷静地剖析人性,作社会的病理分析,拷问人的灵魂,这样的作品才是有价值的,而不单是一个三角恋爱故事。
《愿君心似我心》中主要出场的人物有两对夫妻,三位情人,共六个人:华兴南、水柳梅、刘丽、“我老婆”、老李、章士郎,贯穿始终的,可以用“辜负”二字概括:
刘丽、“我老婆”——华兴南、老李——水柳梅——章士郎(后者辜负前者)
这样,最终展现出的是:在这场感情中没有胜利者,所有的人都是输家,只不过输的程度不同罢了。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也难怪每一个人都在希望:愿君心似我心!
不是吗?刘丽对“我”想说的不是这句话吗?“我”对小水,小水对章士郎想说的不也是这句吗?即使那个什么都不说的“我老婆”,对华兴南心里也不会完全没有这个想法。
水柳梅让我想起了《水浒》当中的潘金莲,自身有着聪明与美貌,却偏偏嫁给了一个极不相称的男人。老李是武大,华兴南就象个不能给她以满足的“武松”,而章士郎则是西门庆的化身。最终水柳梅自己演了一出“血溅鸳鸯楼”。
《金瓶梅》与《水浒》这个故事有些关联,其实在这一段上,写得比《水浒》出色,而《愿君心似我心》当然也更象《金瓶梅》(“我老婆”象其中的吴月娘),对于这本书,古人有这样的评论:
读此书而生仿效之心者,禽兽也;生警戒之心者,君子也;生怜悯之心者,菩萨也。

《愿君心似我心》要有那种效果呢?对于水柳梅,华兴南是爱的,但这种爱是否经得起社会和良心的追问?作者要展示的,是这样一种真实的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也就是如何看待人性自身。
我又想起了今人对《金瓶梅》的评价:
无论是害人者还是被害者,演出的都是生命的悲剧。潘金莲是罪恶世界中开出的一朵恶之花,最终成了罪恶的殉葬品。
这句话用给水柳梅该是多么是合适啊!写到这里我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这部小说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立意。刘丽、老李、水柳梅、章士郎都付出了代价,“我”呢?“我”有一个什么也不问的老婆,“我”的女儿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吗?“我”的内心最起码也会有自责吧?
其实这个立意作者也想到了,楔子里面说得很清楚,可惜在作品中表现得不够,也就是说小说缺了个基调,这样,读者就会问:作者到底对其中的人物,对这个故事是个什么态度?
我们期待着作者用作品作出一个响亮的回答。
上述想法不一定对,仅供参考。而且能言者未必能行,我不一定能写出您这样的作品。说来也有趣,我在中文系上学和教书共有十二年了,但关注的现当代小说其实并不多,关注的重心在古代文学。如果他人让我来评论一部当代小说,我一定是“敬谢不敏”,连忙推辞,但对于叔叔您,却不好也不能这样说,于是只好“外行指导内行”地发了些意见。
现在的中国和民国时不同,搞文学创作的是文联的作家,搞文学研究的是大学的教授,他们互相隔离又相互看不起。人们也意识到这是一种极大的悲哀,但是又无法改变。那么,一个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对当代小说就更离得远了,因此实在无法说能给您以什么指点,请您见谅。您的这种精神也让我很感动,我想您有很不错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生**验,对文学的悟性又好,通过努力,会有所收获的。不过,文学这个事情,总还是有些寂寞清苦,也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长些。
在此向您表达最真诚的祝愿!
小侄张巍敬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