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参军的辅视仪绝对要近视才能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沙红狐忍不住说:“小麦,你妈妈真漂亮,和你很像?她也经常磕药?!才这么娇小纤细的?!”
小麦摇了摇头,哭泣说:“她漂亮?!我可能都没有她的基因,很可能没有,制造我那一年,她才十三岁,刚刚继承她父亲的家产,你告诉我,她哪来的精子呢?!难道是用她父亲的干细胞,未死的精子?!告诉你,她制造我有目的,就是为了让我长到十八岁,填补她的空虚与寂寞,她就是这样的目的,她不会管我是难过,是高兴,是伤心,是绝望,蝎子,她就是一个魔鬼。”
沙红狐说:“你应该告诉她,你答应她就是。”
小麦一下精神了,问:“是什么?!很严重吗?!”
沙红狐则一阵绝望,血缘关系近了不让通婚,是因为他们生下来的都是畸形儿,到了今天,人类已经可以避免这种恶果,除了血统纯正,高傲无比的老蓝人,谁还在乎这个?!对于一个常人来说,嫁给一个可怕的,陌生的,自己觉得恶心的人,渡过漫长的岁月,与娶一个自己一手抚摸到大的子嗣,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也是父亲捅儿子,父亲娶女儿,母亲追儿子,母亲玩女儿的最根本的恋童癖情节。
“”这个词,已经是九不知道什么意思,就算他们读过远古的书籍,没有读多少,他们也理解不了,尤其是上代皇帝,打破皇家不的先例,娶了自己的姐姐共享帝国,几乎造成了全帝国的疯狂,帝国人无不争相模仿。
爷爷说,伦理这东西,简直比天神还神圣,怎么就给践踏了呢?
谁知道?
总之,这个理由是没法劝止小麦的妈妈的。
他同情地看了小麦一眼。小麦幽幽地说:“这二十万,就像是嫁妆,她是要我买好看的衣裳,买情侣棒棒糖,买……哎,蝎子,其实我最想嫁给的人是你。”沙红狐浑身战栗一下,满脸通红地说:“小麦,你别瞎说,别看什么都听你的,要是知道你乱说,以后就不一定谁听谁的了。”他问:“呢?”
小麦微笑了一下,说:“正在洗手间别水晶花呢。我和她在一起,就是因为她什么都听我的。”
沙红狐无奈地看看逃婚的小麦,发觉他笑起来真的很涩,只有寄予几分同情,转眼发觉宝眨了眨眼睛,一直听着,大吃一惊,害怕宝听进它脑袋里会干点什么事儿,连忙转换话题,问:“你的游戏机呢?!”小麦立刻转了神儿,大叫说:“网游还在,我会蹲在这儿等着你来打我?!早就和一起虚拟去了。”他说:“事发突然,我没来得及**来,明天你去学校,帮我带回来哈。”
沙红狐想了半天,劝导说:“你看书吧,很有意思的书,叫?!”
他从脑袋中搜索一番,找一本可以影响小麦,而小麦又不排斥的书,告诉说:“《父亲和儿子》。”
小麦摇了摇头,说:“我都没有爸爸。”
沙红狐一连列好好多的书,小麦都不敢兴趣,介绍《保卫延安》,他就问:“延安在哪?!哪个星系的行星?!”
小麦无奈之余,打开视频,找到一个很古老的电影《战争之王》,是讲一个武器商,怎么在金钱、亲情与良知中挣扎的。视频一闪,出现了一张人脸,飞上几个字,就开始有子弹“哗啦啦”滚动,小麦被吸引了。沙红狐满意地走出去,到另外一个房间去研究怎么想法设法去作弊,刚刚进去,机器人管家就开始先后送饭了,烤出来的鳗鱼真香,绝非工厂那种合成食品,沙红狐刚刚填进去一块儿,就呆了,自言自语说:“好几万的大鱼,吃起来就是不一样。”
一旁的宝也张张嘴去啃一口,它没有任何味觉,只啃了一口,就失望地离开了。
吃完了食物,喝了一杯175千焦的碳酸水,他立刻就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辅视仪器的研究中。
辅视仪的外壳不用看,是红外线探测仪,利用薄薄的一层光子收集,镀面略显银白,为了散热和采集质量,外表不是镜滑,也不粗糙,像是爷爷搜藏的紫砂壶,揭开这一层,是收集板,再揭开一层,是微型制冷循环液,然后就是密密麻麻的银线,晶体元件,他们和镀光的透光镜密不可分,构成核心部分。

热成像很早以前就有了,不稀奇,关键的问题在于它的微缩,以及和透光镜、人眼成像的重叠补光。
给宝装眼睛时,他就一清二楚了。
人眼无疑就是一个精密的机器,光线射过来,经过睫状体调节曲受度,落到视网膜上,近似则无法落到视网膜上,而热成像肯定不能在眼睛内部成像,这样的话,亮度增加,眼睛大大承受不了。
补视只能在外面的这个光透镜上实现,一方面,它不能影响光线通过,另外一方面,热成像在这里成像。
找到了问题,沙红狐觉得又不对,如果热成像在镜面成像,又进行补视,那么一个透明物体,就得既不影响和干扰光线,又要有重合成像,热成像以什么介质成像呢?!两种成像在镜面上重叠,红外线探测仪和主动采光的视野又不大一样,又是怎么让它们重叠的呢!?
就算成立,视力近似可以用,视力不近视也应该可以用的呀。
沙红狐暂时束手无策,但他很快有了主意,先以光束照射镜片,成像,再用红外线采集的表面探测仪成像,接着又在不同的位置成像,最后得出一连串的数据。把一切都记录下来,还不及去找出规律,或者进行推算,他已感到一阵疲倦,他走了出去,找了一杯功能性饮料喝下,回过头,再坐下来,开始比较,得出三个结果:
一,热成像和透镜凝聚在透镜一侧的透光纸上的曝光区域基本一致,光线不应是最终吻合,确实热成像在镜面进行;
二,好像与透镜曲度也无关系;
三,似乎红外线采光与眼睛采光视野、角度都较好地吻合;
四,曲面边缘部分曲度较小;
这时,他真该睡觉了,可是一杯功能性饮料下肚,满脑子都是应征的渴望,探求辅视仪秘密的兴奋。
他做出了一个假想,热成像就是透镜里头另有玄机,当即让它工作一次,观看内部有没有成像的可能,结果却失望了,里头没有增强型光源,既然没有增强型光源,又是补视,只能出一个结论,不是在镜面成像。
这时再回顾以上四点,回去把小麦的辅视仪找来比较,问题发现了一个,透镜边缘曲度与中心曲度之间存在规律。沙红狐先调出基础眼器官知识,比较近似和不近似图,在晶状体上画上光折线,比较成像图,突然狠狠心,把那个捡来的透镜边缘曲面切割掉,这么再测,令人惊讶的是,透光纸上的曝光区域与以前基本一致。
问题出来了,这就是说补光,是通过边缘曲面。那么红外线通过边缘曲面,直接射入,肯定是不行的,再观察小麦的边缘曲面,干脆用微弱的红外线照射。又让人惊讶的是,红外线偏移了,有成像。
这时,以前所有的推测结论都打翻了,捡来的辅视仪能透视清晰的胸部,不是像他想的那样因为安装了热成像滤镜,而是因为采集红外线更加质量,尤其是短波,短波透视能力比长波强。
他再一画图,又得出红外线探测仪主动采光,与视野基本吻合。检查外观,找找它可能不可能与视野吻合,调节采集红外线,再以显微镜观察核心得出结论,正确,核心层有瞳孔成像的反馈系统,反馈能够控制外层光子感应层。这时再分别画眼睛透镜矫正折线和红外线偏移折线,视野走瞳孔中心,红外线偏移经过内含的小棱镜偏移,在内层曲面汇聚后打散,走瞳孔外环,集中到视网膜上。
原理出来了,不免让人沮丧,近视,瞳孔增大,正常,瞳孔比较小,根据这种吻合计算,最小可能,非得近似五百度左右以上,才能佩戴这种辅视仪。
转眼已经到了下半夜,无数的辛劳好像是在嘲讽人,视力正常,确实不能利用这种原理,获得补视。
当然,视力正常,可以带个热成象仪。但是外带的热成象仪肯定没有这种辅视仪方便,发现目标,也无法第一时间锁定,瞄准。沙红狐的心情低落,扑到实验室的床上,用枕头埋埋自己的后脑,疲倦入眠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