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以德报怨的正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告——”这时张赫忽然举手表示自己有话要说。
罗义点点头,张老师一脸不高兴的摆手道:“不行,等孙羽的事情解决了的!”
“我要说的就和他这事有关!”张赫说。
张老师只好勉强道:“那你快点。”
张赫站起身,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孙羽如果答不出来,就要以后都不能上张老师的课!那么如果孙羽答出来了,张老师要付出什么代价?”
张老师听了一愣:“我要付出什么代价?”
张赫说完向孙羽悄悄挤了挤眼,然后垂着头悲痛的说道:“作为一个学生,如果不能上课,那可以说是莫大的惩罚……”
“张老师竟然剥夺我们学生上课的权力,难道不该也受点惩罚吗?对不对同学们?”张赫跟着一起哄,顿时煽动了群众。
大家都是学生,在老师的面前就是共同体。虽然大家都有些幸灾乐祸的,但是毕竟在关系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等问题,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孙羽,也就自然而然的把自己归类到了孙羽的阵营。
又或者说张赫的话把问题提高到了学生的层面,而不仅仅是孙羽一个人的事情了。当然这话只能是第三者说出来,如果孙羽说的话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了
学生们立刻都跟着响应,张赫对孙羽交换了下眼神,然后大家一起看着罗义如何处置。
罗义一见学生们如此团结的对抗,很为难的看了看张老师。他是看平日里卖弄老资格的张老师不顺眼的,可是也不会在学生们面前表现出来。不过如果真的学生们的呼声再高一点,罗义不介意真的就收拾张老师一下。
张老师虽然是个女人,做事却也光棍。当下便说道:“好,只要孙羽能说的正确,我就在全校大会上公开向孙羽同学道歉!”
张赫目的达到,就对孙羽挤了挤眼睛坐下了。
孙羽却没张赫那想法,刚想说什么却被张老师抢先说道:“孙羽,你可以开始说了吧!”张老师显然以为张赫是和孙羽商量好的,所以全部的怒火都燃烧到了孙羽的头上。
孙羽只好说道:“刚才张老师所说的关于孔子所说‘以德报怨’是错的,不只是张老师,其实大部分人都曲解了孔子的原意,只因为这四个字并不是全话。”
张老师听得一愣:“什么全话?”
孙羽笑笑:“这一段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其实我们都被不知多少年前的某个断章取义的文学家给玩了一把!这个句话的典故我可以给大家讲解一下,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

“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抱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拍他!
“就因为被前人或有意或无意的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孙羽侃侃而谈,听得大家都有些入神。但孙羽说得兴起,也就刹不住车了,因为他想起了他的子民们的一些让他不满的事情。
“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明一向被认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人欺负,西方的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小弟们!别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别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来!而东方呢?佛家的领袖释迦牟尼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而且他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大鹰来欺负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就伟大得有点近乎变态了吧。
“说完了国外的几位大领导,再回到中国,孔老宗师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
“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我国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抱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抱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就是没想过反抗!”
说到这里孙羽越来越激愤,虽然他是玉皇大帝,但也不代表没有愤青的一面。“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
“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这里我玉……孙羽倒想问问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
孙羽喘着粗气瞪着眼珠子吼道:“只有我们改掉思想中数千年传承根深蒂固的奴性软弱性,我们国人一定不会再任人鱼肉,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安然度过了余震预警期,没特殊紧急事件的话,今天起恢复二更!
请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