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临安入城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临安入城式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时隔三年之后临安重新立起了大宋的旗帜。光复旧都这是一次政治与军心士气上的巨大胜利它无疑将鼓舞众多不屈服于元朝统治、或者正在与元军殊死战斗的各地豪杰。临安城在人们眼中代表着大宋的兴衰当年临安失陷谢太后投降后许多南朝武将认为再继续战斗下去已经没有了意义从而失去了奋斗的目标而选择了投降北元。
随着四枚旗花火箭在空中炸响入城式队伍以骡马拖曵着重型火炮为先导浩浩荡荡地进入临安城穿城而过。后面是千余骑兵组成的护卫亲兵最后是挺胸昂头、步伐整齐的步兵队伍。密密的战旗在风中飒飒作响刀枪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芒。
临安城如过节一般街道挤满了欢迎的人群。密密麻麻的香案摆在街道两旁远远地直排到另一个城门各种装束的临安父老跪在香案后举香过欢迎王师进城。
香案上时鲜瓜果、腊肉熏鱼大户人家司空见惯寻常人家过节才能吃到的珍馐美味堆得满满的。每当光复军将士经过都有人从自家的香案前冲过来将瓜果吃食不断地向将士们怀里塞。有的干脆打了褡裢直接挂到了士兵们的脖颈上。
打仗时面无惧色的光复军士兵此时却扭捏起来涨红着脸谦让着推托着。
“王师百战百胜光复旧都壮士们奋勇杀敌拿些吃食一点也不过分。”一个穿着绸袍读过几天书的白胡子老人瞪着眼睛说道。
“是啊是啊多带些吃饱了多杀鞑子让鞑子知道我宋人的厉害!”一个乡农模样的人接着说道抓着几个果子塞进士兵的手里。
“王师北进杀鞑子扬我大宋国威替咱老百姓出气解恨哪!”人群中有人高声呼喊着引来一片附和之声。
“镇国公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那个白头的就是镇国公。”百姓中有人激动地叫道。
“哪呢?哪呢?”有人踮起脚尖张望着。
“战神镇国公我看见了看见了他好年轻啊!”有人惊讶地喊着。
人群中起了一阵骚动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只是为一睹已经被外界传得神乎其神的大英雄许汉青的真面目以便增加些酒桌上值得炫耀的谈资的。
在人们惊讶、赞赏、崇拜的目光中许汉青带着微笑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而来。周围是百余骑重甲铁卫身后是小皇帝乘坐的厚甲马车。
“恭祝镇国公大人身体安康百战百胜。”香案后几位老者举香祷颂道。
周围的百姓与光复军士兵顺着老者的话头接着喊道:“祝镇国公大人身体安康百战百胜。”
许汉青在马上微笑点头拱手向周围百姓表示感谢。这个动作更加带动了百姓们的情绪。
“身体安康百战百胜。”喊声如雷般响起掀起了一片狂热的浪潮。百姓们互相推挤着试图向前拥以至于站在外围的光复军士兵不得不拉起手来进行阻止。
“镇国公真乃我大宋中兴栋梁人望竟如此之高啊!”与许汉青并马而行的张世杰笑着对许汉青说道。
“呵呵非是我许某人望高实乃是因为驱除鞑虏、恢复河山确乃人心所向大事所趋呀!”许汉青谦逊地说道。
“过谦了镇国公的文韬武略张某在这段日子里是深为佩服啊!”张世杰略微有些黯然地说道“说句心里话我不如你呀我年岁也大了如今确实可以安心地享享福了。”
“越国公身体康健老当益壮怎么就想要偷懒了呢?”许汉青调侃般地说道:“再说您经验丰富我们这些年青人做事难免有失偏颇还是需要您这样的老人监督把关的呢!”

张世杰苦笑着点了点头“原来跟随于我的那些将领士兵还望镇国公能照顾一二让他们能报效国家以后混个好出身我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光复军中一视同仁没有什么拉帮结派互相倾轧的事情。”许汉青笑着点了点头“赏罚分明才能带好军队只要他们勇猛杀敌多立战功便绝不会委屈了他们。光复军中向来的规矩便是赏功不赏人这点还请越国公放心才是。”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张世杰终于放下了心事脸上也带上了笑容。
…………………………………………
南宋定都临安后大约花了二十年时间致力于宫殿郊庙建设形成方圆九里的宫城又进一步扩建外城。但如果说北宋东京的政治和生活中心还是宫城——里城——外城——郊外的顺序依次扩展那么南宋临安已形成多中心外城城门外形成若干大型生活用品批市场(主要有粮食、蔬菜、水果、水产品、肉产品等)西湖沿岸则形成又一个中心区楼台沿湖林立园林斗艳争奇寺观众多正所谓“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俨然是一个集居住、娱乐、文化、商业于一体的繁华区。
元军占领临安时由于谢太后等投降所以城市建筑没有受到大的破坏。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邓光荐看着略有些破败空空荡荡地宫殿不禁泪流满面摇头叹息。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许汉青淡淡地一笑“这临安景色虽美却也是消磨人的慢性毒药啊!必须时刻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勇于开拓前进心里只想着偏安是不能够长久的。”
“镇国公说得有理。”小皇帝看着宫殿点头道“邓师傅不是要去拜访临安城的几位名士吗?朕也想跟去看看。”
“名士?”许汉青皱了皱眉头“敌情司在临安的人员倒是给我提供了一些情报许某倒没现有什么值得拜访的名士不知这几位名士姓甚名谁啊?”
“哦是张**、王**、余**三位名士他们都是精通儒家的大学问家名声很响的邓某以前便和他们讨论过学问。”邓光荐解释道。
“陛下邓大人要去拜访这几位大家您可千万不能去。”许汉青想起来了敌情司的资料里确实好象有这几个人的介绍和评价。
“这是为何?朕不表露身分跟着邓师傅听听这几位大学家的宏论也是好的吗?”小皇帝不解地问道。
“哼哼什么大学问家不过是几个寡廉鲜耻、数典忘祖的欺世盗名之辈罢了。”许汉青不屑地说道。
“镇国公怎能如此无端毁人轻誉?”邓光荐生气地说道。
“毁人清誉?”许汉青也毫不示弱地反问道“这几位所谓的大学问家、名士在北元统治的时候都干过什么邓大人可否知道?”
不待邓光荐回答许汉青继续说道:“邓大人可否听过他们四海一家的高论?此等名士以作四等奴隶为荣还著书为蒙古人歌功颂德听说北元朝廷还要请他们去大都讲学人格如此卑鄙无耻也敢称名士吗?拜访不把他们当汉奸抓起来就不算了。”
“竟有此事?竟会如此吗?”邓光荐瞪着眼睛不信地问道。
“大浪淘沙沧海横流。这个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内心。”许汉青说道“时过境迁邓大人就不能用老眼光看人了如今临安新定人心尚未稳定邓大人此举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还是尽量慎重些为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