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天道之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一歇,老魔长出一口气,继而又哈哈大笑起来,直笑得眼泪几乎都要流出,步云见状疑惑不已,心想师叔不会就此疯癫了吧?只听戒嗔道:“徒儿,可明白了么?”
步云闻言一怔,心想,这是什么意思?明白什么?
戒嗔放下手中果子点心,笑了一笑,道:“为师与师叔斗法,那法诀术法用的可是三界之中难得一见的,繁杂无比,威力不可谓不大,但真正让为师略占上风的,不过一区区小计而已。
“凡武力术法,千变万化,其目的只有一个,制胜。那日蓝胤仙帝以强凌弱,降下天火天怒对付你一个黄口小儿,居然还另外施展法宝,你道为何?也只有一个目的,制胜。
“衍生开去,我等修行所为何来?无论何种修行方法,无论至何境界也只有一个目的,即追寻大道。
“何谓大道?大道亦即天道,自然而已。
“修行之人的修行过程,也即追寻天道的过程,说到底,不过寻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
“归纳起来总要走过两个大的阶段,即大道至繁、大道至简。
“所谓大道至繁,是在那修行之中,不断验证的过程。天道一途,渺渺茫茫,何处乃是正途?故而须得无尽探索,不断验证,其间过程艰辛无比,甚而付出神魂俱灭的代价。
“一旦探寻出正途,便有了豁然而醒的觉悟,反思探寻过程中一些作为,竟是完全与初衷相悖,与道法自然之意南辕北辙,故而又不断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锤炼心智,完善自我,化繁为简,天道可期,正所谓大道至简。
“而无论大道至繁抑或大道至简,其中心也即炼心明智,明心见性而已。”说罢,便又慢慢检那果子点心去了。
步云听了,似有所悟,但毕竟天道对他来说,太过渺茫。此时虽有所悟,不过只是以他有限的经验稍稍体悟。
那戒嗔老魔怎会不知,如今便对他说这些,就是要他时时警惕,处处留心,凡事以天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以求心境自然。可以说,戒嗔老魔为了步云,如今竟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
老魔闻言点头道:“好你个秃驴!好一个大道至简!小子,你这和尚师父竟然如此有心,自小处而谋大道,师叔我不得不佩服。那和尚一向好卖关子,凡事只爱说一半,装神弄鬼。也罢,既然秃驴今日大谈天道,老夫便也凑凑兴,你且听师叔与你道来。
“我等逆天修行,究竟为何?所谓天道又为何物?这些问题须得明白清楚,方可不入歧途。
“看那修行之人有如恒河之沙,过江之鲫,何其多也?然真正修得正果者,又有几人?何也?
“秃驴的意思便是要你知晓,这世间之事光怪陆离,纷纷扰扰,尤其步入修真之后,所见所闻比之凡间不知多了多少,种种匪夷所思之事也不知多了多少。
“如若此时迷失本心,被那花团锦簇般的现象迷惑,哪怕你修行进展如何之快,天资如何之好,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又好比是那镜花水月一般,虚无缥缈。
“故而须得明白,修真既修心,无论在何种情形之下,皆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任它如何扰人耳目,只把它当作过眼云烟,付之一笑即可。
“只须记得追寻天道才是正途,天还是天,地还是地,人还是人,道还是道,有何花团锦簇?有何迷离恐怖?不过是人之本心折射,自寻烦恼。
“人的**乃是最最难以满足的,无论是凡人还是仙人,甚至那九天之上的神秘存在,说到底其本源也不过是自那凡人修行而来,与一般凡人并无二致。凡人所具之七情六欲这些所谓高人一样具备,只不过追求目标不同而已。
“你也见到那蓝胤仙帝之所作所为,可与凡人有何区别?依我看来,只怕比那凡人还要不如。真不知是怎样修行而来,丢尽了仙界的脸面。
“须知修行之人逆天而行,起初只不过向老天多要些寿命,求个长生不老,一旦修行有成,蒙老天开眼,修得不死不灭之身,便又继而追寻天道。
“那天道是何物?谁也说不清楚,各自有各自看法,都在不停探寻。
“最经典的便是那众仙之祖,三清上师之一的太上老君之言了,且听师叔背来,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于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圣人在上,本无吾等言语之处,但也正如圣人所言,修行一事最是玄妙,他人高言替代不了自身感悟,必须自己悟道方可。
“以师叔之见,那天道浩瀚无际,湛泊不动,穹窿而高明,湛寂而虚妙,所以三光常耀,四时顺序;天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至虚至妙,施於天下而不求报,生长万物而不求取。
“天地人万物,皆是大道所生,大道育成,所以大道流行於三才,变化於阖辟,立万物之性,复万物之命,终万物、始万物者,都是天道的妙处。”
戒嗔闻言,不禁停下手来,带着一副探究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起老魔来,老魔被他看得发毛,诧异道:“直娘贼!这秃驴今日古怪!竟然如此看人,好不叫人骇怕!——直娘贼的老秃驴,你该不会犯了邪性,染上那断袖之癖了吧?”
步云本来正在苦苦思索二人所言,猛然闻听此言,一个不慎,喷的一声笑将出来,几乎把肠子笑断,蹲在地上再也直不起腰,只好苦苦忍住。
那戒嗔苦着一张脸道:“阿弥陀佛!道兄不怕入那拔舌地狱么?何时见过和尚干那腌臜事来?须知和尚自小出家,念经诵佛,深知那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难道道兄不知么?”
老魔诡笑道:“呵呵,照你说法,和尚是个什么东西?”
戒嗔诧道:“道兄何出此言?和尚本不是东西……”忽觉不对,忙闭口不言,只是狠狠瞪了老魔一眼,低声念佛。
老魔见状,越发得意,在那里摇头晃脑,一张老脸上满是欠揍模样,开口调侃道:“嘿嘿,你看——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那是什么?死人么?石头么?我看都不是。
“既然什么都无,再加上光头一个,足足像个鸡蛋!哈哈!老夫明白了,原来和尚不是东西,只是鸡蛋而已!”
言毕似意犹未尽,在那边厢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怪笑不已,连声唱道:“和尚生来不平凡,打坐念经忙不完,吾辈一朝猛醒转,原来和尚是鸡蛋!”
步云此时早已笑不出声来,只是在那苦苦撑着,眼泪鼻涕流了一脸也顾不得擦干净,肚子里那个痛啊,几乎一口气憋死。
戒嗔闻言,越发气苦,只是谨守佛宗信条方才止住心中恼怒。
转念一想,明知老魔德行,看似口拙舌笨,实则邪恶无比,经常扮猪吃老虎,弄得人哭笑不得。
自己一时不查,上了个恶当,没注意老魔早已挖好陷阱,只等自己往下跳。要怪也只好怪自己巴巴儿赶去上当,怪得谁来?只好把那经文念了一遍又一遍,将那作怪的歌声和张狂的笑声驱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