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星军 第三章纷乱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宇宙星军第三章纷乱篇
第一话行星农场和灭星兵团
“当能量与物质的转换的技术被真正掌握,那么只要还有璀璨的群星,那我们就可以衣食无忧。”
曾经站在所属文明能量转换学巅峰的科学家在构想能量转换技术的实用化前景时,如此赞叹。但他没有想到的事,他所在的文明领导阶层在得知这种技术的奇妙之处时,首先想到的应用领域却并非这位科学家所畅想的国计民生,而是军事。
各种难以合成的稀有物质不再稀有,国家再也不会被国库所束缚,军队的补给再也不是头痛的问题。
原本最应该受益此种技术的贫民阶层,不但没有得到必需的物资,反而成了领导阶层严重最好的兵源。
“凭借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为什么不去造福我们的人民却扩充军备?”
“不,你错了博士,你却是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但是和未来相比,我们现在仅仅是得到了一双鞋子,从现在起我们有太多必须要去得到的。”
激烈争辩的结果,是自身的家人全部受到了“最高级别看护”,而这支文明便凭借这样的技术迅速的扩张向远端的星海,直到实力相当的对手出现。
这样的技术在现在的一支文明体系中,已经不再是罕见的高端科技,已经成为一种星际旅行文明一种必备的技术了,类似的顶级技术已经向着物质与数据转换的超现实领域推进了。
运用这样的技术,只要拥有足够的能量,那么就可以真真正正的达到衣食无忧。
不论是鲜美的水果、美味多汁的牛排还是热气腾腾的包子,只要设定明确转换的形式,瞬间便可以实现。
即便是罕见的物质也不再难以得到,钻石之类的贵重品在能量转换的系统之中远比一杯热咖啡要来得容易。
拥有这样的技术的文明,财务和物质的积累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原本应该是这样。
但智慧生命体总会找寻到各种有趣的价值观,不断的取代过时的价值观。
追求自然产物倒成了一个长期以来不变的价值体现形式,尔很多文明在掌握了这项技术之后,为了依然保持社会体系的上进心,激励人民的生活积极性,依然保留了与旧货币功能相似的新货币,这些新货币主要体现为对于位名的贡献和价值,从而可以得到一些特殊的“商品”或是更多的能量配给。
不过虽然说这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真正掌握这门技术的文明也并非遍地都是,因此还有大量依赖自然生产的文明持续着宇宙间的贸易,这也是为什么宇宙商人依然如此活跃的原因。
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信息证明,合成物质的纯度过高,往往相对自然物缺乏一些特性,普遍的说法是缺乏“生命力”,因此很多可以熟练应用这种技术的文明却依然追求自然产物,并且一其为生活的主要组成。
白鸟星军,便是如此,不但如此,甚至有些偏执。
就白鸟星军的技术能力而言,在一支文明体系中也算是首屈一指,而在能量技术的应用上更是如此。
尽管白鸟星军的很多单兵装备没有采用特殊的能量内核,不会像很多文明的装备那样添加一次能量起码可以用上几十年,但这并不表示白鸟星军单兵系统采用的“物质能量”就相对落后。实际上,这种高效,极安全,可再生的能源制造技术至今依然是独门的绝技。
但就能量的制造、储存以及应用,白鸟星军都可以说是顶级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能量转换这个系统科学中的应用基础可以说是毫无问题。
而就能量转换这种技术本身来说,白鸟星军也是一等一的水准,甚至可以直接合成具有特殊能量感性能力的“魔导物质”。
但有趣的是,这种技术在白鸟星军中的应用却受到了极大的克制。
这一点充分体现在无数的细节之中。
首先,在相应设备的安置上,就被极大的减少,通常的应用领域也局限于服装和食物素材之中,因此除了厨房和衣柜有功能相当单一的物质合成系统之外,正常的环境之中便在无法接触到这类的设备了,而即使是配备在厨房的相应设备,一般也很少被泳道,除非是实在懒惰的连去食堂或者叫外送的力气都不想处。
一般情况下,大家会应用这些设备的理由是,希望做一顿特殊的料理,而手头上有刚好没有这种料理所需要的特殊食材,这是从庞大的数据库中调出一份合成出来,还是一种很不错的体验。
再有,就是战舰在进行超常航程,而自身储存的物资不能满足需要,这样的时候转换系统则是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刻。
除此之外,这种系统被极少应用的原因,是因为白鸟星军向绝大所属的宇宙文明一样,大量的依靠着自然采集和种植的各种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而行星级别的农场,自然会满足整个部队的食物需求了。
一直隐居在太阳系,自白色正义时代开始便不为所知,并不代表缺乏固定资产。
除冥王星的改造监狱之外,太阳系到新家园的直线一带,还有这六个经过改造的自然行星农场。
虽然称之为农场,但实际上包含了所有自然动植物养殖以及部分矿物质的获取任务,如果说是生活补给基地到更加恰当。
这些星球分别以“伊甸园”、“桃园乡”、“蓬莱”、“乌托邦”、“神农乡”、“瑶池”这六个地球传说中的仙境来命名。这些星球都有各自所属的恒星系,星球的各种指标都与地球非常的接近,通过行星改造的技术使其快速的变成相当于地球冰河期结束时的自然环境。
行星改造,首先是需要寻找条件相当的星球,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密度能够使得人工知道的大气可以不被真空的太空掠夺。
当然一般来讲这样相似的星球大多会拥有自己的大气,而且如果是复合生物生存条件的大气当然最好不过。
不过这样的行星很难找到,在找到合适的星球时,为了加速其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对环境进行一番彻底的政治。
燃烧或冷却,使得星球的环境快速的稳定下来,大型的光偏曲能量常可以轻松的做到这两项工作,这项工作之后便是大刀阔斧的对充满各种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以及空气中充满粉尘的星球投入大量的微生物。不过如果仅依靠微生物的力量,恐怕要用上上万年的时间,这样的情况下,纳米技术就又有了用武之地。
大型的环境控制系统以及纳米机器人联合起来,以使得星球的整个生态体系上万倍速的进化着,环境控制系统不断的制造各种猛烈的环境,闪电将空气中的物质不断的合成,而暴雨冲刷地面不断将沉睡的元素挖掘出来,人造的地震和火山喷发使得更多的元素被释放,各种元素被不断的融合在一起,逐渐出现了生命的气息,适合的环境使得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也异常的惊人,很快整个星球就成为了微生物的世界。
猛烈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星球的表面迅速的出现了各种复杂的地形地貌,当这一其稳定下来的时候,第二轮的微生物播撒便有针对性地开始了。
定点的投放让被移民而来的微生物直接存在于最适合的环境,这些微生物会不断的改变环境,也会被环境所改变。
第一批纳米机器人的使命已经接近尾声,他们开始逐步地进入休眠状态,只有少数的保持轮流的活动状态,实时监控这个方面的数据。

完成这些步骤,大约要用上一个地球年的时间,这一年期间,大约相当于自然进化的数十亿年。
紧接着第二阶段开始了,丰富的微生物所创造的安定环境便开始投撒植物细胞。
蕨类植物和孢子植物作为第一批,这些适应能力强的植物附加在营养液中被广泛的喷洒出去,用不了一周,随着环境调控的细致化操作,整个星球就开始遍布这些简单的植物了。
苔藓河水藻是被最广泛应用的种类,他们繁殖力极强而且对于环境的要求简单,这些原始简单的植物在星球改造的第二阶段中担当着主角。
这些原始的生物进一步的改善着星球的大气结构,同时也将各种无机物充分的调动起来,星球开始了内循环,而再此时人工干预变得更加细致和频繁,有的时候甚至会连续不断地进行人工环境干预作业。
持续的降雨已降低空气中的粉尘,这使得空气迅速的洁净;通过改变阳光的照射程度,使得植物可以获得最佳的繁殖环境,微生物和原始植物开始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此时,各种单细胞的生物也开始投放,改造的行星上终于开始有了基础的环境体系。
大约半年的时间,整个星球就会充分成为一个原始生命的大牧场,而此时环境也已经真正的安定下来,空气已经变得非常的干警,大气成分也接近正常生物所需要的比例。
第二阶段结束之后,在确定各种指标符合标准的时候,真正的播种便开始了。
直接跳过古代生物的进化阶段,经过仔细筛选最适合的各种植物、昆虫和水生生物开始大面积的投放。
充满微生物和各种水生藻类植物的海洋成了新移民的水生生物的天堂,在没有竞争天敌的环境下,数量也开始几何级别的猛增。
而陆地上,各种先期移民的昆虫,诸如蚯蚓和大量以蕨类植物为食的其他昆虫种类也开始快乐的生活着。
严格按照生物的种群生活习惯而精心搭配的比例,以及投放的步骤,使得一切可以稳步的快速发展,而各种大型的运输舰这个时候会非常的繁忙,从其他的星球季节而来的各种生物样本甚至种群被汇集到改造的行星之上。
好在,为了适应星球改造这个庞大的市场,宇宙中从事着这方面工作的商人数量十分庞大,而抛开这些,白鸟星军自身的培育体系所储备的物种数量也相当于一个星球的总量,就这样,以亿为基数的各种昆虫和水生物被投放下来,快速的适应着新的家园。
而与此同时,各种植物也开始被纷纷的投放到了适合的区域,经过特殊改良的植物只要在拥有特殊营养液的环境中,便会拥有百倍原物种的生长能力。
只要半年的时间,加上人工调整阳光的照射时间,整个星球就会变成一个绿意盎然的植物和昆虫的世界。
接下来的第四阶段,也可以算是最重的阶段。
确定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之后,纳米机器人也开始因为寿命的界限而逐步的开始崩溃,而已经形成庞大自然基础面的环境,也可以开始引入位于食物链上层的物种。
处于食物链中层的各种生物开始陆续的投放。
安逸的环境和充足的食物使得他们感受如至天堂,但他们不知道的事,这其后便是作为顶层掠食者的智慧生命体,已经开始看着这个星球流口水了。
停止一切非自然的干预手段,负责开垦星球的人员开始降落到星球表面之上,这是自行星改造开始,改造者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在严格的环境开垦标准的约束下,茂密的森林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农作物,广袤的草原也开始放下大量的草食动物,而为了让这些动物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一定比例的肉食动物也被投放下来。
就这样,人工建立的全面生物体系被搭建起来,而依靠拟态的各种侦察机器人则详尽的掌握这个种群之间的数量对比,除非发生较大的失衡,否则都不会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
可以想象一个地球一样的巨大农场,在不足百人的高度机械化控制之下的超级生态农场,既是一个这样的生产基地所出产的资源,也足够满足十倍地球人的需求。
被设定为完全中立的各生产行星,并没有全力地进行相关的生产,而是在保证需求的条件家,将星球作为多方面的综合功能行星。
科研、旅游、环境培养、星际贸易、休假,和特别的休假。
星军的科技水平,在很多方面一直领先于各个文明,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科技越是发达,其发展的速度就会越快,而当科技的发展能够跟得上思想的速度时,毁灭与创造之间,就没有那么遥远的距离了。
“当毁灭一个星球只需要一发炮弹,而这样的炮弹有遍地都是的时候,一发子弹就可以摧毁一个星球的时代就不会来临了,因为在那之前所有的文明就已经被摧毁殆尽了。”这句话的出处已经无章可循,但现在的宇宙确实在向着这个方向前进着,而作为科技领先的各文明,纷纷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可能未来,纷纷开始思考对策。
白鸟星军的做法相对简单,那就是限制科技的发展速度,让大量的顶级科学家去种地。
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大量的科技实验室被关闭,相关的顶级专家根据意愿被派往各个基础基地享受生活,而各行星改造这个大工程更是聚集了大量的绝顶天才,而更是有不少人当起了农场主。
当然,有些人也并不一定是出于自愿。
洛奇·凯,作为年轻的能量转换以及机器人领域的罕见天才,最初被分配于“神农乡”的时候并不十分开心。
在高中时代便撰写了“惰性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能量转化理论”,引起领域内的高度重视,而在大学(白鸟星军内部学院)二年级的时候便已经完成了相应的实际研究。
正当他的导师乐得嘴还没有来及闭笼的时候,便已经惊得舌头都凉掉了。
他所研究的成果,是可以以特殊的能量物质释放出特殊的量子,并且会导致所碰出的物质发生激烈的转变。这种反应相似原子能,但更加高级与彻底,而最终的结果也更加猛烈。
一个花生米大小的特定能量内核,所引发的能量激变造成的物质溃变的连锁反应,足以摧毁一个行星。
这种特殊的能量内河蕴藏着极大的能量,用处自然多的数不过来。
但是,凯偏偏把这种花生米大小的内核放在了他精心设计的,只有一个苹果大小的微型超机器人体内,并且加以情感芯片的人工智能。
“思考型行星兵器!”年轻人显然没有详细地考虑自己的话意味什么。
一个苹果大小的机器人,自我思考自我运动,其自身的能量可以存货上万年,并且还夹在了诸如微型量子引擎、超合金装甲外壳、环境应对系统以及一大堆常规的先进设备。
但是学校的反应,却让凯大失所望。
在凯看来,那是一群神经兮兮的老古董,在面对自己划时代一般的伟大创造面前都杀了眼了。
而最终,凯和那三个红黄蓝不同颜色的“苹果”被中止了学期,送去改造农场继续接下来的学业。
“种田的灭星兵团”变成了学院的一个隐喻。
起初,凯非常之意这样的决定,不过在接触到他曾经得几位平和的“农夫”偶像时,渐渐的,他也开始了反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