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看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nbspnbspnbsp;第二十八章
 nbspnbspnbsp;“怎么?”载沣面露怒色道:“翁大人是怀疑本王谎报账目?”
 nbspnbspnbsp;载沣并不是真生气而是向翁同龢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要以为自己是好欺负的
 nbspnbspnbsp;“王爷息怒!”翁同龢被载沣的突然翻脸搞了个措手不及:“下官并不是怀疑王爷的账目有假,而是被这个造船厂的价格给吓倒了,一个造船厂就要六百万两?这些洋人真是太黑了!”
 nbspnbspnbsp;“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载沣面无表情的说道:“人家就要这么多,我怎么办?难道还不买了不成?”
 nbspnbspnbsp;翁同龢现在是一肚子的苦水,却没有地方倒。刚把载沣今年的军费解决了,又出来了一个造船厂,六百万两啊!报销一半就是三百万两,真是让翁同龢想死的心都有了:“王爷!六百万两报销一半就是三百万两,户部现在实在是拿不出这些啊!”
 nbspnbspnbsp;载沣知道翁同龢没有钱,所以也没有苦苦相逼,怎么说翁同龢都是光绪的老师,帝党与清流的领袖,自己以后还是有很多的事要办哪,少不了要和他打交道。翁同龢虽然是状元出身道德文章写得到好,但为人却是不怎么样!反复无常、心胸狭窄,正是载沣对翁同龢的评语。正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载沣可不想得罪翁同龢这个既有地位又有名望的小人!
 nbspnbspnbsp;“竟然翁师傅现在没有钱,载沣也不好厚着脸皮硬要!我过几天再来,老实说要不是我却实没有钱了,我也不想为难翁师傅。还请翁师傅不要见怪!”
 nbspnbspnbsp;“王爷实在是太客气了,下官真是惭愧万分!”翁同龢见载沣没有了刚才强硬口气,不禁大喜:“王爷所需的三百万两,下官一定在二个月内给王爷送去!还请王爷稍等一些时日!”
 nbspnbspnbsp;“那就这样说定了!”载沣站了起来:“载沣也不便叨扰了,告辞啦!”
 nbspnbspnbsp;载沣出了户部去慈禧那里了,陪慈禧太后说了大半天的话,下午的时候才出来。回到醇王府好好的打扮了一番已经快到傍晚了,于是载沣急急忙忙的就去见佳人去了!
 nbspnbspnbsp;位于前门外大栅栏的中和园是北京城有名的戏园子,里面装修的是富丽堂皇,而且北京城里很多有名的戏班、名角也经常在这里面演出。
 nbspnbspnbsp;“韩蕊来迟了,王公子请不要生气!”就在载沣四处张望的时候,韩蕊突然的出现在载沣的背后,把载沣吓了一跳!
 nbspnbspnbsp;“我也是刚到,韩姑娘快请进吧!”两人来到载沣早就定好的的包间里。载沣定的包间位于中和园二楼,视线是整个戏园子里最好的。里面的东西并不是太多,一个四方桌,外加四个椅子,都是做工精细的红木家具,桌子上面摆着六碟点心,墙壁是挂着几副字画。韩蕊以前根本没有来过几次像中和园这样的高档的戏园子,进包厢更是第一次,不免多打量了几眼。
 nbspnbspnbsp;载沣热情的招呼着韩蕊,韩蕊是第一次到这样的地方,而且还是和载沣这样的年轻男子在一起,不免有些拘束与紧张。
 nbspnbspnbsp;“蕊儿是不是很喜欢听京剧?”载沣看到韩蕊有些拘束就主动的找起了话题,不过对韩蕊的称乎已经从‘姑娘’上升到‘蕊儿’!
 nbspnbspnbsp;“嗯!”韩蕊声音小的和蚊子一样,看来她还是放不开。
 nbspnbspnbsp;“我也是很喜欢听京剧,蕊儿你最喜欢听那一出?”载沣锲而不舍的问道。
 nbspnbspnbsp;“我~~~~我天天要和爹爹一起走江湖,虽然喜欢看戏但看的戏并不多,也就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了!”韩蕊依然低着头,两只手胶在一起,但话却比刚才多了起来。
 nbspnbspnbsp;“这京剧虽然才出现五六十年的光景,却有不少的好剧目,什么霸王别姬、白蛇传、定军山、贵妃醉酒、群借华、金玉奴等等都是堪称经典的好戏啊?蕊儿以后有了机会可要好好的听一听!”载沣的一番话却引起了韩蕊的注意。
 nbspnbspnbsp;“京剧才出现五六十年吗?”韩蕊终于抬起了头,眨着好奇的大眼睛说道:“我还以为京剧是自古就有的哪?
 nbspnbspnbsp;“那有啊!”载沣笑道:“这京剧的确才出现五六十年,我可没有骗你!如果蕊儿你想听京剧的来源,我可以讲给你听!”
 nbspnbspnbsp;“好啊好啊!”韩蕊可是对这很感兴趣。
 nbspnbspnbsp;“好!那我就讲了!”载沣笑了笑,对能表现载沣才华的机会,载沣可从来不会放弃:“要说这京剧的形成,还必须从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说起。乾隆五十五年为庆祝乾隆爷八旬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戏班,由艺人高朗亭率领进京参加祝寿演出。这个徽班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这次北京的祝寿演出规模可是非常的盛大,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粱桥,每隔数十步设一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荟萃争妍。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还没有歇下,后面又已开场,群戏荟萃,众艺争胜。

 nbspnbspnbsp;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
 nbspnbspnbsp;四大徽班各有所长,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说法,轴子指以连演整本大戏著称,曲子指擅长演唱昆曲,把子指以武戏取胜,孩子指以童伶见长。在捧旦之风十分火爆的京城,技艺不凡的高朗亭自然受宠。抵达北京后,他接替原三庆班班主余老四掌班,一做就是多年,同时还担任了京师戏曲界行会组织“精忠庙”的会首,通过精忠庙对北京的戏班、戏园实行行政管理,他也成为梨园领袖。
 nbspnbspnbsp;至嘉庆初,徽班在北京的戏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导地位,在京的各声腔剧种的艺人,面对徽班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艺术优势,无力与之竞争,多半都转而归附徽班。他们中有京师舞台各声腔剧种的名优,如加入春台班的湖北汉戏名优米喜子、李凤林,加入四喜班的湖南乱弹(皮黄)名优韩小玉,加入三庆班的北京籍京腔演员王全福等,于是就形成了多种声腔剧种荟萃徽班之势。也因此,徽班在诸腔杂奏的过程中,从“两下锅”“三下锅”到“风搅雪”,逐渐侧重皮黄戏的演出,后来慢慢的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京剧”
 nbspnbspnbsp;第,二十九章
 nbspnbspnbsp;“原来京剧是这样出现的!你知道的可真多!”韩蕊一脸的崇拜之色让载沣看着特舒服。
 nbspnbspnbsp;“我知道的可不止这么多,”载沣兴奋的说道:“你要是想听我再和你说说关于京剧其他方面的事!”
 nbspnbspnbsp;“好啊!你快说啊!”韩蕊丝毫没有了拘束与紧张。
 nbspnbspnbsp;“就说这京剧除了它的唱独特外,最有特色的要算它的脸谱了!“载沣侃侃而谈道:“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大家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
 nbspnbspnbsp;京剧脸谱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图案勾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的表情。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勾画时以“鱼尾纹”的高低曲直来反映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
 nbspnbspnbsp;京剧脸谱,是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nbspnbspnbsp;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姜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nbspnbspnbsp;“怪不得大家都说曹操是白脸奸臣哪!”韩蕊恍然大悟道:“原来是从这里说起的!”
 nbspnbspnbsp;载沣刚想接着望下说,却听见一阵锣鼓之声。原来是开戏了,于是只能放弃了:“以后有机会咱们才说,现在还是看戏吧!”
 nbspnbspnbsp;今天中和园演的是以老生谭鑫培为主角《定军山》,谭鑫培的云遮月可谓是一绝(云遮月是京剧声乐名词。这是对老生的圆润而较含蓄的嗓音的一种比喻),这种嗓音,开始听来似觉干涩,以后愈唱愈觉嘹亮动听,使人感到韵味醇厚,潜力无穷。谭鑫培扮演的黄忠唱“扫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一句中的“天”字的嘎调(在京剧唱腔中,凡是用突出拔高的音唱某一字时,习称嘎调)发音苍劲有力,能达远闻,而近听又不觉其尖厉,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nbspnbspnbsp;谭鑫培不愧是京剧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派——老生谭派的创始人,更不愧是标志京剧正式形成的成名人物。其技艺绝对算的上空前绝后啦!
 nbspnbspnbsp;更新的不快,但还是要求票!!!
 nbspnbspnbspnbspnbsp;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