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赈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承恩接着道:“陛下,老奴和管理内库的李公公关系不错,前些日子,陛下被魏逆刺伤,老奴去拿药材的时候听李公公说的,魏忠贤虽然贪婪,但是怕被先皇发现,却是从来不敢打内库的主意所以这内库中的银两却是颇多的。”
周扬一下子打起精神来,这大明皇帝的内库居然还有2000万两白银,这可是相当于大明王朝两年的赋税那。周扬道:“哦,果然如此,那朕可就不用担忧了,乔爱卿,若是要赈济陕西的灾民,共需银两多少哪?”
乔允升和孙承宗一脸惊异,大明王朝立国二百余年,只听闻皇帝从国库里拿钱,从未听说过皇帝拿自己的钱来赈济灾民的。听闻皇帝问话,乔允升忙道:“陛下,按照往年的来算,若是只有陕西一省的话,就只需白银百万两足矣,如要加上西北,山东等地的话,怕是就要不下三百万两了。”
周扬本来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此刻乍一听只需三百万两,这才放下心了,内库的2000万两白银周扬刚刚听闻的时候就已想好了用处,辽东的女真是朝廷的大患,这才是要用钱的地方,强军才是周扬正真想要做的。周扬这才道:“如此的话,等会乔爱卿就和老王去内库一趟,提出500万两来,三百万两用于赈济灾民,其他的就算朕借给户部的。嘿嘿。等户部有钱了,可要加倍偿还的。”
乔允升心中大喜,大明朝的户部何时有过钱来,皇帝这下可算是直接给户部送钱了忙道:“微臣遵旨。”周扬又道:“两位爱卿,这陕西,山东等地灾荒连年,民生疾苦哪,朕想不如就免了两地这两年的赋税如何?”
孙承宗闻言大震,喜极而泣,道:“陛下此举,乃是圣明帝王。赦免两地赋税此举必将使天下臣民感陛下恩德,永世不忘哪。老臣代天下臣民百姓谢过陛下。”
周扬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随意间的一个想法能让孙承宗这样的老臣感动成这样。问道:“只是这负责赈灾的大臣可要慎重挑选,孙老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孙承宗声音显然还是有些激动,面色潮红,道:“陛下,这赈灾大臣还需得是朝中有威望的老臣担任,臣推荐刘宗周刘老大人,刘老大人清廉自律,只是受阉党迫害,已然被罢官去职了。”
“哦,”周扬对这个刘宗周倒是有些影响,明史中这位刘宗周可是崇祯一朝中有名的倔脾气,为官清廉,敢于直谏。便向乔允升问道:“乔爱卿以为如何?”
乔允升略一思量,忙道:“陛下,臣也以为刘老大人最为合适。臣附议。”
“既如此,那等会孙老爱卿就拟个圣旨吧,以刘宗周为钦差赈灾大臣,赴陕西,山东赈灾,另外着吏部挑选精干的官员随刘宗周一同前往,朕赐尚方宝剑,允刘宗周监察山东,陕西官员,凡有贪污的官员,三品一下,有专断之权,三品以上的,可以暂免其职。允其调动一卫官军,以神机营为钦差卫队,即日起程,前往陕西赈灾。”
“陛下圣明。”

周扬这才想起似乎是这二人前来求见自己,而不是自己找二人前来的,问道:“两位爱卿前来见朕,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么?”
孙承宗这才想起自己此行正是要和皇帝商议赈灾和辽东的事情,赈灾的事情皇帝自己提出来了,那么就只剩下辽东了,接口道:“陛下,臣听闻辽东女真似乎又有异动。”
周扬拿起折子,道:“朕也收到蓟辽总督的奏折了,不知爱卿有什么主意?”
孙承宗道:“老臣恳请陛下启用袁崇焕为蓟辽总督。”
“袁崇焕,朕听说过此人,此人极善用兵,倒是个合适的人选。既然孙老爱卿提议,那朕便准了,还有听闻孙老爱卿有个学生叫洪承畴的,似乎也是个人才那。也随袁崇焕去蓟辽前线听用吧。”
孙承宗闻言大喜,周扬又道:“还有什么事情吗?”
乔允升忙道:“陛下,臣奉圣命查抄阉党财产,耗时半月,方才清查完魏忠贤和奉圣夫人二人财产,计白银一千三百万两,黄金一百万两,房产三十一处,田地三十万亩,共计白银两千四百万两。但是分散各地,一时无法转运到京。还有国库也急需充实,九边和辽东用兵都要银响,另外估计阉党羽翼财产也不下白银一千万两。请陛下圣裁。”
周扬虽然也知道魏忠贤的家产绝对不会很低,但是现在的数目却是高得吓人,魏忠贤的家产似乎比自己这个皇帝还要殷实,看到乔允升那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知道他是怕自己反悔收回多拨出去的那200万两白银,失笑道:“行了,乔爱卿,君无戏言,那两百万两就算朕送给户部了,你用不着在朕这哭穷。”
乔允升见皇帝识破自己的用意,尴尬不已,周扬呵呵一笑,道:“查抄阉党的事情就由乔爱卿和孙老爱卿多多费力了,至于刚才说定的事情就那么办吧,具体的章程也要劳烦两位爱卿。若没有其他的事情,两位爱卿就先去忙吧。”
孙承宗见皇帝下了逐客令,自然不会厚着脸皮呆在这,忙起身告退,乔允升却是站在殿下不走,周扬哭笑不得,这个乔允升还真是个活宝,一排王承恩,道:“老王,你这便随乔爱卿走上一趟吧。”
乔允升这才跟个没事人一般的和王承恩走出殿外,周扬看看时间已然不早,又想起方才和皇后说自己晚上要在坤宁宫留宿的话,皇后似乎没有反对,一阵兴奋,道:“来人,摆架坤宁宫,着人去把两位贵妃也接过去,就说朕要和她们一起用晚膳。”
身旁的小太监早已是出去传旨了,周扬大步走出宫去,背后传来小太监的声音:“皇上摆架坤宁宫喽!”
宫门外
孙承宗仍然无法平静下自己的心情,他清楚的感觉到现在的崇祯皇帝很有可能回是大明王朝继永乐大帝以来的又一位圣君。走出宫门,孙承宗看着日暮下的紫禁城,心中对大明王朝的未来第一次充满了信心。背后传来了乔允升的声音:“孙阁老,孙阁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