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不一样的谈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邓大强的确有点桀骜不驯,做什么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特别是鹰嘴崖子那件事上他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无视法律的凶狠,还有鹰嘴崖子男人死得那么的蹊跷,蔡老四的猜测王志军也有同样的。
但找不到证据证明鹰嘴崖子那些人的死与邓大强有关系,不是王志军要纠结于此为恶人申冤,那些人虽然死有余辜,那也该用法律来制裁他们,而不是古代游侠那般的方式解决。
两人又谈了很久,谭大嫂从对方的话里总算得窥一二,原来是担心邓大强走了歪路,那哪里可能?
谭大嫂把邓大强这个人的性格仔仔细细的掰扯过王志军听,一个疼爱女儿的父亲其实他真的坏不到哪里去,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自己的娃想。
王志军担心的就是这一点,邓大强这个人三观就是个歪的,疼爱女儿疼爱的掏心掏肺的,这种爱相比起大义是极自私的,魔性的很。
他只疼爱他的女儿,连亲娘老子都比不了,这样极端的疼爱,一担邓青娃有个闪失后果不堪设想的,他看过不少卷宗,认真研究过那些个十恶不赦的犯罪分子,有一个犯人的形象以及作风与邓大强特别相似。
听了王志军的理由,谭大嫂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小王啊!你让婶子怎么说你呢!年纪轻轻就操心这么多事,天有不测风云的事情多着呢!现在就担心上了,邓大强那脾气犟的跟牛似的,除非你顺着他来,反着来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搞不好关系,也起不到你的引导作用。”
王志军满脸都是问号,那要咋个子办?这丫最疼爱的就是他闺女邓青娃,难道还让他一村书记去讨好个小丫头片子?不要面子的吗?
小王同志忙摆手。
“不行不行不行!婶子你别说了,反正就这个样子,我们也没影响工作。”
谭大嫂没猜到王志军那奇葩的想法,只自顾自的说自己的理由。
“比如说,小王你要搞学校建设,比如建设操场这个事,你就不能说啥子精神文明建设,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人发挥什么党员精神捐钱捐物。”
“你要说让娃儿们多锻炼身体才会更好,不求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但求身体无病无灾健健康康的长大,当你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你不要以党支部书记的方式说,要当那些娃都是你自己的娃,你是一个父亲,你以一个父亲的心态与邓大强同志讨论这个问题。”
“爱女心切的邓大强同志对你的看法就不一样了,你与他基本上能达到共鸣。”
王志军眉头皱的死紧,夹死一只苍蝇妥妥的,不可否认老人这个方式很不错,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能很好地展开工作,比起自己刚才那不靠谱的想法合适的多,但咋感觉那么别扭呢?
一个父亲的心态去看待孩子们,他一个还没结婚的老年轻,真的不好定位啊!看来还是得赶紧把婚结了,结了婚有了孩子大概他就能找到老父亲一般的定位。

谭大嫂又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王志军对老村子那边的担忧,就可以这样说,那边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抓一抓,一定不能让拐卖人口的恶徒在那里再次滋生,到时候受伤害的还是咱们自己的娃,还是以老父亲的担忧之情说出来,邓大强会比谁都急。
要是王志军不那么刚硬,如她教的这样说话,谭大嫂猜测邓大强那家伙怕是觉都睡不着,搬了铺盖二十四小时守着老村子,如谭大嫂猜测的那样邓大强的确担心,虽没有她猜测的那么夸张自己二十四小时去盯着,煤球它妈是派过去了的,许以重利二十四小时盯着。
王志军通过这番谈话,也算是转过弯儿,仔细想想他的工作的确做得不太好,毕竟这里不是部队。
龙水村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无疑是个小型的社会形态,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以那种正规化军事化的管理方式来约束他们不太现实。
这位老同志说的那些道理虽土,更没有领导的指导方针作引,却是句句说的在理,想要工作做得更好,他还得跟老同志好好的学习。
王志军一脸受教的样子,谭大嫂满脸都是欣慰,哎!儿子还说没她村子里照样运转,咋个样子?没有她老人家这村子里还真不行,看吧看吧,从上到下乱糟糟的,哪有她在位时那般的和气。
那个时候除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村干部之间真是和和气气的,日常吃个花生米喝个小酒,哪像现在这几个斗得跟乌眼鸡似的。
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发生战斗一般都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匀,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
某老太太很得意,她怕是忘记了她在位时,大家穷的叮当响饭都吃不上,和气?那是因为没有打的理由。
两方人马出动,各有收获,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主要是陆云兴这边邓大强个油盐不进的不好搞,但总的来说此次工作还是成果斐然的,两个闹翻了的在村里碰到,还是会打个招呼的。
是真心实意?还是面子情,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它俩不要当着全村人掐架就可以了,陆云兴他们的要求就这么简单。
村民们依然搞自己的生产,娃儿们上学,老太太们上扫盲班,村干部也不搞事情了,好像一切都挺好,茶树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按照正常的情况,现在是不适合种植茶树的,邓大强培育的茶树却恰恰相反,试验田里生长的欣欣向荣,长势这么好王志军也是很高兴,能够早日投入生产种植,就能早日见到效益。
还没等再次召开村干部会议,村子里发生了一件相当大的事,差点出了人命。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甲老汉娶儿媳,本该是热热闹闹喜庆的一件事情,青沟子娃儿们闹新娘子,起哄要老头将儿媳妇从院门背进堂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