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二叔的诧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天空中看,青野村的地理位置位于山坳里,两侧的山峰连绵数百里,宛如两条巨龙将这一片土地紧紧包围在中间。
这狭长的一片宛如酒瓶状的区域,就是青野山区,而青野村则坐落于瓶颈处,和外界连接的山口就等于是‘瓶口’处。
陈杨的家位于青野村右侧被当地人称为‘小青山’的山脚下,和青野村主村相隔不过一百多米,越过一片农田和一条从村中间婉转流过的小河,就能到达一百六七十户人家组成的青野村主村。
而陈杨二叔家,则在村子中心靠右的地方,一栋外面没有粉刷,露出红色砖头的两层小洋楼。
和陈杨家比起来,二叔陈友明家的经济条件要好许多,这和二叔这个人心思活络敢于闯荡有关。
陈友明的真实身份是一个砖匠,类似于‘建筑总工程师’。可以独立为人承建住宅房屋的那种。在陈杨的记忆里,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刮到天堂乡,二叔陈友明就摆脱了往日那种‘技术员’的职业,带着徒弟拉起了一支建筑队,成为一个本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
现在,正是陈友明积极转变身份的时候。
堂妹甜甜紧紧抱着陈杨的手,来到二叔家,刚走到二叔家铺着水泥的门口,甜甜这丫头就扯着嗓子连忙叫了几声‘妈妈’。
很快一个相貌较好的少妇从东侧的厨房里走出来,腰间还围着围裙,应该是在做饭。
“杨杨来啦,饭菜马上好,你二叔去老黄家买酒去了,你先坐一会看电视。”二婶吕慧笑容满面的朝陈杨说道。
“二婶,我知道了,你忙!”陈杨连忙说道。
“妈妈,你忙吧,我陪着杨杨哥哥就行了。”这时候,一直没放开陈杨的甜甜像个大人似地插言道。
陈杨和吕慧也没感到诧异,小丫头一直都这样,人小鬼大,总是喜欢装老成。
现在青野村还没有连接卫星天线,电视只能收到两个台,而习惯了互联网的陈杨,早就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时候才看过电视了。
喜欢和陈杨闹在一起的甜甜此刻也将刚才和妈妈说的那些话抛至一边,拿着刚刚从陈杨家‘缴获’的青梅自顾自的吃起来
时间没过多久,二叔陈友明就回来了。
“二叔,听说你正准备成立建筑队?”在吃饭前的时间里,陈杨找了话题问道。
陈友明很诧异的看了一眼侄子,这小子以前可从来不会关心这个,最近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你小子倒是机灵的很!我是有这个想法,现在干什么都得自己干,不然可干不了什么大事。”陈友明掏出烟自己点上一根说道。
眼下,像二叔陈友明这样的工匠,也就是等于是技术员,一年也不一定接到多少活,即使接到了活,也赚不了什么钱,因为现在天堂乡普遍不富裕,建房的人少,而且外出打工浪潮还没有开始,农闲时就有大量的空闲乡民在家,哪一家要是建房,很容易就招到大量的小工。这些小工基本都是不要花钱的,别人为你干几天,你到时候只要为别人帮几天忙就行了,等于是人力资源的交换。而陈友明这样的技术员有钱拿,可顶多就是一天四五十块加上一包烟,和后世小工动辄一两百块一天工资可完全不同。
陈杨在陈友明似笑非笑的目光中将桌子上的烟拿过来掏出一根点上,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他丝毫不害怕。
“二叔,你说的对,要做就自己当老板,为别人干大头利润总是别人的。”
“哟呵,你小子在哪里学到的这些话?你既然知道,怎么还和你爸妈说在家里当农民?”陈友明笑着打趣道,其实未必就不是对这个侄子的试探。
如果仅仅是基于对陈杨小时候的印象,陈友明绝对认为陈杨立志当农民完全是不懂事,不知道当农民的辛苦。可最近几件事,特别是昨天陈杨和大虎两小子将那些青梅弄到街上卖的行为,让陈友明觉得这个侄子变了,变得不像是普通少年那样纯粹是为了好玩和赚一点零花钱。
陈杨吸了一口烟道,“当农民有什么不好?我国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民,你没听广播和电视里说吗,外面一些地区已经有了许多农民进城打工,我们乡也有了这样的农民工,听说打工一个月拿到六七百块,比在家里当农民强多了,可这样的结果势必会导致许多田地的荒废和种田的人减少。我国这么多农民,是个农业国家,大家要都是不种田了吃什么?到时候国家肯定会干涉,减免农业税或者是对农民种田补贴。所以我觉得当农民以后还是很有前途的。”

这下真的让陈友明大吃一惊了,陈杨的话没引经据典用什么政策啊大道理来讲,就是一些通俗至极的语言,可就是这样的语言陈友明理解起来才没有障碍,才会觉得陈杨的话似乎有道理。
可这些东西他这个今年只有16岁的侄子咋知道的?这可不比在学校里学习什么的,没有一定的眼界和判断能力是绝对说不出来的。
他却不知道,陈杨这些话只是广义上来讲,实际上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上涨,农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年支出也必将会逐渐增大,政府的补贴什么的,其实并无法让农民很快都过上小康生活。
“你小子变得我都不敢相认了!不过这些国家政策什么的,也肯定要等好几年才逐渐落实吧?在这之前呢,你也就在家里种田?”
陈杨摇头笑道,“二叔,我说当农民可不是一定要当种田的农民。我们这里处于山地丘陵地带,耕地面积少,一家才几亩田地,就是再怎么补贴一年也没多少收入。不过我们这里也有优势,位于长江流域,雨水量充足,且山林面积大,利于种植各种经济树木和养殖。不是说农林牧副渔吗,除了种田地,其他的可都大有作为的。”
天堂乡在明后两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乘着这次的机会,如果大力发展经济种植,绝对有一个好前景。
有着祭司的身份,陈杨比其他人有着更多的优势。不过眼下,他这些还是想想而已,不管是发展什么,都是需要资金的,而陈杨现在恰恰就缺少资金。
直到吃饭的时候,陈友明还不时古怪的看侄子一眼,让陈杨不由有些后悔说了那么多。这些事在后世,任何人都能说出几句,可在眼下比较封闭的天堂乡,这种见识完全是超前的。
二婶的手艺很不错,陈杨几乎是狼吞虎噎。这具身体因为家里条件的原因,营养跟不上,虽然在修习《天祭录》的时候生命之气也在缓慢改善他的身体,可短时间内却体现不出效果。
“友明,最近天一直没下雨,这样下去,茶叶初茶出来的时间恐怕要推迟了。”吃到一半的时候,二婶一句话引起了陈杨的注意。
这个时候正值初春,清明前后本就是春雨连绵的时节,而每年都会修剪的茶树,在经历了寒冬后,就靠这一个月左右时间降雨发芽生长,到清明节前后长出初茶。而最近一段时间降水量明显和以往低了许多,这对占据了青野村民年收入三分之一的茶叶影响很大。
没有充足的水分,茶树必定都是焉巴巴的长的又小又矮,进一步影响初茶生长时间,这对村民们来说可不是好事。因为每年茶季到来,开始茶叶产量虽少,可价格却最贵!一般来说,第一拨茶叶价格和半个月后的茶叶价格会相差一倍以上。雨水不足,也会影响茶叶产量,这才是真正要人命的损失。
“距离清明还有十来天,应该会下雨吧?”陈友明也是皱着眉头迟疑的道。
“就怕现在不下,到时候天天下雨,那就惨了,家里两个人肯定来不及采摘。”二婶依然有些担心的道。
雨水不足不行,雨水多了也不行。降雨量多了,茶叶一晚上就能长大一倍,那档次完全就降低了几个等级,随之价格也会变得很低。
说农民是看天吃饭,这句话完全不假,就是陈杨,对这种说法也深有感触。
陈友明将饭碗放下,良久摇摇头道,“老天要下雨也没办法,我们家还好点,茶叶不多,不过杨杨你家的茶叶可就影响大了。”
陈杨一怔,这句话让他突然意识到,这件事和他自己也有莫大的干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