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富若可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师兄的马车快速通过中门,驶出大门,还未完全转过弯,就已开始加速,初平只得怏怏的回去睡觉。他可是有一肚子话还没来得及说呢。怀里那封命途多舛的师尊亲笔,早被胸口捂热,却没来得及交出。联想到上次与五师兄会面的情形,他不由郁闷的发挥道:是不是居于上位的人,都只喜欢自己说,不喜欢听别人说呢?
不过好在收获已经出乎意料,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为补充赶路损耗的精力,第二天初平起得很迟。刚用完饭,就有府中执事来请,说已经给典卫大人安排了正式的住处。初平喜滋滋的过去一看,是在子爵府第二进的东厢,一个独立的小院,设施齐全,诸物完备,除若干套四季官服、常服外,甚至连内衣裤都准备了不少。
初平换上典卫的八品官服,感觉稍大点,想来师兄是吩咐按他自己的身量裁制了。但好在时代风气所系,袍服式样崇尚宽大,说起来倒是正好。
大晋朝承魏制,用人行政的制度,除各级各部的主官由朝廷简选任命外,下面的整套班子都由主官自行选用。子爵府的官员编制,有典书、典祠、典卫、典书丞各一人,治书四人,谒者两人,中大夫三人,舍人五人,典府一人。所以子爵大人一句话,一介草民的初平,立刻就摇身一变成了堂堂的八品大员,可以跟广柔一县之长平起平坐了。
当然广柔长可是朝廷命官,由吏部直选直任,执掌一县之地,上千户、上万人,手下有近百文武属员,直属好几百常备军。需要的时候,按每户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立可编组一支上千人的军队。自己跟他,还不是一个级别的。
不过自己手下也已有了两百人的正规武装,还有辅助的子爵部曲私兵,再加子爵府提供的其余资源支持,至少已经有了跟广柔令一斗的资格。
升官的兴奋稍褪,初平就全力思考起面对的艰巨任务来。稍一推想,就发现这个任务实在够重。师兄只需张口说句话,再给点人,就算部署完毕。自己可就要拿命去拼了。将广柔长孙汶的权力全部攫取过来,又不能简单的干掉他,完了还要他老老实实呆着不离开,也不乱上访乱告状搬救兵。天哪,孙汶像是这么傻的人么?
还有就是将两百亲卫和部曲兵在两个月内训练成军纪严明,“一声令下,赴汤蹈火也不退缩”的职业军人,这更是个要命的陷阱!
刚想到这里,忽有个小厮匆匆来请,说是典府大人请典卫大人过去议事。正好初平也想找他了解情况,就随来人前往第一进的办公处所。
子爵府第一进是办公地。正中大堂是子爵召集僚佐大会,发布命令用的。两侧厢房则是属官们的办公处。小厮领着初平来到了东厢,一个年纪与初平相近的精干年轻人已经在等。
一见初平,那人便拱手行礼道:“见过典卫大人。在下石菁,字卓如,忝任子爵府典府。受命辅助大人办事。”
说着他一笑补充道:“一早就想找典卫大人禀报相关情形,但连去三次,大人都还没起床,只得先去城外转了一圈。还望恕罪。”
初平脸上一红,赶紧还礼道:“典府大人客气了。昨天因赶路,有些倦怠,因此睡过了。改日定当早起。”
石菁笑道:“无妨。只是爵爷对这事催促得紧,要不能按期办妥,难免大家都有不是,不得不操切些罢了。咱们这就交待正事吧。”
初平道:“正有许多事要请教。军事先不说,这政务方面,鄙人实在缺乏经验,对于如何着手可是毫无心得。典府大人可否提示一二?”
昨夜既因赶路而困顿不堪,又加上起初因心中没底而惶惑,后来因喜出望外而狂喜,许多事情没来得及细想。此时睡足了,精力恢复,头脑便活。平步青云的狂喜迷思一褪去,他立刻想到,自己一到师兄便交付这么大的职权,固然有师兄弟之亲的考量在内,可换个角度,又何尝不是要推自己到前台去搏杀呢?比方说,放着眼前的石菁,他为什么不用?以他为主,让自己辅助不行吗?却反要自己主持,由他辅助?
道理很简单。这种非法的勾当,当然不能由自己的亲族去干。干好了,该他们的那份决少不了。干不好,也有外人在前面顶着,灾祸不会及身。天下没有白送好处上门的事。此次对自己是机会,同样也是绝大危机!
正是基于这样的推理,初平断定在事成之前,子爵府定会全力襄助,方案恐怕都已经搞出了一套,只是要个人在前台露面冲杀而已。事成,则跟进收拾成果;事败,则推光与子爵府的干系。那么干不干呢?
干,为什么不干!富贵险中求!妈妈小时候也常跟初平提起,要做大事,成大器,就绝不能怕担责任。自己不去求取,富贵不会从天而降。但是只要敢干,就会有成功的希望。正是基于这个信念,她才不顾一切的让初平去读书。到了今天这一步,机会上门,又哪能畏难而退缩?
一想通这些关节,初平反而恢复了平常心。既然自己不熟悉政事,与其一个人闷想,还不如主动提出,石菁定会指点出其中关键的。
果然,石菁微笑道:“不急。典卫大人先花几天时间熟悉子爵府、广柔城以及县内方方面面的情况,但凡子爵府的人员、架构,地方风俗,出产、人物,施政治民等等情形,在下都会提供资料、解说以及其余必要的支持,让典卫大人全盘掌握。到时,该如何着手,或许就会清晰了。要是有需要,从旁出谋划策,在下当然是义不容辞。”

说着又道:“称呼官衔显得生疏,要不见外,在下称呼大人为子玉兄如何?”
初平赶紧逊谢道:“正该如此,卓如兄,如今大家同舟共济,客套就都收了,直奔正题,效率高些。”
两人相对而笑。
午饭后,初平缓步出门,巡视广柔全城。
一个上午的时间,初平已经看完了整个子爵府,听取了相关汇报。
军事方面,两百亲卫都已齐装满员,此时就驻在府内,由两个百将带领。两个百将一个就是就去迎接自己的李义,还有一个满脸大胡子,外貌凶猛非常的赵烈,也在石菁引见下拜见了自己。但初平看得出来,两人虽对任命没什么异议,对自己却并不服气。后来石菁也在私下暗示自己,两百亲卫的主体是精选的家丁,训练和忠诚度都是相当不错,不需要在这方面费多少心。但是自己要让这些人服气,做到令行禁止,还需要拿出实力和手段来。这是第一道坎。初平暗暗记下了。
作为后备力量的部曲兵,据石菁表示将在石坚及其族人的佃客家仆中拣出千人之多。但这些人在初平控制广柔之前都用不上。理由很简单,除开训练不足之外,尤其是缺装备。没有钢刀钢枪,没有强弓,没有足够的箭,最要命的是没有优质的铠甲,平时打打群架还行,真上了战场,只有让人痛宰的份。
其中关窍,石菁一点,初平就透。他读书虽不多,但有心在军界找出路,对魏晋两朝的军事还是有所留心。就在三十年前,那时武帝还未平吴,吴主倒行逆施,搞得天怒人怨。一个叫施但的永安山贼聚集数千人谋反。很快来投奔的就超过了一万人。但是这些人没有铠甲,被吴国正规军一冲,立刻死伤狼藉,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如今可不是陈胜吴广那个可以斩木为兵的年代了!钢铁的年产量,兵器铠甲的锻造工艺都远非昔比。除非是武学深湛的高手(废话,要是高手,摸进武库弄几件好兵器还会难吗?自己打造,花钱去买也行啊!),否则光凭一腔热血和人海战术,只有让人屠杀的份。这些人目前主要用处就是充当亲卫军的后备。死一个可以补一个。反正上头只定人数给装备,损耗也补,但决不多给。
这样也不是不行,尽管自己一次只能用上两百人,但好在可以随时补充,不怕死人。只是却又有另一困扰。师兄的命令是要自己将亲卫和部曲都整训成军。如果要先解决孙汶的问题才能正式编组部曲军,孙汶就必须在两月之内解决了。
时间,时间很要命!
初平走过东西向的大街,沿南北大道往南城走。
看到数据后才知,此城周回一万尺,竟是有五里多,远过自己昨夜估的三里许。全城只有城墙,没有外郭。但是县衙和子爵府都墙垣宽厚,四角高筑箭楼,构成了事实上的内城。两大官署占地极广,将城内之地圈占了一半还多。子爵府这边原来是县内几家土豪的宅第,被子爵在受封后买下,改建成了子爵府。
南城区东厢是坊市,西厢是民宅。城内有户五百余,口三千。驻县军五百,三百守城,两百直属县衙听调。
看了这些数字,初平颇觉有些头重脚轻。才一千八百户,口刚过万的一个县,相关编制实在有过奢之感。
不过从十年来各路诸侯竟修武备,拼命扩充实力,以及国家四边从未安生,数万人规模的造反一直未停的大背景下来看,却也不算过份。毕竟将这五百人全拉上城墙,也不过二十尺才摊到一人。更别说还得抽兵下乡敉平乱局了。
广柔县华夷杂处。夷人种类繁多。但主要是羌。由于自汉武帝时就已正式设立郡县,大多夷人都已同化,成了国家编户齐民。但是高山上和边地尤其是西边,还有许多未入户籍的生夷。就是已归附的熟夷,大小寨主也不见得绝对驯服。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反攻倒算。
初平看似悠闲的在街路上缓步走着,脑中却在急速的转着,消化上午得到的资料,在这基础上考虑着手的方向,行事的次序等等问题。时间虽紧,但也得谋定而后动,仓促出手很容易坏事。
慢慢的他的思路开始清晰。树立威望、练兵和对付孙汶这三件事,其实可以说是一件事。在操场上是练不成精兵的,必须经历刀枪见红的真阵仗才行。而自己的威望,也要靠冲杀在前,带领他们取得若干个胜利才能树立,并在战斗中建立友谊,获得认同。
为将者,是要靠砍些脑袋才能确立威势。但是这些脑袋,必须得是敌人的才好。如果信了李义的歪论,先拿自己人的脑袋立威,这就等而下之了。
初平身着便服,腰间却揣着典卫大人的符信,在广柔城的中大街上若有所思的缓步而行。年轻人进入角色快,如今他的言思举止,已经纯是一派典卫大人的气度了。贫家子弟对所得的一切百倍珍视。师兄既然给自己这个机会,当然是豁出命去跟他干了。谁要不长眼挡在前面,那当然是神来灭神,鬼来杀鬼,决不手软的。
一种一往无前百无禁忌的冲劲与杀气层层的漾了开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