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你这叫巧言令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
——唐•李白《古风》
*********
狐婴在馆舍换了衣服,让狐丙备了车马,与众随从前往匡章将军府赴宴。此番出使齐国约齐合纵抗秦的王命是狐婴走到番吾时才接到的,那已经是邯郸的南大门了。当时赵希也接了王命,命他直接入上党,为上党郡郡守。
狐婴看了看韩陵坐的车,故作随意地问赵希:“将军回邯郸探望家人否?”赵希吐了口气,空中微微已经有了些雾水。
“既然身为王臣,自当谨奉王命,岂能以私家为念?”赵希说着就拨过马头,又问狐婴,“你可回邯郸?”
狐婴拉了拉缰绳,看了看天,道:“若是入邯郸再东向齐国,又要耽误一天一夜的功夫,王命在身,不敢迟误。”
赵希点了点头,道:“此番我将功折罪,实乃大幸,再不敢犯错,这就去上党。你若是派人入城,且替我代问家中老父安好。”
两人一路上聊得投机,到了这里已经是你我称呼,再不见外。狐婴也知道赵希对于规矩守得极严,否则当日也不会坐看沙丘。既然赵希已经这么说了,狐婴顺水推舟道:“我自然要命人将家眷送回邯郸,你可有书信要我代送的?”赵希摇头道:“只需报个平安便是了。”狐婴在马上与赵希拱手相别,又命了下人送韩陵入邯郸,再三叮嘱狐丁将帛书亲自交给老太爷,这才点了车随,从番吾尉手中接了王命节杖,启程东向。
他只道韩陵在车中酣睡,其实韩陵哪里经得住通夜赶路,早就醒了。狐婴与赵希两人的对话一字不漏地落在韩陵耳朵里。想到狐婴居然不能亲自把自己领回府,韩陵就有些忧惧。再想到狐婴是要去齐国,韩陵恨不得当即就掀开车帘拉住狐婴的缰绳。
只是大丈夫立纵横千万里,自己又怎能去绊住所爱的人呢?
马车颠簸,韩陵趴在软垫上,眼中的泪水已经掉落下来。
********
“通报,赵国亚卿狐婴驾到。”狐乙手持请柬,对匡章府上门房道。
门房想是早已经受了主家的命令,开了中门迎接狐婴。匡章在齐国也是卿士之尊,能开中门,可见对狐婴礼遇有加。
齐国不同韩宋那般小国,天下皆言齐国之强更在赵国之上。狐婴此番出使,一入齐境便相信此言不虚。光是官道便修得两车宽,平坦直通,五里一阁,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规整得丝毫不爽。从这些基础设施中,狐婴也才深深感觉,赵国被人说是蛮荒之国,并非没有道理。
更何况匡章还不是一般的齐国贵戚,而是孙膑之后齐国第一大兵家。昔年曾让丝毫不肯落人的公孙衍抚掌惊叹的俊杰,狐婴哪里敢失礼?远远就下了车,拜了三拜,从旁门入内,以示对匡章的尊崇。
这些当然都会有人通报匡章。
匡章坐在正中主座,虽然去了甲胄,却还是散发出金戈铁马之气,让狐婴一登堂便觉得有些沉重。堂下众人都已经坐在了陪席,空着首客席。狐婴见匡章伸手朝客席上一探,明白那是自己的位置,施然落座。
匡章示意上歌舞,笑着问狐婴道:“老夫听闻小狐子在邯郸时,厉行商君变法之事,今日得见,果然是少年才俊。”
狐婴谦虚笑道:“传言多有溢美之辞,不足为信。”说着朝堂下扫了一眼,见众人面色皆为和善,颇符礼仪之邦的美誉,不禁心中也畅快了许多。
几曲歌舞之后,匡章笑问狐婴:“小狐子以为,我王可会出兵啊?”
狐婴当然知道筵席上不会不谈公事,笑道:“那要看贤王在与吕大夫交谈之后又见了何人。”说着,见吕礼也在席间,朝吕礼笑了笑。
匡章笑道:“王上又召淳于先生入见。”
狐婴在席上一扫,见对面正是一五十有余的男子,微微有些脱发,正朝自己笑着,猜他就是淳于髡。狐婴略一举爵,笑道:“稷下淳于先生,乃当世圣人,定然会劝贤王出兵。”
“这是为何?”对面那脱发男子好奇问道,果然便是淳于髡。
“狐婴敬过淳于先生。”狐婴略略举酒,微笑道,“出兵合纵抗秦,守友邦之土,此乃义也。救友邦之民,此乃仁也。拒祸于千里之外,此乃智也。重天下约守,此乃信也。勤天子之危,此乃礼也。出一兵而可得仁义礼智信之善名,所费者又不过是些钱财宝物,莫说我三晋来使请贤王出兵,便是不来请,贤王也自当出兵啊。哈哈。”
堂上笑声鹊起,交口称赞。淳于髡更是毫不吝啬地点头称是,显然对狐婴颇为满意。
“敢问狐亚卿。”一个声音从末座传了上来。
众人回头,那里坐着的却是时常在匡章左右的年轻将军,田爽。
“敢问狐亚卿,我齐国将士的性命又该当如何算呢?”田爽虽然面带微笑,却有些诘问的口气隐藏其中。
狐婴回了一笑,道:“人命关天,怎么能算得清?”田爽进一步问道:“那以狐亚卿看来,是将士的性命重,还是这仁义礼智信的虚名重?”
狐婴回首看了一眼匡章,见匡章对田爽流露出慈父一般的失望,不禁觉得好笑,朗声回道:“死有重于岱山,有轻于鸿毛。婴尝闻荆国屈子言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若因信仰而死,可谓重于岱山。反之,若是为了虚名浮财而死,不过鸟兽一般,轻于鸿毛之谓也。”狐婴并不知道此时屈原尚未写出这句名言,反正先套在他头上再说,这里也没人会跑去楚国问屈原是否说过这话。
堂上堂下一片寂静。
淳于髡抚掌道:“小狐子年纪轻轻,见识却非鄙人能及,实在令某惭愧。髡且敬小狐子一杯。”狐婴急忙避席,口中道:“淳于先生过誉,婴比之先生,如萤光比之太昊,实不敢当。”

狐婴正谦虚的当,席间又站起一人,身高八尺有余。若不是狐婴只道邹忌早死了,还以为这是和徐公比美的齐国名相呢。
“在下浩生不害,敢请教小狐子,若是为了女色所亡,是譬如岱山,抑或轻于鸿毛呢?”浩生不害站着看狐婴,颇有居高临下之态。
狐婴正座,道:“好好色,恶恶臭,此乃人之常情。若是恣情纵欲,伤及自身,实为不智。”
浩生不害嘴角上扬,道:“小狐子以为,若是为一时淫欲,留下千古骂名,岂是智者所为?”狐婴当即答道:“自然非智者所为,浩生先生何来此问?”
浩生不害道:“小狐子为大邦亚卿,随从出入动辄百乘,实乃显赫之人。以口舌而平中山,挥百骑而灭逆臣,载于史书,留名阡陌,在下所言不虚吧?”狐婴缓缓点头,不知道他到底要讲什么。
果然,浩生不害话锋一转:“然则小狐子以一时之贪欲,失礼灵堂在先,逼迫烈女在后,此等行径可是一国重臣所为!出使韩宋,勾引韩氏在前,调戏主家夫人在后,此等行径,也是一国重臣所为?”
“哈哈哈……”狐婴一时不知如何答复,先笑再想。
“小狐子为何发笑!”浩生不害一脸正气,紧逼狐婴。
狐婴笑道:“见浩生先生指责狐婴四罪,无一不是氓人愚妇诽谤之言,令狐婴不禁想起孟子所谓君子之乐。哈哈哈,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岂非君子之乐哉?”
淳于髡见两相尴尬,笑道:“今日乃是章子为小狐子接风之宴,何必说这些乡里巴言?”浩生不害是孟轲的弟子,淳于髡是孟轲的好友,见淳于髡出来为狐婴说话,怎么也得给些面子,微微抬手,道;“得罪。”狐婴还了一礼,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浩生不害心中暗道:哪有你这样无耻说自己是君子的?不过看在淳于髡面上,还是没有发作,默默归坐。
“请教小狐夫子。”堂上响起的却是童声。
狐婴抿了一口酒,往那厢看去,一个不过十一二岁的少年,正像模像样地朝自己行礼。狐婴放下酒爵,回了半礼。
那儿童道:“连尝闻小狐夫子厉行法家之道,敢请教夫子‘势数’。”
狐婴见那儿童自称名“连”,又是十岁出头,略一沉思,问道:“可是有神童之谓的鲁仲连?”鲁仲连又行了个礼,道:“不敢。只是章子不以连稚童见弃而已。”
鲁仲连自幼随徐劫学习“势数”,如此问狐婴,若非故意考校就是另有深意。狐婴不敢马虎,索性用鲁仲连自己对孟尝君说过的话回答他,道:“所谓势数,便如举箸,若得势,则一手可切、可挟、可断、可承。若不得势,虽然两手并用,象牙之箸,也不能行一丝方便。”鲁仲连将来用的是门枢,狐婴换成了筷子,说完还忍不住对着鲁仲连坏坏一笑。
鲁仲连一愣,转瞬便想通了,行礼道:“小狐夫子真博学之士。连受教了。”说罢便坐了回去。
狐婴没想到鲁仲连只是单纯问问题,不禁有些暗笑自己过于紧张。谁知还没有喝完一口酒,又有一人道:“呜呼,赵之将亡也!”
狐婴强忍着一口酒没有吐出来,往那人方向望去。
一个留着三络长须的男子起身道:“赵王好文学而轻武略,此非自取灭亡之道哉?”
狐婴心中暗道:言下之意是说我只有武功,辩才太差不成?
“敢问先生大名。”狐婴行礼道。
“平丘谭拾,有礼了。”那人回了一礼。
狐婴笑问道:“先生为何言赵王好文学而轻武略?”
谭拾道:“小狐子年不及弱冠而匡正王室,平定谋逆,此武功之极也。赵王必定爱小狐子甚矣!然则小狐子以武功见于赵王,而今却以辩才行走于诸侯。可见赵王以所爱之人行文学之事,岂非暗示赵王偏好文学?”
狐婴笑道:“小子临危受命,何来武功之说?再者,我大赵名将如云,猛士如雨,狐婴不才,见弃于行伍,略有口舌之能,方才见用于文学。实婴之无能,岂是我王所愿?只是,以先生之言来看,真正危险的乃是齐国啊。”
谭拾奇道:“我齐国有何危险?”
“赵国以武人为文职,无非少一将。而齐国以文士为将军,岂非连累万千百将士?”谭拾正要开口,狐婴伸手阻道,“婴所谓者,孟尝君田文也。”
谭拾更奇道:“孟尝君曾领纵约长,攻破函谷关,举手则秦人惊,投足而天下定。如此怎能说孟尝君连累万千将士?”
“哈哈,”狐婴大笑,“孟尝君三年前伐秦,齐国可有丝毫好处?为将者,日用万金,流血千里,居然无寸土所获,徒得虚名,岂非文士之误军?如今秦国卷土重来,便连当年的虚名都没了。若是齐国再这么反复二三,焉有不灭之理?”
当年真正领兵的齐将是匡章,攻破函谷关之后,以匡章的意思是围咸阳,联络赵楚,彻底瓜分秦国。只是秦昭王以私情动于孟尝君,令孟尝君退兵。这对于匡章而言实在是平生憾事。
“小狐子,且先尽饮。”匡章举酒敬狐婴。狐婴避席。谭拾识相地坐了回去。匡章笑道:“我齐国辩风盛行,见小狐子高才,众人都忍不住要讨教呢。”狐婴道:“我赵人敏于行而讷于言,小子只是据实而论罢了。”
——敏于行而讷于言?你这叫巧言令色!
浩生不害心中不平,一饮而尽手中的酒。
**************
浩生不害就是告子,也就是“食、色,性也”的原创者。小厮后来听说很多人把这精辟的六个字套在孔子头上,或是孟子头上……看完本章的同学,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是孟子的徒弟浩生不害说的!
光凭这点……是不是……能……给小厮……一点……推荐……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