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函谷秦公再谋魏 占草花庞涓首出山(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惠文公笑道:“这都得益于先君的新法。秦人缺少教化,记不住礼义,只能记住法文。按照先君之法,他人之财,左手得之,斩左手,右手得之,斩右手!”
公孙衍想了想道:“这也正是微臣所担忧的!”
惠文公一怔:“哦,爱卿有何担忧?”
“法令过于严苛,初行时尚可,行久不变,势必伤民。民若伤及皮毛,尚无大碍,若是伤及根本,则不可行远。”
惠文公沉思良久,抬头问道:“依爱卿之意,难道商君之法有不切实际之处?”
“正是!”公孙衍应道,“譬如这一条:他人之财,左手得之,斩左手,右手得之斩右手,就有模糊之处。他人之财若是得之于义,不妨得之。再说,即使得之不义,得多少斩手,得多少不斩手,理当有个区分。再譬如连坐法,一人犯罪,累及全家不说,还要祸殃九族,罪及诸邻,就有些过了。还有盗寇,也应分清层级,而后判其该受何刑。重农轻商,也似不妥。奖励耕植固然重要,假若没有商贾,货物就无法流通,民间就不能互通有无,国家也收不到相应赋捐。”
惠文公眉头微皱,沉思有顷,缓缓说道:“爱卿所言甚是,但在先君崩天之前,寡人曾对先君起誓保持新法。今先君尸骨未寒,寡人擅动新法,似有不妥!”
公孙衍一怔,离席跪地,叩道:“微臣冒犯先君,罪在不赦!”
惠文公摆了摆手:“不知者不罪,爱卿请起!”
公孙衍再拜道:“微臣谢君上不罪之恩!”
惠文公看到公孙衍重回席位,微微笑道:“听闻爱卿写过《兴魏十策》,后又将其烧了,可有此事?”
“都是过去的事了,不值一提!”
惠文公轻叹一声:“唉,如此好书,竟这样毁了,寡人甚感惋惜!”
“君上不必惋惜,微臣书中所述,净是魏国之事,不合秦国之情。”
“爱卿想错了。”惠文公笑道,“秦魏比邻而居,寡人若不知魏,岂不成了瞎子?”

公孙衍也是一笑:“听君上说话,真是一件快事!”
“寡人知道白圭治国有方,爱卿随从白圭多年,定然熟悉这些方术。先君新法虽说不可变更,爱卿倘有治国良策,只要是利国利民,寡人倒还可以做主!”
“若是此说,微臣倒有一个想法!”
“爱卿请讲!”
“秦得河西和商於,新增方地千余里。新法虽说奖励耕织,然而,仅凭秦国原有属民,势必力不从心。微臣以为,君上可以诏告天下,凡是愿意赴秦垦荒种地的,可免其十年赋役。三晋之民多有不堪重负者,一旦闻知,必携家带口,赶赴秦地垦荒——”
公孙衍未及说完,惠文公已是兴奋地一拳砸于几案上,脱口赞道:“善哉此言!地是死的,民是活的。天下在民而不在地,有地无民,等于无地,有民无地,却可以夺地。”
公孙衍接道:“君上圣明!这样一来,秦国荒地得拓,三晋良田荒芜,只此一进一出,胜负判矣!”
惠文公连连点头:“嗯,爱卿这是釜底抽薪之术,甚妙!这样吧,”转向樗里疾,“樗里爱卿拟一道诏书,寡人加玺,明发天下。爱卿可以这样拟文:凡列国赴秦垦荒之民,寡人不问地位贵贱,一律以秦民看待。凡在秦地恳田二十亩者,免赋役十年;超出二十亩,每增加十亩,增免一年;超出百亩,按斩敌三首记功一次,赐爵一级;超出两百亩,按斩敌五首记功一次,赐爵两级!嗯,还有,对于那些一无所有的贫民,只要申请,寡人可以暂借粮食、工具,三年之后待其丰收,照所借之数偿还,寡人不取任何利息!”
樗里疾应道:“微臣领旨!”
公孙衍甚是惊愣。他不过提出一个设想,至于如何去做,真还没有细想。惠文公竟在片刻之间作出决断,且考虑得如此细致,似是早有预谋一般,着实让他佩服。
公孙衍正自发怔,惠文公的声音又传过来:“这是大事,更是国策,就由两位爱卿共同承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