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风起云涌华盛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联邦站外的广场上停留了几分钟,享受了一下这个首都车站的乌烟瘴气,而后,傅雪亭提着自己的皮箱,迈步朝广场对面的街道走去。在那里,有一些四轮马车停靠着,很显然,那就是如今华盛顿市区内唯一的交通工具了。
“先生,去哪?”在马车汇聚的地方,一位身穿米黄色西装、头戴高顶礼帽的年轻人迎上来,他彬彬有礼的对傅雪亭说道,“要不要雇佣我的马车,很便宜的,用不了您多少钱。”
“到国会图书馆,”傅雪亭也不多说什么,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五十美分的银币,递到年轻人的手里,同时说道。
“谢谢先生,您真是一位慷慨的绅士,”年轻人脸上的笑容更加可爱了,他小心的将银币揣进上衣口袋,随即接过傅雪亭手中皮箱,手脚麻利的将它放到车顶。
“先生是从纽约来的吗?”在扶着傅雪亭上马车的时候,年轻人随口又问了一句。
“纽约?”傅雪亭钻进马车,坐好之后扭过头来,笑道,“为什么这么说?”
“这还不简单,”年轻人显然很热心,而且是个爱聊天的人,他站在马车外说道,“这几天可热闹了,像您这样穿着体面的先生来了好多,而且来了之后,都是直奔国会图书馆去的。”
“哦,这是为什么?”傅雪亭好奇的问道,他可不认为自己的学术讨论会那么受欢迎。
“怎么,先生不是来参加共和党组党大会的?”年轻人本来已经想要上车了,听到傅雪亭这么问,他又停下来问道。
“共和党组党大会?”傅雪亭倍感吃惊的失声道。这段时间关于辉格党、民主党分裂的消息不时传出,他不可能听不到,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这次分裂所产生的一个新政党,竟然就是绰号“大象”的共和党。
傅雪亭或许对美国的历史了解有限,或许也对政治之类的问题不很精通,但是有一点,那就是他不可能不知道美国共和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嗯,这几天他们在这里搞了很多的活动,弄得声势浩大的,”年轻人摇摇头,最后说道,“不过依我看啊,无非都是一些骗钱的恶棍,现在别说在华盛顿了,即便是整个美国,有谁不知道这是民主党的天下?”
“民主党人的天下,这恐怕也不尽然吧?”傅雪亭尽管嘴上没有再说什么,但是心里却在暗暗的想着。对于他来说,这一次的华盛顿之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本来嘛,像共和党这样一个新成立的党派,它的背后或许有一定的财团、势力在支持,但是想来不会有太多人的对它寄予厚望,就像眼前这个年轻车夫,他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了。
“想办法找一个共和党的人联络一下感情?”这个念头在傅雪亭的脑海里一闪而过,不过他却并没有当真,因为对于目前的他来说,这无异于一个不现实的幻想。找一个共和党的人联络感情?他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找谁联络感情啊?人家又凭什么跟他联络感情?就凭他那十几万美元存款?呵呵,那恐怕远远不够,美国历史上哪一届总统选举不是动辄耗资数百亿美元的,人家谁会看得上他那点寒碜到底的小钱?

自嘲的一笑,傅雪亭一甩头,便将自己刚刚升起的一个念头甩到了几千公里之外。此时的傅雪亭还不知道,他对美国历史的无知,险些使他丧失了一个快速起步的机会。要知道此时的美国可不像是百余年后的美国,此时的美国总统、州市长选举,也不像是未来的那个摸样,在这个年头,没有广播、没有电视、也没有电影,当然,也更谈不上什么所谓的网络。因此呢,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的竞选也都缺乏非常有效的宣传手段,而宣传的手段的匮乏,又直接导致竞选经费的节省。就这样,没到选举的时候,各个党派的候选人唯一可以使用的手段,就是在报纸上刊登宣传稿件、前往各地发布竞选演讲等等,其整个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经费并不是很多。同未来的情况相比,此时美国的竞选对金钱的依赖要相对的低一些,而对个人声望的要求,则更加高一点,在这一短时间里,美国之所以会出现像林肯、杰克逊那样的平民总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然,相对而言,这一时期美国总统遭遇刺杀的事件也比比皆是。
尤为重要的是,在成立之初的共和党内,经费问题曾经困扰他们很久,虽然他们从本质上来说,是代表的北方各州的金融和商业资本家的利益,但是由于这一阶段政治纷乱,很多大资本家都对他们的发展持观望态度,大笔的活动经费自然是谈不上了。同时他们的党员成分也很杂乱,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大限度上扩张党的规模,共和党在成立之初,几乎是什么样的人都吸收。拓荒者、工厂主、律师、医生甚至是社会闲散人员、罪犯,他们都是照收不误,毫不客气的说,只要你是美国公民,只要你有选举权,共和党就敢要你——前提是选举的时候,你必须把你的票投到共和党人头上。
从本质上看,共和党的起家有些类似于儿戏,可也正是这份儿戏,使得共和党迅速的崛起了,人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它“平民”话的外表所蒙蔽了,都心甘情愿的将大把大把的选票投到了它的身上。
从联邦站到国会图书馆所在地的路程,并不是很远,最多也就间隔了两个街区的距离,马车在还算宽阔的布莱登斯堡路上缓行了大概十几分钟的时间,便缓缓的停了下来。
当一声轻微的马嘶从车外传来的时候,傅雪亭睁开微眯的双眼,透过车厢窗户上的玻璃,朝外面的街道上望去。此时,出现在他视线中的,是一个正好处在丁字路口上的广场,这个广场的设计颇为有趣,它的三面都是街道,而唯有左侧却是一片很茂盛的杉树林。杉木林傍依着广场以及两条宽阔的马路,呈半圆的形状向南北两面延伸,就像是一个大张开的怀抱,将一栋高三层、文艺复兴式的建筑搂抱其中——那栋建筑便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建筑前那一方杰斐逊的塑像就能很好的证明它的身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