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日剑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祝各位读者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
随着逆天唯我的军团征战天下,【大日剑法】传遍四方。
时至今日,东洲武者们(包括绝大部分世家子弟习剑法的时候有百分之五十的人会选择【大日剑法】作为第一选择。
大日剑法】能够备受青睐,除了逆天唯我的赞许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其本身法度严禁,包含了所有的剑术的基本技巧,循序渐进的修习,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所有的基本技巧,我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因为传说当初太阳神创出【大日剑法】,实际上是将其平生绝太阳剑法】加以简化的结果,那么如果精心钻研的话,是不是也可以从【大日剑法】之中推演出部分【太阳剑法】的风采来呢。
齐正平生所学的第一套剑法就是【大日剑法】,当年的齐正在这一套【大日剑法面下了不少的苦功,所以每次练剑的时候,齐正总是首先将这一套早已滚瓜烂熟的【大日剑法】拿出来。
大日剑法】的招式不多,仅仅只有八招,每一招也只不过是两、三式,所以练一遍并不用多长时间,从第一缕阳光痴婆黑暗到太阳完全升起,齐正已经将一套【大日剑法】翻来覆去练了十遍。
齐正收起剑,原本侍立在四周的侍卫们无声无息的退下了。
这是一贯的规矩,齐正接下来所要修炼的剑法不是这些侍卫可以知道的。许多高手都有这样的规矩,在练功的时候禁止别人看。
但是,今天的齐正并没有如往日一样练剑,而是站在练武场的边缘,眺望脚下的叹息之壁。
在以往,现在这个时候,军校的学生们已经开始早课,士兵们也开始出操,脚下是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但是,今天……
齐正的脚下是一片死一样的寂静。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无论是对于齐正,还是北方军团,乃至于叹息之壁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实际上,今天,对于整个东洲而言,都是一个关键的日子。
成立于须弥历4012年,迄今(今年是须弥历7991年)3979年的北方军团终于要
要什么呢??
接下来这句话还真的不太好说,
在齐国正式的官方说法是“换防”,但是稍微有一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
可是要是用“投降”、“投诚”、“收编”也不对,至少北方军团一直以来还是齐国正规编制的军团,虽然不那么听话,可也从来没有正式的撕破脸。
不过,这些全部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放弃了保持了将近四千年的武装割据,从今往后,北方军团就和南方军团,禁卫军团一样,成为真真正正的中央军。
与失去独立性相比,令北方军团下下更加难以接受的是撤离叹息之壁。
有人说〖叹息之壁〗是一座〖天上人间绝无仅有〗的要塞。

有人说〖叹息之壁〗是一座〖人间天上独一无二〗的都市。
在〖叹息之壁〗的上方修建了五座城堡十二栋大楼,八个可以容纳万人的大型广场,其他的亭台楼榭无数,遍地奇花异草,更有许多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好一个〖天上都市〗。
但是对于北方军团全体将士而言,叹息之壁并不仅仅是一座要塞、都市,
叹息之壁是他们子女的家园,
叹息之壁是他们今生的骄傲,
叹息之壁是他们父辈的故土,
叹息之壁是他们祖先的坟茔,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叹息之壁是他们的根!
如果不是万般无奈,北方军团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
可是,再粗的胳膊也拧不过大腿。不想走也要走。
对着故园,齐正感慨万千,情不自禁的念道: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
“杀!!!”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这是一位著名大诗人描写叹息之壁的诗句,深的北方军团上下将士的喜爱,齐正平日里也很喜欢念一念,但是现在齐正明显的念错了。
“杀”字方一出口,齐正已经出剑。
在须弥世界一般人携带剑的方式有好几种;齐正所采用的是平日里所说的佩戴,就是用丝带将剑悬挂在腰带上,这样做显得很潇洒,不过如果你要拔剑的时候就会发现时不我待,所以大多数人都会用背负的方式。
会采用佩戴方式的人要么是根本不会用剑,要么就是艺高人胆大,齐正明显是后者。
齐正面对的是脚下的叹息之壁,所以齐正的面前并没有人,齐正的目标自然是在身后。
而且齐正出剑的方式非常古怪、突兀、因为齐正真的仅仅只是“出剑”,不“拔剑”,只“出剑”!真真正正的“出剑”!!
用五阶魔兽铁齿鲨制作的剑鞘是上品剑鞘之中的上品,平常就算是刀砍斧劈也伤害不了分毫,但是现在却好像是纸糊的一样碎裂开来,长剑直接向背后刺了过去。
大日剑法】实际上是【太阳剑法】的简化版本,
太阳剑法】一共有九招,分别是;【旭日初升】、【艳阳七幻】、【烈阳无定】、【日正中天】、【阳光普照】、【白虹贯日】、【日落西山】、【回光返照】、【九转回阳】
大日剑法】一共只有八招,比【太阳剑法】还要少一招,分别是;【旭日】、【艳阳】、【烈阳】、【中天】、【斜阳】、【残阳】、【阳光】、【大日】、
齐正现在用的便是【大日剑法】之【残阳】。
须弥世界二百亿人,其中五分之四的人练剑,而在一百个练剑的人之中九十九个人会用【残阳】这一招,但是像现在齐正用的这么刁钻、这么狠辣,这么迅捷,这么防不胜防的,数不出一百个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