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初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枯萎的落叶,被萧瑟的北风一阵阵的吹起,时不时的在空中飞舞一阵,但未过片刻,便被那凛冽的寒风撕的粉碎火红的朝阳,映着那积满鲜血的土地,让人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太阳升起来了,新的一天又来了,战争,又要开始了么?
回头看了看身后穿云关内商军所在的营帐,鲜艳的旗帜,在寒风之中,不停的嘶吼,只是,这呼啸的风声,依然盖不过从那营帐之中,传来的一阵阵呻吟之声;陆压轻叹了一声,将目光收回,看着前方几十里外,那一片黑压压的帐篷,自己的对手,便位于其中。
当日奉了赵公明之命,陆压带了四象神兽前来相助于帝乙,对付广成子四人。未过两日,又谴白翎将诛仙四剑带来;初始之时,陆压尚以为赵公明过于小心谨慎,可是昨日一战,才知道自己却是太过乐观。
那广成子几人,果如赵公明所料,转世至西周,三月之前,明了自身之原委,接到元始天尊传讯,投效与姬昌麾下,随意露了几手神通,姬昌便对其深信不疑,连忙封几人为国师,与南宫义等被封做八骏的西周大将,一同随姬昌,点起十万大军,出兵朝歌。初始之时,那商军并无防备,西周大军,又士气正盛,是以未多耽搁,便长驱直入,直到穿云关处,才与匆匆祭祀了先祖,带兵前来的帝乙相遇。
初始之时,陆压几人见得对面广成子几人并未出手,因此也仅随在帝乙身周,保护帝乙安全;两军相战数日,虽说那西周军士,本为报仇而来,士气充盈,而大商之军队,又因得需分兵三路,虽说有从诸侯处遣来的援军,但仓促之下,自是从数量之上,比起西周远远不如。
那姬昌见得实力相差悬殊,思及自己又手无缚鸡之力,便与广成子四人,只在大帐守候,静候捷报传来,任由南宫义几人带兵前去。
却未料到,这西周之军队,虽然看似骁勇,但终归偏居西方久矣,姬昌不过是一文弱之人,怎比的老侯爷季历终日领军打仗,深喑战事;况且自南宫允殉葬与季历之后,这西周大将之中,无人为首,平日之时,尚不举得如何,如今甫一交战,便因得此节,导致西周军士之间,失去协调之能,虽然数量比起商军多上不少,但却是各自为战,形不成战力。
而那帝乙所率之军队,虽说数量比起西周远远不及,但皆是随帝乙南征扬国之精锐,连战数日,西周不仅未曾获胜,反而接连损兵折将。
待得南伯侯所派援军赶至,那帝乙更是以朝歌所带来之精兵为矢,以各路诸侯所遣来的援军为翼,亲自上阵冲锋,竟是一举将西周将士所布之阵势击溃。随帝乙前来的数十位大将,也自布成阵势,一番掩杀,将西周大军逐渐分割包围。
待得姬昌得到消息之时,已是为时已晚,败军之势,已然无可挽回,无奈之下,只得传令下去,撤兵三十里,重新安营扎寨;帝乙也收拢了军队,只在穿云关内驻扎。
如此一来,双方便在此处僵持,那帝乙恐得穿云关外,地势开阔,那西周军士,多以骑兵为主,若是在关外交战,对自己多有不利;而那姬昌,却是担心自己若是强攻这穿云关,虽说兵力占优,但毕竟地利不在,若是因此损伤惨重,却是有些得不偿失。当下两军便每日遣出少股军队,战上一番,却是静等那从西北与北方之地,传来的消息。
那姬昌虽然对父亲季历之死,心中不满,但也知如今之大商,虽然方才经历与扬国之战,但毕竟自己以诸侯而罚天子,是为大逆不道之事,只是被广成子几人怂恿,又得知西周代商,乃是天意,这才心中起了贪念,同意了此事。
先前之时,一路顺利,见得那大商之守军,皆是不堪一击,心中尚还暗自欣喜不已,与帝乙未战之时,见得自己西周之军队,数倍于对方,已是生了必胜之念,只觉得那朝歌之地,便近在眼前。
待得大军重新将营帐扎好,南宫义几人清点人马,见此次带来的十万大军,经此一战,竟是仅余八万上下,姬昌得了南宫义禀报,更是只觉得心神恍惚,如在梦中一般。

见得主公脸色忧愁,南宫义不由得对广成子几人喝道:“当日之时,你四人初到西岐,说什么主公乃是天命之主,只要起兵伐商,必然旗开得胜。怎如今会落得如此境地?”
听得南宫义诘责,广成子不由得怒极而笑,道:“你这黄毛小儿,端的是不识好歹,先前之时,一路长驱直入,你还怪我等为何不早点劝侯爷发兵朝歌,好为老侯爷报仇;怎不过打了一个败仗,便将责任推至我等身上?”
但那南宫义几人,皆是世家出身,平日里深受西伯侯重视,自是自视甚高,自四人初来西岐之时,见得西伯昌对他四人甚是器重,心中便对广成子几人心生不满,此时又初遭败仗,自是得了借口宣泄。
若是言止于此,倒还罢了,那赤精子几人,皆是性格高傲之人,虽说如今重新转世,修为尚未恢复到当日鼎盛之境界,但以圣人门徒之尊严,之容得几个凡人挑衅,自是出言相斥。赤精子几人这一开口,却把南宫义几人给激怒起来,当下双方唾沫纷飞,乱作一团,未过片刻,已是个个神色激动,若不是姬昌尚在大帐之中,只怕早已动起手来。
“够了!你等皆是我西周之栋梁,如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那姬昌本尚未从大军初败阴影之中走出,见得自己手下将军,竟已为此事乱作一团,自是心中一怒,将面前书案掀倒,训斥几人。
那南宫义几人,本就是西周之臣,是以听了姬昌之言,自是连忙躬身行礼,退至一旁;但那广成子几人,思及即便当日是轩辕黄帝,对待自己几人,也是毕恭毕敬,这姬昌不过是一方诸侯,更何况不过是轩辕黄帝的一个后裔罢了,若不是这传道人族之事,乃是老师之意,怎会容得他在自己面前如此指手画脚,当下只是冷哼一声,各自坐下,闭口不言。
话音刚落,姬昌这才想起他四人乃是上天遣来,相助自己伐商的使者,自己适才之语气,却是有些失礼,但话已出口,却是不好收回,当下思索片刻,道:“国师之言甚是有礼。即便是本侯所行,乃是依天意而为,但俗语有云,好事多磨难,即便是遇到些挫折,也是理所应当之事,你等自是不可因此而怪责到国师头上。”
广成子几人听得姬昌虽然未曾向自己道歉,但言语之中,已将心意表露无疑,自是不再计较此事;南宫义几人虽然心中不满,但此时思及此事确实怪不到广成子几人头上,更何况平日之时,姬昌言语之中,曾透露那广成子几人,乃是天上金仙临凡,虽然几人心中有些不信,但此时却是也不可再多言。
见得广成子几人都已不再为此事争执,姬昌这才心下暗松了一口气,暗暗盘算此时之形势。当日之时,他得了广成子授意,与明国与纪国一起出兵,自己与纪国,皆是尽启十万大军,那明国,虽然因得这些年与大商交战,实力受损,但也起兵六万,分三路兵发朝歌。
姬昌虽不知另外两路大军如今战况如何,但思及自己所面之敌,乃是大商帝王,王乃是一国之本,麾下自是兵多将广,而另外两路,虽说闻仲与黄彻俱是难得一遇的将才,但想必军力远不如帝乙一路;若是自己再在这穿云关外耽搁,想必即便他日攻破穿云关,胜了帝乙,那朝歌也早被申公豹与苏护占领,一旦朝歌易主,自己再想夺回来,怕是难上加难。
苦思熟虑之后,姬昌才缓缓站起,行至广成子几人身旁,施了个大礼,道:“这穿云关之内,不过仅有商军两万,即便加上那各方诸侯之援军,也不过六万上下,以我西周之力,若是与之正面交战,即便能攻克这穿云关,也是损失惨重。故而昌想相请国师,为我西周大业出手,即便是不能对商军动手,但以四位国师之神通,料想可以将这穿云关城墙毁去,也好让我西周将士少些伤亡。”
第二更,虽然有些晚了了,不说了。
看了有位书友的留言,我觉得很崩溃。。。
兄弟,给你一本《三国演义》,然后你穿越到三国初期,你就能帮刘备统一天下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