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族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娲娘娘成圣,天地四方都有感应,最有感觉的还是各位大神通者。
兜率天宫的太上老君本来正在闭目参道,早就睁开了眼睛,沉思半响后,摇头淡然一笑道:“想不到是她先我得道。”说罢,又闭上双目,继续参演大道。
又有玉虚宫的元始天尊也道:“我还未悟出自己的道理,那女娲却走了捷径,得了混元道果。”
通天教主下了他的九龙沉香辇,来回走了几步才哑然失笑道:“我那弟子赵公明果然有造化,得女娲亲睐,为他造化一番,想来早晚会踏入混元之门。”又回到了他那车撵上。
接引道人与准提教主自然也有番心思,最匆忙的还是巫族十二祖巫,聚在一处,那祖巫帝江跑得最快,也最先发话:“想不到女娲这么快就成就圣人之位,她为妖族教主,有圣人维护,妖族气运自然长远,我们以后倒不能轻易去天庭寻乱!”
那祖巫共工虽善御水,脾气却最为火爆,道:“我巫族为盘古遗脉,有开天遗德,气运最是绵长,自然万世长存,我几个又能聚成‘盘古真身’,就是她圣人也要退避,何须如此心虚。”
祖巫后土是十二巫祖中性格最和善的,从旁劝道:“我等虽为盘古遗脉,也不能太过任意妄为,就任他妖族掌天,我巫族安居大地便是。”
太阳天宫的东皇太一与帝俊两兄弟当然也感应到女娲成圣,先是不由自主的一喜,而后一阵思考。
------------------------------------------------------------------------------------------
“不周山”下,女娲娘娘也是好一会儿才收敛了圣人之势,先让拜倒的众人族立起身来,才含笑对赵公明道:“我刚刚得到圣人之位,自然要去三十三天外细心体悟一番道理,只是人族初立,还需要你一番照料。”
赵公明先是深深想女娲娘娘一躬道:“感谢娘娘的造化大恩,公明以后若有成就绝不忘怀。这人族中有我些许血脉,我自然会尽心照料,请娘娘放心。”
女娲娘娘又对众人族说:“我先为你等找寻一块修养之地,日后自有公明道人对你等加以照料,你们也要对他行以师之礼。”
众人族也答道:“敬听娘娘吩咐便是。”
娘娘点了点头,手一挥,众人族便来到一块山明水秀的地方,此地头自然也有名称,正是“首阳山”。是一片山脉,连绵数万里,也没有巫族足迹,正好让人族休养生息。
而后娘娘又对赵公明一番吩咐,自行去了三十三天之外。
赵公明虽是一个清修道士,两世经历世事也颇多,自然懂得如何安置人族。此时人族还只有数万人,很好安置,而这数万人都是从“乾坤鼎”内直接出现的先天之民,心智当然高超。衣、食、足、行都不需要赵公明太过操心,只是还缺少手段,无法应付洪荒中的种种危险。
这几万人还好说,若以后人族繁衍,赵公明也难免照顾不过来,索性在“首阳山”中,布置起了一番道场,为众人讲解起了他的“公明玄玄道法”。赵公明道法浅显易懂,而这数万先民也都出自“乾坤鼎”,根性不差,自然能够听懂道法。

赵公明开设道场,自然扯起名号,正是那“龙虎玄坛法师”,人族初立,有赵公明传授道法,真真正正的行使师之礼。赵公明适逢其会,自然坐实了“人族先师”的名号。
人族早晚要兴盛,赵公明为人族之师,天道感应之下,又降下许多功德,又比那先前女娲造就人族时所得的功德还要多上一倍。
忽忽又过了数千年,人族繁衍能力自然大大超过巫族与妖族,此时首阳山脉早已遍布人族足迹,整个人族数众早已百万计。
渐渐走出“首阳山”,人族数众渐多,往往百人之中就会有一身怀根性之人,可以修行道法。毕竟只有数千年时间,就是修为最高者也不过刚登人仙之位,出了“首阳山”,也很难应付凶险。
赵公明一人也照顾不过来,便回到“龙虎山”,将那九十九条神龙招来,大凡有人众离开“龙虎山”,便派遣一条神龙护卫。此时众神龙修得太乙道果之位,只要躲避巫族,自然不会有危险。
赵公明也对神龙加以吩咐,要他们躲避巫族,千万不可与巫族争执。好在巫族繁衍不盛,此时很难注意到人族。
赵公明修为还低浅,若人族繁盛起来,他自然也维护不得。当然,也不需他维护人族太过长久,后世人教之主乃是三清之首太上老君,日后老君成为人教教主,有他与女娲娘娘两位圣人维护人族,自然可保人族周全。
而“定海神珠”乃赵公明成道至宝,赵公明心中自然时刻挂记。见人族已经走上正轨,便留下几条神龙在“首阳山”,自己来到“不周山”上。
好在“不周山”离“首阳山”也不遥远,以赵公明的脚程,也就三五日时间,人族迁徙,都不离“不周山”左右,若有事端赵公明也好照顾。
-----------------------------------------------------------------------------------------
“不周山”直接刺破天际,直达九重天,山顶处气浪翻腾,与寻常天际大为不同,里面隐隐含着许多“天之力”。
赵公明当然不会靠近九重天,只走到第一重天际处便停了下来。他也不忙行动,先进行了一番思考:前世“不周山”是倒塌了,恐怕今世也不能例外,只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我在这“不周山”上采集“天之力”,若正好赶上,自然难免一番大因果。还有人族都在“不周山”左近,若“不周山”倒塌,对整个人族都是大灾难,以我神通也很难补救,这也只能寄望于女娲娘娘了。
赵公明虽然有些踌躇,但“不周山”确实是他成道的关键。他前后所得的许多功德,已经非同小可,心神受其感应,自然隐隐明白“不周山”对他成道极为关键。
再加上女娲娘娘成圣那一刻对他的造化,在他心神处种下了一点纯粹的善念,只要得成大罗金仙,引动那番纯粹的善念,自然善念生出,只需灵宝寄托便可。可以说只差“定海神珠”完全,他踏入混元之门已是迟早之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