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终于绝望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陆恒、谢天鸣两个人,倒是隐隐有些兴奋。
不是吧,这么快就要看到李寒阴沟里翻船了?
这实在是一个惊喜。
两个人在心里疯狂的给宋源点赞。
那么,李寒真的会阴沟里翻船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宋源这点小小技俩,怎么可能让他阴沟里翻船?
至于宋源的歪心思,多少应该是有一点。
但李寒怎能让他达成?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李寒只是淡淡一笑,说了句,“意料之中。”
然后,也重新拿起笔,在纸上书写。
而李寒的一句“意料之中”,让宋源、陆恒、谢天鸣三人瞳孔都是一缩。
什么意思?难道李寒早已看穿?
现场众人则全都是一惊,难道李寒早就发现了宋源的技俩?
他在对第一联的时候,就看穿了宋源的后手?然后自己也留了后手?
是真的吗?
只需要看看李寒写出来的这一联,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而李寒很快写完。
写的是:水上一鸥游。
当现场众人看清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在瞬间再次变得兴奋和激动。
李寒真的提前就洞悉了宋源的技俩,在写第一联的时候,就留了后手。
先是“一瓯油”,再是“水上一鸥游”。
“瓯”变为“鸥”,“油”变为“游”。整个意思也由一小盆子油,变为了一只海鸥在水里游泳。
和宋源的那两联简直异曲同工。
原来,李寒早已看穿了一切。可笑那宋源只怕还以为自己的技俩,真的让李寒翻船了呢。
这就是李寒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
他们之前还担心李寒阴沟里翻船了。现在看来,他们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李寒的实力啊!
太可怕了!
而关于刚刚这两联的风波,足以形成一个关于李寒的新故事,然后流传开去,让人津津乐道了。
绝大多数人都很兴奋,故事真的出现了。
这个故事一旦传开,宋源必将成为一个让人嗤笑的角色。
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这也是宋源自己咎由自取,敢在李寒面前使用这种小技俩。就应该做好失败的准备。
就当作是买个教训吧。以后可别在李寒面前耍小聪明了。
落雪也很兴奋,她就知道李寒不可能会在这种程度的技俩下翻船。
人群中。
杨心、崔斌、林凉源、曾宇泽等人相互对视一眼,大家都明白彼此的意思。
好强!
宋源在李寒面前耍小心思,确实是太不明智了。
几人均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主席台上。
韩秋风笑笑,说道:“想在李寒面前耍这种技俩,怎么可能会成功。不过,宋源这两联的思路其实挺有意思的,但不应该用在这个时候。”
闫国礼道:“不错,如果是用于友人间的平时交流的话,效果完全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但愿这一次宋源能够吸取教训吧。”
一号擂台前。
陆恒、谢天鸣两个人心里叹息,这种技俩就想让李寒翻船,果然是不现实的。
接下来,希望宋源能够真正给力一点吧。
宋源额头有一丝冷汗,他现在很后悔,他真的不应该用这一联的。

其实,他倒是并没有多少挑衅的心思,他想的更多是看能否出奇制胜?
不过,他也不是完全没有那种心思。
毕竟,如果真的能够在这一轮的交手中,赢得一招半式的话,他的名气将会飙升。
这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他这点技俩在李寒面前完全不够看。
犹豫了片刻之后,他躬身说道:“李寒先生,非常抱歉。我不应该耍这种小聪明的。”
李寒点了点头,说道:“无妨。站你的角度看,这或许并不能说有什么错。一次对联切磋而已。你继续出下一联吧。”
宋源微微一窒,感激道:“多谢李寒先生。”
宋源的道歉能够让人感觉到诚恳,这让现场的观众们全都点了点头。
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大错,只要是态度诚恳的道歉,观众们自然也不会抓住不放。
而李寒的大度也引得现场一片称赞。
第一联的风波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宋源继续出第二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
这联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对嘛,这才对嘛。收起那些小心思,宋源的实力是真的很强。
这一联出的非常有气势啊!
好联、好联,这绝对是好联!
而且,难度很大。
不过,现场众人知道,只是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很大。
对于李寒而言的话,只怕……
观众们心里的念头还没转完,就见李寒已经写出来了下联。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
果然,观众们就知道,对于李寒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度。
李寒在顷刻之间就对出了下联,似乎没有进行任何的思考。
而且,下联的气势比之上联丝毫不差。
这实力太可怕了!
宋源瞳孔一缩,李寒对得太快了。
这一交手,他终于真切的感受到了,和李寒之间的巨大差距。
他以前总是认为,自己的实力不在李寒之下。
现在他才知道,那实在是太可笑了。
两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不过,切磋还是要继续。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宋源不愿意错过。
现在,他只希望能够让李寒多构思一会儿。
哪怕构思能够超过一分钟,宋源都认为自己成功了。
他的目的,已经降到如此之低了。
他继续出联,“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李寒淡淡一笑,对之,“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宋源再出,“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李寒再对,“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就这样,宋源一口气连续出了十几联,把他之前准备好的上联,全部都拿了出来。
包括他自认为一联极难的底牌。
只希望能够有一联,能够让李寒多思考一会儿。
而这个“一会儿”,由最开始的一分钟,慢慢变为40秒、 30秒、10秒……
然而,即便是这样,宋源的愿望都没能实现。
他没有一联让李寒的构思超过了10秒钟,包括那一联底牌。
终于,宋源绝望了。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