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阻击费穆(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卓凡刚将阵法布置好,花去了十颗灵石。就看见自己的后方旌旗飘扬,费穆的前头部队显然到了。卓凡赶紧回到陈庆之身边,打开了锁龙阵。
看见费穆的前头部队,陈庆之的部队慌忙上马,慌乱之中,甚至有些士兵连头盔都忘记带了,都蜷缩在陈庆之的周围。
费穆前头部队的将军是一位都尉将军,率二千骑,名叫孙邦。这孙邦一看,想都不想,喊道:“全速前进!”按他的估计,区区千步,瞬息就到,趁敌不备,正好斩杀。
孙邦的大队人马卷着扬尘,如一团黄色旋风一样呼啸着冲了过来。卓凡见他们主力已经进入阵法内,阵旗一指,孙邦忽然发现,前面的景物一变,居然费穆正在前方,只听费穆吼道:“孙邦,你屡次战败,今日不斩你,军纪何在?”吓得孙邦一哆嗦。当然其他士兵看到的情形各不相同,有看见一群**少女的,有看见烤全羊的,等等。九曲阵的妙处在于,其幻象是能够唤起每个人心底最喜欢或最害怕的东西,来回变换,摧人心智。
卓凡趁着这个时候,喊道:“射!”。
只见二百军士集中向两千敌军的主力射去,每人随身携带约三十只箭,总共约六千只箭射向了敌军。敌军当时哀号一片,受此刺激,这些敌军马上清醒起来。迅速抵抗起来,但是已经损失惨重了,两千人现在能够战斗的不足一千。只听陈庆之高呼道:“杀!”二百军士向群狼一样扑了上去。
陈庆之的军队虽然人少,但是战斗力很强,一声声高呼低喝交相呼应,弄得敌军心惊胆战,毫无抵抗力,纷纷投降。
陈庆之又高呼:“杀!”
二百军士也不管投不投降,照杀不误。大约一个时辰的时间,陈庆之全歼了所有的敌军,最后钟乾一刀结果了孙邦的性命。
卓凡对陈庆之的部队也算是有了一个认识。
陈庆之对卓凡说:“仙家阵法,果然厉害,我自会上报的!”
卓凡点点头,说道:“最后还是要靠将军的神威部队。”
陈庆之命令部队赶紧清理战场,由于时间紧迫,也没有功夫掩埋尸体,只是令士兵将敌军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自行收拾起来,将尸体王道外树林一扔,就赶紧奔庆阳城去了。
他们在庆阳城外与韦放会师。过了一天时间,陈庆之的步兵,以及其他增援部队才赶到。总共增援也有万人之多。
现在,庆阳城内敌军有十万,韦放现在总共有十万,而费穆的军队赶到,就会形成里应外合之势,对韦放也是极为困难的。双方恐怕又要陷入僵持状态。
平原王正想以此为借口,不给各大修真门派灵石,借此引起修真者对闽南王的不满。显然,韦放无论如何不能久拖。
韦放和诸位将军在营帐中商议良久,仍无妙策。忽然,只见陈庆之站起,说道:“启禀韦将军,末将有话要说。”
韦放一看是陈庆之,就道:“庆之有何话说?”
陈庆之说道:“启禀将军,将军可率人攻城,末将可带本部二千人马拖住费穆。”

韦放沉思,心道:“他二百骑可破费穆二千骑,他用两千人拖住费穆两万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他故作深沉道:“不知庆之有何妙策?”
陈庆之一指在旁就做的卓凡道:“此乃天云宗的仙师,有以一敌万的本事,前面杀敌二千,实乃仙长略施小计尔。”
听得卓凡直想吐,心道,这也太吹了,自己是筑基期还是结丹期修士?以一敌万,亏他想的出来。但是事已至此,卓凡只好站起身来,对韦放说:“桌某不才,愿效微薄之力。”
韦放听此,再不疑其他,说道:“如此甚好,明日一早,我就率十一万儿郎强攻庆阳城,庆之你离城二十里阻敌!”
当天晚上,陈庆之就命军队驻扎在离城二十里的一处山坡上。
同时,陈庆之命令军队,将步兵带来的一些柴火堆放于山脚下不显眼的地方。
卓凡看见就说:“陈将军,这点柴火恐怕点燃不了这里的树木吧,现在是夏天,不容易火攻。”
陈庆之道:“我也没想火攻。”
卓凡也就不说什么了。
第二天拂晓,斥候来报,费穆大军已经到了前方十里,陈庆之急忙下令,全军列阵迎战。
陈庆之令二百骑兵埋伏在官道费穆来的一侧。又命令其余士兵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包括两个盾牌手,一个长枪手,一个滚刀手,四人一组。埋伏在从林中。还剩二百弓箭手在后掠阵。
此时陈庆之和卓凡并排而立,陈庆之对卓凡说道:“费穆,乃先帝近臣,手下能人辈出,目前已知他手下有达到练起后期水平的修士四人,还有几名练气初期和中期的修士。你现在无须管军队的厮杀,只要击毙这几人我们就能大功告成。擒住费穆了。”
卓凡点点头。此时他无事,就细心观察起陈庆之布阵来。
陈庆之的军队是闽南之地的军队,骑兵较少。而费穆的军队为中原地区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并且被歼的孙邦部队是轻骑兵,而现在,费穆的部队则大多数都是重骑兵了。这场战争将是重骑兵和步兵之间的战斗,凭以往的经验,需要付出数倍的步兵,才能击败重骑兵,而现在的情况正截然相反。
过了片刻,费穆的军队就到了山脚下,只听陈庆之叫道:“进攻!火炮手立刻点燃了火炮,只见火炮轰的一声,差不多有两个拳头大的铁球射向了费穆大军,好巧不巧,正好砸在一匹马上,当时马匹血肉横飞。士兵砍断绳索,滚雷车带着巨大的惯性,向山下滚去,挡住了费穆的去路。
费穆显然也早有准备,重骑兵早已经弓箭在握,一搭手,飞箭如蝗虫般射向山腰,只见陈庆之的士兵每四人躲在盾牌下,也没有太大损失。
陈庆之的弓箭手举起点燃箭头的弓箭,向高空射去,在密集射击下,点燃了存放在山下的几处柴火。
卓凡仔细看山下的柴火,到底有何妙用。这时只见柴火已经冒出浓浓滚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