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讲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镇元子闭关为红云重铸肉身成功后出来,听见门前一片喧闹。出来一看,再一听清风明月的回答后,掐指一算便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是被镇元子封印起来的帝俊和太一在十年前有女娲的解救已经成功的突破镇元子设下的阵法从里面走了出来。
这女娲帮助帝俊太一也是无奈之举,虽然她也是妖族,但是在妖族的眼里只有妖族共主帝俊和东皇太一,根本那就没有女娲。要不是女娲被道祖亲封为万劫不灭的圣人之身,估计妖族还不知道有女娲这一人呢。
这女娲要来帮助帝俊和太一出困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哥哥伏羲。原来伏羲在娲皇宫中伤愈后,又跑到了天庭,根本就不听女娲的劝告。
这女娲害怕这巫族在一次的攻上天庭,而自己又在闭关参悟大道之机,不能时时的关注着伏羲的情况。害怕又出现什么以外,于是就到了帝俊和太一的封印之地,经过一阵艰难研究之后,才破了镇元子
布下的的阵法,把帝俊和太一放了出来,要不然单靠帝俊和太一两人估计等到巫族把妖族整个灭了,还没有出来呢。
“巫族,镇元子,我天庭与你们不死不休”却说这帝俊和太一出来后,回到天庭一看,到处都是伤兵啊!经过一阵的询问之后,他们终于弄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帝俊一声大吼以示自己的愤怒。
而太一却还比较冷静,立即的向帝俊劝导:“皇兄,这事不急,我们还是先看看怎么能把我天庭的实力提升上去吧。至于对付巫族和镇元子,现在可不是时候,不说那巫族这时正式兵强马壮,我们如若贸然前去攻击,吃亏的必然是我们啊!
还有那镇元子,听说道祖在分宝崖把一叫地书的法宝交给了他,道祖当时说‘天庭不立,天书不出,天下群仙都有你统辖’,这镇元子只要到时候把地书一展,招来群仙,那时就是一人一口口水也把我们整个妖族要死了。”
经过太一这么一说,帝俊慢慢的冷静了下来,一想:“皇弟说的确实在理,可是我咽不下这口气啊!你说那巫族是盘古大神所化,他们和我们作对,争夺天地主角还好说。可那镇元子,他凭什么啊!不就是比我们早出世几年,被道祖奉为圣人吗?再说了,他现在还没有成圣呢,那以后要是成圣了,还有你我兄弟的生存空间吗?”
太一一看帝俊的态度,就是根本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但是帝俊毕竟是自己的皇兄,自己不好再过多的说什么。
只能忍他在那里埋怨着,想着怎么对付镇元子,于是就有了镇元子的门前的那一幕。原来帝俊也知道自己加上太一都不是镇元子的对手,可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就有了“懒蛤蟆爬到你的脚面上——不咬人,我恶心人”的这一招。
不说帝俊在听道镇元子要再把他们封印那么几年的话后是什么反应,却说镇元子在后院人参果树下告诉红云肉身已经铸好,就等着你把元神温养后,就可以借助肉身重生了。
这红云听后当然很高兴,虽然不能说话,但是从他的手舞足蹈的模样就可以看出他有多兴奋。
镇元子看见红云这么高兴,自己也是很高兴。于是就席地而坐,面对着红云的元神和进行意识交流起来。
说着说着,镇元子突然想到了自己成圣的关键,原来他是在和红云意识交谈的时候说起了分宝崖道祖分宝时的情形,突然想到的。
镇元子的成圣关键就是在地书上面,这地书可在“天庭不立,天书不出”的时候代为统辖天下万仙。

事情就出现在这了,只要镇元子能够在“天庭不立,天书未出”之时,统辖万仙能有好的成绩,也许上天就会有感降下功德让他成圣也不一定。
不过他一会又把这一想法给否定了,原来是他想道以前看到的无论是书籍还是影视资料,里面都没有说镇元子在统辖万仙后成圣啊!难道是以前的镇元子做得不够好,鸿钧不给他足够的功德吗?
这样的事情当然不会发生了,那唯一的原因就有可能是那管理天下万仙的功德根本就不能够一位准圣成就圣位。
就在镇元子苦恼的时候,清风来到他的面前,道:“老师,大师兄出关了,现在正在大厅里面,”却是这后院除了镇元子和两个经常照顾这里的清风明月外,镇元子吩咐其余的人一律不准进入。
“哦!为师知道了,一会就过去”镇元子吩咐完,又和红云说了几句让他不要急躁,安心在这里修养的话后就起身向前厅走去。
“弟子拜见老师”镇元子刚到前厅,云中子就要下跪拜道,但却被镇元子一摆手给止住了,然后对他仔细的看了又看。
“不错,不错,云中子你有很高的悟性,为师还没有给你讲道,你只靠着为师的写下的一些典籍就能有如此修为,真是给为师争气。还有,以后别动不动就下跪,虽然我是你老师,但你须知‘男儿膝下
有黄金’,以后不可如此知道了吗?”
“弟子记下了,老师,弟子的法力倒是增长,不过弟子的境界为什么还一直停留在太乙玄仙境界,突破不了?”
“呵呵,好、好!不会就要问,这种态度很好。你一直停留在太乙玄仙境界这是说明你对于‘道’的领悟还不够,你要知道一个人的修为不只是靠法力高强而论的,还要有你对‘道’的领悟。”
停了一下镇元子继续说道:“这事却是怪为师,回来后一直没有时间为你们讲解。这样吧!清风,你去宣告万寿山的周围那些修炼者,就说为师要在三日后在五庄观讲解大道,愿意听讲的就让他们到观
外听讲。”
那清风先是一愣,然后醒悟过来,高兴的道了声“是”后,赶紧的跑了出去。
很快三日就过去了,万寿山五庄观外面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人(已化形)和未化形的妖。他们早就听说了这万寿山上有一五庄观,里面住的乃是道祖的弟子,人称镇元大仙、于世同君、地仙之祖的镇元子。
他们早就想过来听讲了,只是没有镇元大仙的传召,他们不敢前来。但这次不同了,这次是镇元大仙,面前的侍奉童子亲自前来传唤,难道还有假,于是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来到五庄观外。
一声钟响,镇元子见开讲时辰已到,就携清风明月步走出五庄观,登上云台,而后扫了一眼台下众“人”,轻声说道:“尔等到得此处,皆是大有机缘之人,我开讲先天大道,望你等有所获,有所成,大道无边,尔等须得谨记。”声音虽轻,但却响彻在每个“人”的耳边。
众“人”皆躬身一礼,高声颂道:“谨尊镇元大仙法旨!”
镇元子点了点头,决定开讲。
“天地初开之前,有物混沌,先天地生,曰之为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万灵居其一焉。灵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道之下,天地为纲,一切存在皆为道。故所谓大道无处不在,道亦无处不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