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谷中修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仙姐姐,这《风雨炼神经》真的能让我们也会法术?”
“仙姐姐,这炼神之道真的与炼气之道完全不同?”
面对苏仙仙的解说,杨霄与孙一羽发出了完全不同的疑问,一个是为竟能修炼法术兴奋不已,一个却对修炼之道的不同而颇感怀疑。
苏仙仙嫣然一笑,语气温柔而又坚定地道:“虽然我并不知道你们的祖师为何要定下惟有将风雨八荒气炼至极致才能炼神的规矩,但这《风雨炼神经》确实是修炼法术的道法、且修炼之道与炼气之道完全不同这两点是一定的。你们如若信我,便照我所言修炼吧。”
“我们自是相信仙姐姐你的。”一直沉默不语的赵豪此时发话道:“既是如此,就不要浪费时间了。仙姐姐,你就开始教我们吧。我们对炼神之道以及法术,几乎一无所知,若完全由自己摸索,恐怕甚是艰难。如今有仙姐姐你在,恐怕我们还真能在小师叔回来之前将它炼成。”
一提到南天意,宋蝶舞便欣然欢笑道:“小师叔不愧是小师叔,他早就料到这一点哩,所以来的时候就说了要仙姐姐帮我们修炼法术哩。他还说了要陈前辈指导我们武技上的修炼。”
陈剑秋一听忙道不敢:“老朽怎当得起指导二字。诸小友在武技一道上已甚是高明,老朽与你们只能说是互相切磋、探讨而已。”
赵豪闻言一礼道:“前辈过谦了,以前辈的武技,定是高过我们许多,还请多加赐教。”
杨霄一听也大声嚷嚷:“既然小师叔这么说了,前辈你的武技肯定就是比我们高的。那就得好好教我们,不然要小师叔回来见我们提高不多,铁定要罚我们。我可不想被罚呆在这谷里。”
苏仙仙笑道:“若要炼神,你们先要暂时忘却炼气之道,免得一时习惯之下又受其修炼方法的影响。所以现在恐怕还不能同时修炼武技。不过,待炼神初有小成之后,再行法武同炼,却是不妨。陈前辈,你也不妨一起修炼《风雨炼神经》,对你伤势的恢复也有好处呢。”
陈剑秋闻听不由心中一动,要知天下间各派门户之见甚深,各派的技艺那是绝对不会轻易传给别派的,更何况是像《风雨炼神经》这样神奇的炼神之法,而以他的为人又怎能贪图别派的技艺,只是听闻修炼有助伤势的恢复,心中却有了些企盼。只是自己毕竟不是风雨门的人啊,他们会将如此神奇的功法传授给一个泰山派的人么?而如果要自己加入风雨门才能学的话,自己恐怕却又做不到。
赵豪看到陈剑秋欲言又止、神色不住变换,自是猜到了他心中顾忌,当下婉转开口:“陈前辈,你就和我们一起修炼吧。人越多,我们彼此也越好有些参照。”
孙一羽本想说些什么,但见赵豪也如此说,遂也笑着开口:“陈前辈,我们承你指点武技,自然也要有所回报。更何况小师叔要你同来,恐怕本就有了这样的意思,要是你再拒绝,到时候小师叔回来了,见你未炼,我们几个怕是难免受罚。”
陈剑秋闻言不由面现激动之色,慨然道:“我陈剑秋此生是受你们大恩了。若再拒绝倒显得我做作。就此谢过。大恩无以为报,来日若有所遣,定当粉身相报。唉,风雨门能有你们诸人,又何愁不兴。但想我泰山,却、却。。。。。。”说到泰山,陈剑秋顿感茫然。
“陈前辈,小师叔都说了,泰山能有你在,就不会没落的。”宋蝶舞一脸真挚的劝慰。
“好了好了,别说了,开始吧,开始吧。仙姐姐,我都急死了。”杨霄急切地嚷嚷起来,对法术的神奇甚是期待的他,巴不得马上就能学会。
“二哥,你都娶媳妇了,这急性子还不能改改啊。”孙一羽看到杨霄急得发红的脸,习惯性地取笑起来,“二嫂,你可得严加管教哦,不然不知道二哥什么时候一莽撞,又跑去比武招亲去了。”

“你想挨揍!”杨霄一听正要发怒,却被面红耳赤的沈玉狠狠扭了一下,心虚地看了她一眼,再不敢做声。
苏仙仙见状掩面巧笑一声后,便开始讲述起《风雨炼神经》来,众人立马不再嬉闹,专心致志地投入了修炼之中。
炼神之道与炼气全然不同,诸人之中沈玉武技最差、对炼气本就一知半解,本来按诸小的理解,她是还不能修炼《风雨炼神经》的,但苏仙仙却坚持亦让她一同修炼,结果一炼之下却惊讶地发现,居然众人之中进展最快的就是她了,因为她根本不会受原先炼气之道的影响。
其他诸人进境均差不多,惟陈剑秋武技最高、炼神却也最慢。
因而,众人不由地对叶卓所定的炼气至极致才能炼《风雨炼神经》的门规越发不解起来。
许是众小均天资甚佳,再加上苏仙仙教导有方,很快,炼神便小有根基。于是苏仙仙便要求陈剑秋同时指点起他们武技的修炼来。
陈剑秋贵为泰山派大长老,无论在炼气还是武技,均高出其他人甚多。初始,众小因为泰山派在泰山上时的表现太过不堪,并不对他期望太高,但一番指点下来,却不由得诸小不心服。
陈剑秋以为,诸小目前虽然炼气已到极致,但体内一身真力却仍欠浑厚,只是这真力的增长实乃日积月累而来,风雨八荒气虽乃不错的炼气之法,能令真力的增长较其他普通功法更快,但诸小十几年的修炼也就相当于一般人三四十年尔,要想更强,惟有勤加苦练,除非能有提升真力的天材地宝。
至于武技,眼前诸小却有明显可待提高的空间。
赵豪的武技,以拳为主,一招一式间,纵横捭阖,浩然雄浑,却失之于过于朴实,尚缺奇变,惟以正为主,以奇相辅,才是正道。
杨霄的武技,以刀为主。刀势勇猛惨烈,一刀劈去,便令人产生一种千军避易、一往无前的感觉,此种刀道,若于千军万马之中当可发挥其无匹威力,但高手相搏间,却失之于能发不能收、缺少后着。如能收发由心、蕴以后着,当可再进一大步。
至于孙一羽,其人聪慧狡智,故他的剑法,更是轻灵飘逸、诡变无常,但最大的弱点,却是失之于恒。天下间善变者,莫过于水,水无常形,但水势却源远流长、持之以恒。若可轻灵诡变中维以恒,自能更上层楼。
而沈玉的武技,因所习尚仅皮毛,目前所做的便是努力修习,以求尽快学会赵豪等所授风雨门的技艺。
最难评价的便是宋蝶舞。她的武技,时而雄浑,时而惨烈,时而轻灵,时而柔美,乍看之下,仿佛是汇集赵、杨、孙三人的特点,却无自己的风格;但细细品味之下,似乎又有其特殊之处。
陈剑秋思索了很久,才艰难地下了四字评论:随心而为。心为何,势便为何。雄浑、惨烈、轻灵、柔美,全取决于其心的变化,这既是她的优势,也是她的缺憾。优势在于,剑招、剑势能够随心而变、相机而为;缺憾却在,若心境受影响,其武技的发挥便大受影响。所以以陈剑秋之见,宋蝶舞的武技若想提高,便需在“心”之一字上大下苦功,以求做到心若坚石,不轻易为外界的情形所影响改变。
如此这般,众人在陈剑秋的诸般指点之下,武技亦是突飞猛进。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那《风雨九州剑》了。这是炼剑的法门,但它的习炼施展,尚需一把法剑。而普通法剑的炼制,苏仙仙虽然也懂,但苦于无炼制的材质器具,而根本无法可想。因而,众人对《风雨九州剑》的修炼,便仅仅只能停留在理论之上,无从真正体察。
好在,苏仙仙对法术一道造诣颇深,其从天机秘殿中获得的各种道法亦为不少,待众人炼神初成之后,一些道法便可传授施展了。
众人在谷中勤加修炼,法武并进,静等南天意的归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