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客座教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志远最近心情不太好。
他从外国留学回来,经家里人介绍进入私立南开大学做讲师,已经有两年了,但是却始终没有拿到“教授”的职称,眼瞅着同一年回国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早就拿到东北大学教授的职位,自己却还是一个讲师,这让他心情怎么爽起来?
南开大学是私立学校,校长张伯苓为了能够将学校经营下去,也要亲自南下募捐,所以学校的薪水一般偏向于教授,普通的讲师薪水相对较低,一个月十几个银元而已,还不如从国外回来,进入政府部门做事的同学,比起那些给洋人当买办的,那就差的更远了。
薪水低,就不能过体面的生活,和那些同学聚会的时候,他就抬不起头来,名门媛女也就不会正眼看他,连约个女朋友去捧梅老板的戏都没底气。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陈志远趴在办公桌上,摇头道。
“陈老师,听说我们文学院刚聘请了一位客座教授。”旁边办公桌一个老师八卦道。
“客座教授?”办公室中的其他老师也都纷纷抬头。
他们这批老师,基本上都是讲师和助教,几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没结婚的几个人还要合住一个宿舍呢。
而那些教授则不同了,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装修的很舒适。
“不只是哪位名家?”一位带着眼镜的青年讲师迟疑道。
民国多大师,一般都局限于文学方面,概因书香世家众多,随便出一些英才,深造几年就成了大师,若是有什么诗歌、小说作品出世,便可以做教授了。
“听说不是什么名家,但好像是张校长亲自聘请的,院里面对他很重视,单独为他开设了一门公开课,允许全校学生选修。”老师皱着眉头想了想,念着道:“对了,据说非常年轻。”
“专门公开课?全校学生选修。”几个年轻讲师瞬间眼都红了。
为了扩大招生来源,以及吸引优秀的讲师,张伯苓在课业安排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如果有优秀的讲师讲课,便会设置允许全校学生选修的专门公开课。
“是哪位大牛啊?难道是泰戈尔先生在华定居了?”
“说不定是鲁迅先生离沪来京了。”
“不是说是一个年轻人吗?鲁迅先生得多大了?”
“这年头,哪个年轻人在文坛上名气这么大?想不出来啊。”
……
“年轻的教授?怎么可能?”陈志远心中冷笑一声。
当年梁漱溟先生年仅二十四岁就被聘为北大教授,那是华夏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可是这位先生是蔡元培亲自发掘的。
能年纪轻轻就成为大拿的人物,谁不愿意去清华北大,谁愿意来到私立南开大学?
这时,突然门推开,只见文学院的院长笑眯眯的将一个青年请入办公室。
“诸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文学院新聘请的‘客座教授’封自横,封教授。”已经四五十岁的院长,老脸笑成菊花。
“封教授之前是米国华侨,因为经济危机来华,现在特地被我们私立南开大学聘请来,是我们私立南开大学文学院的荣幸....”
办公室内的老师们目瞪口呆的看着院长身后的封舟。
“不是吧,这家伙有二十岁了吗?恐怕大学还没有上的吧?”
所有的老师都是一脸震惊。
梁漱溟先生当教授的时候是二十四岁,刘崇鋐是二十六岁,后者倒是南开人,但是转眼就去了清华。

但是人家好歹已经成年。
眼前的小子呢?
没到二十不说,在场的众人还不认识,连名字都没听说。
“陈老师,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封教授的助教了,我把封教授交给你,你负责带封教授熟悉一下我们南开的各处环境,懂吗?”院长板着脸道。
“啊?好的好的呢。”陈志远呆呆的应着,心中升起了深深地嫉妒之情。
副院长离开后,办公室中只剩下诸多老师和封舟。
封自横当然就是封舟,为了清净,他给自己取字“自横”,取“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典故。
陈志远倒是很热情,给封舟介绍完大家之后,说道:“封教授,要不我带您去看看您的办公室吧。”
等两人走后,办公室内顿时一片长吁短叹。
“看看人家,还不到二十就成为教授,这人比人,气死人啊!”
“哼,这么年轻就当客座教授,我看是通过关系进来的吧。”一个人不忿的说着。
“你没听说嘛?这是张校长特聘的,你不相信张校长的人品吗?”
有人反唇相讥。
张伯苓一手开创了私立南开大学,还将它一步步发扬光大,在众师生心目中形象十分高大。
众人可以怀疑自己,但是绝不怀疑张校长。
……
此时,封舟已经在陈志远的陪同下,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中。
陈志远看着这个办公室,心中十分妒忌。
封舟的办公室也就十几平米,装饰也只是整洁而已,但是架不住是独立的办公室啊。
这可是地位和名望的象征。
全校也只有十几人有这种待遇。
“封教授,我先和您说一下,您每周有一节选修公开课,地点我会提前通知您,除此之外,学校对您的活动没有任何限制……”陈志远一边读着内容,一边心中愤懑。
“凭什么,凭什么?这小子到底有什么本事?为什么张校长这么青睐他?”
每周一节选修课,其他什么责任都没有,鲁迅先生也就这么一个待遇吧。
“对了,封教授,你的第一节课,将在下个星期一文学院一号教室开始上课,时间是下午两点。”
“好的,我知道了。”
封舟背着手,站在窗户前,俯瞰楼下,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民国时期,有文化的人真是吃香啊!
他本打算考入南开大学的,但是看到《哈利波特》的受欢迎程度,让他改变了主意。
大概物以稀为贵吧,此时各大学聘请教授,不仅不限年龄,也不限文凭,只要有真才实学,即可担任教授。
比如刘半农中专没有毕业,就凭借其出色的文化底蕴,被蔡元培聘请为北大法科教授。
梁漱溟初中毕业,凭借哲学方面的精神造诣,您进二十四岁就成为北大教授。
此外还有沈从文、金克木、齐白石等等,都有类似的传奇经历。
他是通过银行、京津泰晤士报两个渠道一起联系到的张伯苓校长,展示了自己的诚意和作品,自然就得到张校长的认同。
要知道张伯苓身为教育大家,一生都在为南开大学募捐而奔走,每天不是在募捐现场,就是在去募捐现场的路上。
封舟一次捐款五万银元,超过许多社会名流,又有英国人吹捧的《哈利波特》,张伯苓自然不会拒绝这种这种人才。
至于他的第一节课,他当然不讲别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